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筆尖下的“家國情懷”:甘肅7旬老人40年專畫長城

圖爲廖承國畫長城。馬來虎 攝

中新網蘭州11月21日電(馬來虎)72歲的甘肅平涼老人廖承國40年用筆尖“丈量”長城,他畫的長城不僅氣勢雄偉,濃墨淡彩間還透露着“家國情懷”。“40年,什麼都可以放下,唯獨畫筆不能,長城已經流進了我的血脈。”廖承國說。

廖承國的父親是平涼市華亭縣一家瓷器廠的瓷器畫師,常帶他去瓷器廠玩,每看到好看的瓷器時,他便忍不住拿起父親的畫筆,在瓷器上“亂塗亂畫”,父親發現後很生氣並狠狠地揍他一頓,後來也再沒帶他去上班。而這時,“不聽話”的廖承國僅2歲。

隨着廖承國日漸長大,到處“亂畫”的情形家裏也經常看到,其父親看到兒子不是真的“調皮”,是真的喜歡畫畫。於是,便“收他爲徒”,親自教兒子畫畫。

廖承國說,“不論畫人物、鳥獸還是山水,每次完成的作品父親都搖搖頭。父親也懷疑我是否真的有天賦?”

記得有一次,廖承國在父親訂閱的一本雜誌內頁上,看到了一幅長城的插圖,便臨摹着畫了起來,畫成後他拿給父親看,父親驚呆了。廖承國說,“父親當時對我說,讓我今後就專注畫長城,長城也象徵着祖國,是祖國的國魂。”

從此,廖承國受到了鼓舞,並踏上了40年的畫長城之路。雖說年少時的廖承國數年染疾說話不暢,後來聽力也受損,但在他的心裏,卻又另一番世界,那便是他的“中國夢·長城夢”。

廖承國的妻子謝淑蘭說,有一晚睡覺,他做夢都在“畫長城”,“長城的城牆應該這麼畫,色澤應該這麼上……”妻子描述他做夢時的情景,難免不爲其所感動。夢醒後,廖承國便迫不及待地按照夢境中的“長城”畫了起來,果不其然,這次畫的“長城”不同非凡。

圖爲廖承國畫的以“江山魂”爲主題的長城。魏建軍 攝

爲了畫好長城,廖承國除了不斷地推敲揣摩,平日裏還省喫儉用,積攢了一筆零用錢,親身去北京“感受”長城。自此,他更入迷了。“有時候畫到晚上2點,看在眼裏疼在心裏。”謝淑蘭說。

廖承國40年來的專注,終於得到了回報,他的作品以“江山魂”創作爲主題的長城獨創風格享譽海內外畫展,並屢屢獲獎。其作品被載入《人民藝術家》《中國書畫藏典》《世界藝術家名人錄》《中國文學藝術家文房四寶專家專集》等典集。

遠看廖承國畫的長城,大氣磅礴、氣吞山河,近看則剛中帶柔、細膩灑脫。他說,將濃厚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都蘊藏在“長城”裏,畫筆間流淌的真、善、美,留給人一種進取向上的心靈慰籍。(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