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鑿壁偷了誰家的光

宿昔不梳 一苦十年寒窗

如今燈下閒讀 紅袖添香

半生浮名只是虛妄

······

廬州月光 灑在心上

月下的你不復當年模樣

太多的傷 難訴衷腸

嘆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

······

廬州月光 梨花雨涼

如今的你又在誰的身旁

家鄉月光 深深烙在我心上

卻流不出當年淚光

許嵩的這首《廬州月》唱盡了“月也搖晃,人也彷徨”的相思,既是對人,亦思故鄉。廬州月照映舊時巷陌,古城舊史誰曾憶否?

今人多知今人之合肥即舊日之廬州,然並不知曉二者間淵源糾纏。在層累難確的古史傳說中,夏商時代,東方的淮夷人就已在今日的合肥一帶繁衍生息,商人稱之虎方,周人呼爲夷虎。夏王少康後裔東樓公的一支後裔婁人隨親族有巢氏的後人南遷到巢湖附近,建都於廬邑,“廬州”之“廬”正源於此。

武王翦商之後,亦征服江淮之間的巢國,並將其析分爲二:一爲巢國,都於巢城,二爲廬國,立都廬邑。巢國賜伯爵,稱“巢伯國”,廬國賜子爵,稱“廬子國”。據杜佑《通典》載,“廬州,今理合肥縣,古廬子國也”。

有巢氏

春秋時廬國歸屬舒國,後隨舒而歸於楚國。至於戰國,楚畏強秦,醞釀遷都東移。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國“與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楚東遷都壽春,命曰郢。”其實,據《國語》、《初學記》史書等記載,起初楚考烈王屬意廬邑,並親臨巡視,見人旺物阜,水通陸達,符合建都要求。

然而廬邑地位凸顯,必然列國爭奪,若建都於此,安全難以得到保障。楚國君臣權衡再三,只好放棄,擇壽春爲都城,以廬邑爲“陪都”,疏通“江淮運河”,即“巢淮運河”:長江一一濡須水(裕溪河)一一巢湖——淝水一一淮河。

彼時的壽春即今日安徽的壽縣,而廬邑則爲今天安徽的省會合肥,地位變遷頗爲有趣。楚雖建都於壽春,“而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仍爲南北交通樞紐。

《史記·貨殖列傳》中所謂的“南北潮”,體現了先秦時代合肥的物資運輸線路和經濟輻射範圍。唐人張守節《史記正義》中注曰:“合肥縣,廬州治也。言江淮之潮南北俱至廬州也。”《漢書》中則謂“南北湖”,更是具體講明就是北面的瓦埠湖和南面的巢湖,瓦埠湖北達淮河,巢湖南連長江。連通南北兩路的發達水路交通,使得當時的合肥成爲江淮之間甚或是全國性的物產交換地。

秦國滅楚

秦滅列國之後,以楚國舊地建九江郡,郡治設於壽春,合肥縣隸屬於九江郡。明人楊循吉的《廬陽客記》說:“秦並六國,置九江,廬以列城爲合肥縣。”清光緒年間修纂的《續修廬州府志》載:“秦並六國,······置合肥縣,屬九江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定郡治襄安,統合肥、居巢、襄安三縣。”

“合肥”之名始於秦,迄今已逾兩千年。然“合肥”之名的由來,則並無定瓛。東漢應劭注《漢書·地理志》“九江郡合肥”條曰:“夏水出夫城東南,至此與淮合,故曰合肥。”應劭之意是夏水與淮水在此相匯合,因此城名“合肥”。

然而,北魏酈道元並不贊同應劭之解,夏水的故道是在今湖北省沙市東南分長江水東出,不可能一直向南流到合肥。氏著《水經注》雲:“蓋夏水暴長,施合於肥,故曰合肥”。又進一步解釋,“肥水出九江成德縣廣陽鄉西。······肥水別過其縣西,北入芍陂。又北過壽春縣東,北入於淮。施水亦從廣陽鄉,東南入於湖。施水受肥於廣陽鄉,東南流徑合肥縣。”

酈道元的意思在夏天河水暴漲的時候,施水(南淝河)可以與肥水(東淝河)匯合,“合肥”之名來自施水、肥水相合。後世學者多以酈道元的說法爲確論。廬邑爲秦之合肥縣治所,因其處於南北中樞位置,“肥水又爲廬、壽間戰守之資”,“面臨江淮,北運壽春”,物運暢通,商貿發達。

水經注

西漢建立後,劉邦廢項羽所立九江國,封淮南王國,淮南王先爲英布,英布被誅之後,劉邦封其子劉長爲淮南王,合肥縣隸淮南國管轄。東漢建武六年(公元30年), 光武帝劉秀改合肥縣爲合肥侯國,封功臣揚化將軍強侯鏗鐔爲合肥侯,“合肥其地視他邑獨重”。 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 鏗鐔卒。子鏗鴻嗣。鏗鴻卒,子鏗浮嗣。鏗浮卒,子鏗雅嗣。 合肥侯國曆鏗氏四代近百年,後復改爲合肥縣。漢末靈帝時期,靈帝封其弟(史書未有其名)爲合肥侯。

靈帝時,立弟弟(史失其名)合肥侯。中平四年(187年),冀州刺史王芬謀廢靈帝,立合肥侯未成被誅。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朝廷又廢黜合肥侯國,復設合肥縣。終漢之世,合肥大多爲縣治,三級行政區治所,其所在郡屬爲九江郡,郡治均爲壽春,屬揚州刺史部。

有漢一代,從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至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期間,合肥縣隸淮南王國直轄,屬二級行政區治所。這段時間的漢廷淮南王恰是歷史上有名的劉安,淮南國都城壽春經濟文化十分繁盛,而作爲壽春副中心的合肥也因之發展,此間也是合肥歷史上最爲興盛的時期之一。

漢初諸侯國 合肥屬淮南國

漢代合肥的發展與這一時期官方規劃的城市建設有密切關係。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高帝"命天下縣邑城“,意思就是令全國各縣和封邑在各自的治所築城。緣此詔令,全國縣治,一縣一城,“凡城皆縣”,都城、郡城、縣城三級制的城市體系也基本形成。

基於此次建城運動,合肥城市基礎初步形成,此後歷代合肥選址均爲在漢代合肥城的基礎上的調整和發展。據宋代《太平寰宇記》記載:“合肥故城,漢爲縣,故城址在今縣北。”清代嘉慶《廬州府志》卷四記載:“今合肥西二里,故城是也。”西漢時期的合肥城舊址,具體位置在今市中心西北四里河與南淝河交匯處北岸。

南淝河即漢代的古施水,漢代合肥正是憑藉施水聯繫巢湖和長江。從漢代合肥城的選址看,當時的合肥城與長江的關係非常密切,超出其對淮河的依賴。漢代的合肥又是長江以南與東西兩京往來的重要交通樞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