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

宿昔不梳 一苦十年寒窗

如今灯下闲读 红袖添香

半生浮名只是虚妄

······

庐州月光 洒在心上

月下的你不复当年模样

太多的伤 难诉衷肠

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

庐州月光 梨花雨凉

如今的你又在谁的身旁

家乡月光 深深烙在我心上

却流不出当年泪光

许嵩的这首《庐州月》唱尽了“月也摇晃,人也彷徨”的相思,既是对人,亦思故乡。庐州月照映旧时巷陌,古城旧史谁曾忆否?

今人多知今人之合肥即旧日之庐州,然并不知晓二者间渊源纠缠。在层累难确的古史传说中,夏商时代,东方的淮夷人就已在今日的合肥一带繁衍生息,商人称之虎方,周人呼为夷虎。夏王少康后裔东楼公的一支后裔娄人随亲族有巢氏的后人南迁到巢湖附近,建都于庐邑,“庐州”之“庐”正源于此。

武王翦商之后,亦征服江淮之间的巢国,并将其析分为二:一为巢国,都于巢城,二为庐国,立都庐邑。巢国赐伯爵,称“巢伯国”,庐国赐子爵,称“庐子国”。据杜佑《通典》载,“庐州,今理合肥县,古庐子国也”。

有巢氏

春秋时庐国归属舒国,后随舒而归于楚国。至于战国,楚畏强秦,酝酿迁都东移。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国“与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楚东迁都寿春,命曰郢。”其实,据《国语》、《初学记》史书等记载,起初楚考烈王属意庐邑,并亲临巡视,见人旺物阜,水通陆达,符合建都要求。

然而庐邑地位凸显,必然列国争夺,若建都于此,安全难以得到保障。楚国君臣权衡再三,只好放弃,择寿春为都城,以庐邑为“陪都”,疏通“江淮运河”,即“巢淮运河”:长江一一濡须水(裕溪河)一一巢湖——淝水一一淮河。

彼时的寿春即今日安徽的寿县,而庐邑则为今天安徽的省会合肥,地位变迁颇为有趣。楚虽建都于寿春,“而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仍为南北交通枢纽。

《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谓的“南北潮”,体现了先秦时代合肥的物资运输线路和经济辐射范围。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中注曰:“合肥县,庐州治也。言江淮之潮南北俱至庐州也。”《汉书》中则谓“南北湖”,更是具体讲明就是北面的瓦埠湖和南面的巢湖,瓦埠湖北达淮河,巢湖南连长江。连通南北两路的发达水路交通,使得当时的合肥成为江淮之间甚或是全国性的物产交换地。

秦国灭楚

秦灭列国之后,以楚国旧地建九江郡,郡治设于寿春,合肥县隶属于九江郡。明人杨循吉的《庐阳客记》说:“秦并六国,置九江,庐以列城为合肥县。”清光绪年间修纂的《续修庐州府志》载:“秦并六国,······置合肥县,属九江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定郡治襄安,统合肥、居巢、襄安三县。”

“合肥”之名始于秦,迄今已逾两千年。然“合肥”之名的由来,则并无定𤩽。东汉应劭注《汉书·地理志》“九江郡合肥”条曰:“夏水出夫城东南,至此与淮合,故曰合肥。”应劭之意是夏水与淮水在此相汇合,因此城名“合肥”。

然而,北魏郦道元并不赞同应劭之解,夏水的故道是在今湖北省沙市东南分长江水东出,不可能一直向南流到合肥。氏著《水经注》云:“盖夏水暴长,施合于肥,故曰合肥”。又进一步解释,“肥水出九江成德县广阳乡西。······肥水别过其县西,北入芍陂。又北过寿春县东,北入于淮。施水亦从广阳乡,东南入于湖。施水受肥于广阳乡,东南流径合肥县。”

郦道元的意思在夏天河水暴涨的时候,施水(南淝河)可以与肥水(东淝河)汇合,“合肥”之名来自施水、肥水相合。后世学者多以郦道元的说法为确论。庐邑为秦之合肥县治所,因其处于南北中枢位置,“肥水又为庐、寿间战守之资”,“面临江淮,北运寿春”,物运畅通,商贸发达。

水经注

西汉建立后,刘邦废项羽所立九江国,封淮南王国,淮南王先为英布,英布被诛之后,刘邦封其子刘长为淮南王,合肥县隶淮南国管辖。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 光武帝刘秀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封功臣扬化将军强侯铿镡为合肥侯,“合肥其地视他邑独重”。 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 铿镡卒。子铿鸿嗣。铿鸿卒,子铿浮嗣。铿浮卒,子铿雅嗣。 合肥侯国历铿氏四代近百年,后复改为合肥县。汉末灵帝时期,灵帝封其弟(史书未有其名)为合肥侯。

灵帝时,立弟弟(史失其名)合肥侯。中平四年(187年),冀州刺史王芬谋废灵帝,立合肥侯未成被诛。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朝廷又废黜合肥侯国,复设合肥县。终汉之世,合肥大多为县治,三级行政区治所,其所在郡属为九江郡,郡治均为寿春,属扬州刺史部。

有汉一代,从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至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期间,合肥县隶淮南王国直辖,属二级行政区治所。这段时间的汉廷淮南王恰是历史上有名的刘安,淮南国都城寿春经济文化十分繁盛,而作为寿春副中心的合肥也因之发展,此间也是合肥历史上最为兴盛的时期之一。

汉初诸侯国 合肥属淮南国

汉代合肥的发展与这一时期官方规划的城市建设有密切关系。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高帝"命天下县邑城“,意思就是令全国各县和封邑在各自的治所筑城。缘此诏令,全国县治,一县一城,“凡城皆县”,都城、郡城、县城三级制的城市体系也基本形成。

基于此次建城运动,合肥城市基础初步形成,此后历代合肥选址均为在汉代合肥城的基础上的调整和发展。据宋代《太平寰宇记》记载:“合肥故城,汉为县,故城址在今县北。”清代嘉庆《庐州府志》卷四记载:“今合肥西二里,故城是也。”西汉时期的合肥城旧址,具体位置在今市中心西北四里河与南淝河交汇处北岸。

南淝河即汉代的古施水,汉代合肥正是凭借施水联系巢湖和长江。从汉代合肥城的选址看,当时的合肥城与长江的关系非常密切,超出其对淮河的依赖。汉代的合肥又是长江以南与东西两京往来的重要交通枢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