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聚力文化又遇上了麻煩——公司的印章、證照資料不見了。公司總經理於2019年12月7日因公司部分人員工作調整因素通知負責保管聚力文化、聚力文化北京分公司和聚力文化文娛板塊子公司、分公司相關印章、證照資料的員工劉某某、周某按照公司《印章管理制度》的規定,將保管的公司印章、證照資料清點移交給公司總經理,由總經理按照公司《印章管理制度》的規定重新確定印章、證照資料的保管部門和人員。

(原標題:高管內訌、印章失控,股價4年跌去80%,這家公司4萬股東傻眼...)

從今年5月份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到7月爆出三大股東不和,8月發佈“無法保證真實”的半年報,再到推遲發佈三季報、提請罷免董事長。過去大半年中,A股上市公司聚力文化麻煩不斷。

如今,聚力文化又遇上了麻煩——公司的印章、證照資料不見了…

丨員工拒絕移交印章、證照資料

12月23日,聚力文化(002247.SZ)發佈公告稱:

公司總經理於2019年12月7日因公司部分人員工作調整因素通知負責保管聚力文化、聚力文化北京分公司和聚力文化文娛板塊子公司、分公司相關印章、證照資料的員工劉某某、周某按照公司《印章管理制度》的規定,將保管的公司印章、證照資料清點移交給公司總經理,由總經理按照公司《印章管理制度》的規定重新確定印章、證照資料的保管部門和人員。劉某某、周某拒絕移交由其代爲保管的印章、證照資料,並連續脫崗不到公司上班。經公司多次聯繫、催促,劉某某、周某仍拒絕交出保管的印章和證照資料,並繼續脫崗拒絕到公司上班。經公安備案後,公司於2019年12月13日對公司存放印章及資質文件的辦公室門鎖進行了開鎖,發現保管上述印章、資料的保險櫃已不在辦公室。

公司已多次聯繫前任董事長,要求其指示保管公司印章、證照資料的人員按照公司《印章管理制度》的規定將相關印章、證照交還給公司總經理並配合公司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截至目前,上述相關印章、證照資料仍未移交,也未配合公司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公司上述印章、證照資料已處於失控狀態。

公司採取的措施如下:

1.截至目前,劉某某、周某仍未歸還其保管的印章、證照等資料,公司已向公安機關報案。

2.公司已向當地政府、證券監督管理部門、公安機關、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尋求幫助和支持,採取各種合法合規方式追討或補辦公司相關印章、證照等。

丨2019年公司高層不斷內訌

12月10日,聚力文化發佈公告稱,公司於12月9日以通訊表決方式,召開了第五屆董事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除董事張楚、林明軍未出席外,董事陳智劍、姜飛雄、獨立董事劉梅娟、獨立董事毛時法出席會議並參加表決。

經過決議,聚力文化選舉陳智劍爲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

隨着陳智劍出任公司董事長,或許標誌着聚力文化持續近一年的高層內鬥已經落下帷幕。而上一任董事長餘海峯則徹底出局。

儘管聚力文化董事會在表面上已完成更替,但難掩過去近一年中,公司高層的不斷內訌。

先是今年7月25日,公司第二大股東寧波啓亞天道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第三大股東姜飛雄各自提名的獨棟候選人,被公司董事會否決。當時的表決中,第一大股東同時也是公司實控人、董事長餘海峯均投了棄權票,表明三大股東之間的矛盾公開化。

再是今年8月28日,聚力文化發佈一段聲明稱:“公司董事姜飛雄,監事徐民、杜雪芳、陳敏,管理管理人員陳智劍無法保證半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無法保證半年度報告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其中,公司董事姜飛雄稱:“鑑於當前中國證監會正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本人也無法及時獲取公司主要子公司經營相關數據,因此無法確認半年報是否完整、準確地反映了公司上半年的經營情況。”

10月23日,聚力文化發佈監事會決議公告顯示,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提請罷免餘海峯先生董事長職務的議案》。

聚力文化監事會認爲,餘海峯作爲董事長,其個人財產狀況存在嚴重問題,其持有上市公司全部股份已被凍結表明其存在較大金額的債務不能償還,且其個人財產因承擔連帶擔保責任還存在被進一步查封可能;其個人誠信存在嚴重問題,屢次違背自己出具的承諾;其個人任職資格存在嚴重問題,長期未回國處理公司面臨的各項問詢,與公司之間長期存在大額的資金往來,其對公司負有的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均未能履行到位,上述情況均表明餘海峯不再符合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要求的董事長職務的相關要求。

