虎嗅注:11月17日,在2018年兒童早期發展國際論壇上,攜程旅行網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發表了主題爲《中國農村兒童早期教育及城市化策略》的主題演講,圍繞中國人口結構、經濟發展與兒童早期教育之間的問題,發表了他關於當下中國城市策略及教育提升的看法。

他認爲,中國的城市化率過低,是中國人力資源發展和教育的關鍵問題,也是造成中國留守兒童過多的直接原因,未來中國應該加快城市化,而“城市擴大人口密度與容積,會導致城市負荷過重而出現資源不足”則完全是多慮。

以下內容節選自梁建章演講,由新浪財經綜合。

對比農村,城市更需要早教中心

中國人力資源的數量與質量是這次演講的啓動話題。梁建章認爲,創造力被高考制度約束,農村教育問題無法徹底解決,是人力資源質量提升的兩個痛點。

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兒童早期教育,此次活動主講嘉賓之一,斯坦福教授羅斯高(Scott Rozelle)的調查結果顯示,佔比超過一半的農村孩子因爲在0~3歲沒有得到好的教育,導致未來接受高質量教育的能力下降,中國未來的人才質量和競爭力會因此出現更大的斷層。

羅斯高教授對此提出的解決辦法是在農村建設早教中心。初步的實驗結果證明,這些早教中心可以明顯提高農村孩子的認知能力。

而在梁建章看來,對比農村留守兒童的早期教育憂患,城市更需要針對外來務工者子女的早教中心。中國未來的工作機會將主要集中在城市而非農村,外來務工者將逐漸成爲城市人口。

“如果城市不能爲他們的孩子提供包括早期教育在內的教育便利,導致的後果是城市化進程變慢。”梁建章說。

城市化率低是造成留守兒童的直接原因

梁建章認爲,中國的城市化率過低,是中國人力資源發展和教育的關鍵問題,也是造成中國留守兒童過多的直接原因。

針對有人提出城市擴大人口密度與容積,會導致城市負荷過重而出現資源不足等問題,在梁建章看來,這種擔心不但是多餘的,而且是誤導性的。無論是經濟學理論還是發達國家的實踐經驗都證明,擴大城市規模是經濟發展的必然之路。

根據世界銀行的相關數據,中國城市化率低於60%,在全球位於中低檔位置。人均GDP高的一些國家,如美國、英國、日本城市化率已經達到80%~90%,而與中國人均GDP相近的國家,如土耳其、俄羅斯、墨西哥、巴西等,城市化率也已超過70%,就連人均GDP低於中國的印度城市化率也超過50%。“可見,中國的城市化率遠遠滯後於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梁建章分析說。

|數據來源:World Bank Data,2017|

城市的人口容積,對比日韓的數據,日本約1/3的人口住在東京;韓國近1/2的人口居住在首爾。設想中國14億人口的1/2平均分佈在20個一二線大城市,每個城市可以有3500萬人,如果按1/3計算,每個城市可以有2000多萬人口。梁建章看好中國未來至少有幾十個一兩千萬人口的超大城市。

他強調,因爲存在經濟學意義上的規模效應,在當前經濟形態下,大城市既集聚了服務業和創新行業的創新型人才,同時也產生大量的勞動密集型工作,如保姆、保安、裝修工人和司機等等。他們對城市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城市對外來務工者提供子女教育及其他社會服務方面有待提升,這也導致更多人將孩子留在農村。   “所以低城市化率的後果,不僅包括城市生活成本偏高,城市生育率極低,還包括外來務工者家庭不穩定、留守兒童早期教育缺失等。”梁建章說。

擴容城市的同時應完善兒童教育機制

“大城市不應限制人口流入,而是應該加大土地供應、基礎設施和教育設施的投入。不僅讓農民工能在大城市工作,也能讓他們的子女在大城市接受教育。要知道,要達到同樣的教育水平,大城市的人均成本要低得多。”

讓農村的孩子可以跟隨父母居住,順利進入從託班、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就學,並進一步實現外來務工者向城市的永久性舉家遷移,這不僅在短期內有助於解決農村留守人羣的家庭團聚問題,還可以在中期內緩解城市勞動力市場的短缺,並在長期推動中國未來一代人力資本的提升,最終實現中國從中等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邁進。

“我呼籲加強農村及城市流動人口子女早教的研究和投入,加大土地供應、基礎設施和教育設施的投入,讓外來務工者的子女在大城市接受教育。”梁建章說。

*文章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本文由 新浪財經© 授權 虎嗅網 發表,並經虎嗅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虎嗅網)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72368.html

未來面前,你我還都是孩子,還不去下載 虎嗅App 猛嗅創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