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在信貸、非標等融資渠道全面收縮的情況下,市場風險偏好下降,低資質企業普遍出現結構性融資困難,並由此引發大規模債券違約。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丹丹)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12月24日在審理債券糾紛案件座談會上介紹,總體上我國債券市場整體違約率並不算高,低於信貸市場不良貸款率,與國際相比也不算高。

原標題:央行金融市場司鄒瀾:債市整體違約率不算高 來源:上海證券報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丹丹)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12月24日在審理債券糾紛案件座談會上介紹,總體上我國債券市場整體違約率並不算高,低於信貸市場不良貸款率,與國際相比也不算高。

鄒瀾介紹,企業發生債券違約的因素有多種,大體上可以分爲內生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

其中,內生性因素是導致企業出現違約的最主要原因,主要表現有四種方式:

一是投資和經營策略激進,盲目多元化擴張,過度槓桿經營,導致債務高企,資金週轉極易陷入困難。二是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瑕疵,股權過度集中或缺乏實際控制人,容易出現大股東掏空企業、股權紛爭等問題。三是涉嫌財務造假,由此喪失外部融資能力,主要手段體現爲通過關聯交易、抬高利潤、虛構資產等方式,美化和操縱財務報表,隱瞞真實經營情況。四是對外擔保和互保負擔較重,代償責任加劇企業流動性緊張,風險沿着擔保鏈條雙向傳導。

他指出,外源性因素主要有兩方面表現:一是行業景氣度下滑,個體企業無力憑藉自身經營避免基本面惡化,以2015-2016年違約企業表現最爲典型。二是外部信用環境整體發生變化,引發部分低資質企業再融資困難。2018年,在信貸、非標等融資渠道全面收縮的情況下,市場風險偏好下降,低資質企業普遍出現結構性融資困難,並由此引發大規模債券違約。

“外部誘因更像是對企業壓力測試的實戰演練,只是加速了風險暴露,刺破的也是那些高負債高風險企業,而不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這些企業的違約也都是時間問題。”他強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