經過審議,該議案以贊成3票,反對0票,棄權0票,獲得通過。此外,監事會還審議通過了《關於建議改選全部董事會成員的議案》。

但餘海峯之後發表了聲明,對聚力文化監事會的聲明提出了質疑。

丨股價4年跌幅超80%

據瞭解,聚力文化的前身爲帝龍新材,主要從事中高端建築裝飾貼面材料業務。2016年,帝龍新材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蘇州美生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美生元)100%股權。此後,公司轉爲“裝飾+遊戲”的雙主業,並更名聚力文化。

從一家建材公司跨界到遊戲娛樂行業,聚力文化的跨界之旅並不順暢。

2015年12月19日,當時的帝龍新材正穩穩當當地經營着裝飾紙行業,並且憑藉8641萬的淨利潤成功躋身行業前五。然而,公司管理層意識到裝飾材料行業雖保持平穩增長,但增長幅度明顯放緩了。

據Wind數據顯示,帝龍新材2013-2015三年間的營收增速分別爲14.8%、12.74%、0.78%,也印證了管理層的想法,因此戰略轉型的藍圖便浮現於他們的眼前。這時的中國移動遊戲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38.33%,且預計在2016年中國有望成爲全球最大的移動遊戲市場。

而被帝龍新材選中的蘇州美生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美生元”)身兼遊戲開發商與發行商的角色,截至2015年9月,美生元已發行89款遊戲,創收2.82億元。在這一系列的邏輯下,帝龍新材以“股權+現金”的方式作價34億元成功收購美生元,隨後還改名爲帝龍文化,並於2018年改名爲聚力文化。

2016年,聚力文化營業收入及淨利潤分別增長84.33%、341.37%,2017年分別增長85.61%、45.01%。之前全年淨利潤不足1億元,併購美生元之後,一年淨利潤就輕鬆突破5億元。

這次收購,雖然給企業加上了一個“全新的增長引擎”,但也給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埋下了一個隱患——30.43億的商譽。

在2017年美生元的業績承諾完成後,聚力文化的業績立馬來了大變臉,29.65億元的商譽減值直接將2018年的淨利潤變爲-28.99億元,隨後不論是對深交所的回覆還是在財報中的交代,都反覆提及是因爲受到“遊戲版號暫停發放”和“行業增速放緩”的影響。而在“暴雷”後的今年上半年,聚力文化僅3款遊戲過審,其單機遊戲發行收入已經從2018年年中的2.86億元驟降至62.35萬元,跌幅達到了驚人的99.79%。

遊戲業務收入的真實性其實在兩年前就引起了深交所的懷疑。首先是在2017年,美生元原本預計發行163款遊戲,但實際僅發行了59款(移動單機遊戲+移動網絡遊戲)。除此之外,令人覺得匪夷所思的是,公司只保留了《仙魄》、《浴血長空》和《暗夜格鬥》共計3款遊戲的數據信息,其他遊戲的都無法查證了。

公司連年攀升的鉅額應收賬款同樣引起了深交所的注意。其中在2017年9.94億元的應收賬款中,有超過7億元屬於遊戲業務,而當年的遊戲業務收入僅爲8.24億元。而在現存的遊戲收費模式中,大致分爲購買式收費、計時收費和道具式收費,但三種模式共同的特點便是先付費後享用。公司表示他們平常都是與主要客戶在1個月內就結算款項,但是考慮到信用原因,實際回款期都在6個月以上。然而真實情況是比6個月更久,以至於產生了後續的壞賬損失。

截至12月23日,聚力文化的股價已經從最高點(2015年6月30日)時的20.77元跌到了2.88元,跌幅超過80%。

圖片來源:wind金融終端

與股價走勢相反的是持股的股民數量。據聚力文化12月16日在深交所互動易中披露,2019年3月31日至今,公司股東戶數顯著大幅增長,區間漲幅達53.57%。截至2019年12月10日公司股東戶數爲4.09萬戶,較11月20日增加900戶,增幅爲2.25%。戶均持有流通股數量由上期的1.36萬股下降至1.33萬股,戶均流通市值4.09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wind資訊、證券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