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定西上高職,除了享受省內高職免學費的政策外,還有‘雨露計劃’1500元的補助,這給家裏減了不少負擔。”說起孩子上學,靜寧縣治平鎮雷溝村貧困戶雷元菊一臉滿足。

近年來,靜寧縣實施產業扶貧扶持一批、教育扶貧資助一批、醫療扶貧救助一批、危房改造脫貧一批、勞務輸出增收一批的“疊加式”扶貧模式,確保惠及每一名貧困羣衆。

產業扶貧按照“全域覆蓋、區域佈局、連片發展、整體推進”的思路,建設了南部蘋果、北部肉牛、中部三產融合示範帶,用項目來覆蓋貧困戶,用鏈接來連接貧困戶,讓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

原安鎮張營村村民郭醜良承包山地種植全膜洋芋,積累了資本後註冊家庭農場發展養殖業,經過兩年多的繁殖培育,基礎母牛由4頭髮展到了12頭,他過硬的養牛技術得到了村民們一致贊同,並在村民大會上被推選爲社長,帶領大家共同養牛。“現在養牛補助比較多,建棚、新增基礎母牛、飼草等都有補助,大家認可我,我就帶頭搬進了村裏新建的暖棚,加入了村裏的合作社,用我的經驗幫助村民養好牛。”對於當好致富帶頭人,郭醜良信心滿滿。

產業扶貧扶持致富,醫療扶貧救助生命。界石鋪鎮邢岔村村民何枝枝女兒患病缺沒錢上大醫院治療,家庭簽約醫生的上門服務,及時緩解了她的困境。“市保健醫院的張醫生和我家簽約,她多次來家裏給我女兒檢查病,並聯系省上醫院給我女兒做手術。”何枝枝感激地說。

爲了進一步解決貧困人口有病看不了、看病就醫難、報銷不及時、因病負擔重等困難問題,靜寧縣開展了免費簽約“家庭醫生”“送醫上門”“送人就醫”等服務,並開通綠色就醫通道,在縣鄉醫療衛生機構收費窗口設立“特殊人羣綠色就醫通道”標識,讓貧困人口、計生特困家庭和老年人可以優先享受掛號、就診、報銷等醫療服務,實現了貧困人口疾病篩查全覆蓋、醫療救助全兜底、住院就醫零負擔。

“‘疊加式’扶貧讓貧困戶享受到了扶貧政策的紅利,達到了脫真貧、真脫貧的目的,從而實現了精準對接、託底持續的效果。”該縣扶貧辦副主任靳長全說。

經過4年多的紮實努力,靜寧縣脫貧攻堅取得了階段性勝利。截至目前,該縣6.92萬人實現穩定脫貧,貧困人口減少到6.03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28.85%下降到13.98%。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