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由中冶南方都市環保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開發的"冶金低熱值燃氣高效清潔智能發電技術及產業化"項目通過了中國金屬學會在北京進行的科技成果評價。評價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爲該項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並建議把此項技術納入鋼鐵聯合企業整體能源體系。

鋼鐵行業是我國節能減排重點關注的領域,其冶煉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的低熱值燃氣,根據我國鋼鐵產能推算,全年富餘燃氣可達5000~7000億Nm3。目前,鋼鐵企業低熱值燃氣發電有兩種技術路線,一種是傳統的單循環發電技術,其參數及發電效率較低,自動化控制程度不高;另外一種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技術,雖然效率較高,但由於其對進口燃氣品質要求苛刻、變工況效率較低、投資費用與運維費用高等特點,並不太適用於我國鋼鐵低熱值煤氣利用的產業化推廣,兩種現有技術均制約了我國鋼鐵工業的高速綠色發展。

針對高爐煤氣熱值低、波動性大、燃燒性差以及發電機組單機容量小、燃氣利用效率低的問題,項目組開發了冶金低熱值燃氣高效清潔智能發電技術,並形成了相關技術規範。主要創新點:

1、首次開發了純燒高爐煤氣的超高壓再熱發電技術、超高溫亞臨界再熱發電技術,其中65MW機組發電效率達到37.3%、100MW機組效率達到40.8%,實現了低熱值燃氣高效發電的目標。

2、開發對沖/交錯佈置燃燒器穩燃技術、高效大熱容多相間接換熱技術、低壓燃氣管道安全隔斷技術等關鍵技術,形成了低熱值燃氣發電安全利用系統技術,實現了低熱值燃氣的穩定燃燒。

3、開發了低熱值燃氣燃燒自動控制技術,建立了低熱值燃氣發電遠程診斷平臺,實現了鋼廠低熱值燃氣鍋爐系統全自動運行。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冶金低熱值燃氣高效清潔智能發電技術獲得授權專利28項、PCT 2件、發表學術論文8篇、主編行業標準3項、軟件著作權3項,並榮獲了包括冶金科技一等獎,湖北省專利金獎等在內的諸多榮譽。項目成果已成功應用於唐山東海鋼鐵、日照鋼鐵、三明鋼鐵、印尼青山等國內外40餘家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