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隻植入電子芯片 □養犬登記證實行年審 □擬建犬類收容場所 □屢次違規者禁養

《蕪湖市限制養犬管理辦法》社會徵求意見結束

這四個亮點大家最關注

近期,從雲南文山限定7點到22點禁止遛狗,到武漢犬隻出戶不戴嘴套最高罰主人1000元,再到杭州在全市範圍內集中整治不文明養犬行爲,“狗狗”再次成爲風口浪尖上的熱詞。蕪湖本地情況如何呢?截至11月16日,爲期一個月的《蕪湖市限制養犬管理辦法》社會徵求意見結束,社會各界提出了很多建議。《蕪湖市限制養犬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出臺的背後有哪些原因?新的養狗管理辦法,有哪些重點和亮點?就此,記者採訪了蕪湖市公安局治安支隊的工作人員。

市民意見很大 涉狗警情較多

據蕪湖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工作人員介紹,蕪湖市養犬數量逐年增長,增長的速度也比較快,在這個增長的基礎上,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如環境衛生、狗咬人,這些負面影響正在逐步增加,市民對這方面意見比較大。統計數據顯示,從2017年1月1日到2018年5月1日,全市因養犬產生的警情共2500多起,其中主要是擾民、影響環境衛生及狗咬傷人等方面,但2008年蕪湖出臺的《蕪湖市養犬管理辦法》以及《安徽省犬類管理辦法》已相繼失效,導致在養犬行政管理方面沒有可以依照的法律法規,給日常養犬管理造成了被動,基於這種情況,蕪湖市公安局醞釀起草了《蕪湖市限制養犬管理辦法》。

此前,每逢出現涉狗事件,有的部門甚至互相推諉,不願意管。《蕪湖市限制養犬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對公安、農委畜牧、城管、工商、衛計、財政、鄉鎮(街道)、社區、物業等部門的職責進行了劃分,讓各部門職責不再是筆“糊塗賬”。根據初稿,我市成立多部門參與的限制養犬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市公安局辦公,全面負責協調處理限制養犬管理工作中的相關事宜;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成立限制養犬管理聯合辦公室,具體開展限制養犬的登記、免疫、發證及流浪犬收容工作。

明確限養範圍 強調養犬人義務

據治安支隊工作人員介紹,《蕪湖市限制養犬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重點是明確了限養的範圍,規定了每戶養犬的數量及禁養大型、烈性犬,並強調了養犬人的義務。

根據初稿,我市實行劃區域限制養犬。鏡湖區、弋江區、鳩江區、三山區、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江大橋綜合經濟開發區以及江北工業園區等區域爲限養區;在限養區內從事犬類飼養、交易、服務及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蕪湖縣、繁昌縣、南陵縣和無爲縣由縣人民政府確定限養區並向社會公佈。

限養區內,每戶居民只允許飼養一隻小型觀賞犬,禁止個人飼養烈性犬、大型犬,單位飼養烈性犬、大型犬的必須實行拴養或圈養。盲人飼養導盲犬、肢體重殘的殘疾人飼養扶助犬的不受此規定限制。

初稿還對養犬人的義務進行了詳細規定。養犬人飼養犬隻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遵守公共秩序,不得干擾他人正常生活、放任犬隻恐嚇他人和驅使犬隻傷害他人,不得故意遺棄所養犬隻。在限養區內養犬還要遵守很多規定,如在公安機關批准的自有住宅、院落內飼養犬隻,禁止佔用公共樓道等共有區域養犬;外出時爲犬隻佩戴犬牌,由完全民事能力人用束犬繩(鏈)牽引,主動避讓行人和車輛。束犬繩(鏈)長度不得超過1.5米;乘坐電梯或上下樓梯的,應當避開高峯期時段並主動避讓他人;養犬人應當隨身攜帶清除犬糞的物品,及時清除犬糞;禁止攜帶犬隻進入室內公共場所和設有禁入標誌的室外公共場所;禁止攜帶犬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攜帶犬隻乘坐出租車的,應當徵得出租車駕駛員的同意;單位飼養的烈性犬、大型犬因工作、免疫、診療等原因,需要離開飼養場所等應裝入犬籠運送並由專人看管。違反上述規定的,將受到處罰。

限制養犬新規有四大亮點

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工作人員表示,限制養犬新規有四大亮點:一是對登記的犬隻植入電子芯片,電子芯片載有養犬人姓名或養犬單位名稱、聯繫號碼、養犬地點、犬隻編號、品種、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時間等信息,確保每隻登記在冊的犬隻具有唯一性,方便了限養工作的日常管理,同時對丟失犬隻查找、犬隻傷人後責任的確認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二是規定了養犬管理的年審制度,確保了犬類免疫等工作的連續性。養犬登記證每年年審一次。養犬人辦理養犬登記證年審時,應當提交養犬登記證和犬牌,由農委畜牧部門對犬隻進行健康檢查、免疫後,公安機關予以登記年審。年審不合格的,取消養犬資格。

三是擬建立專門的犬類收容場所,用以安置流浪犬及執法過程中涉及的暫扣犬和沒收犬。犬類收容所負責收容、處理流浪犬、走失犬、養犬人自願送交的犬隻、限制養犬管理部門暫扣及沒收的犬隻。對滿三十日無人認領的走失犬、暫扣犬以及其他犬隻,經檢查健康的,可以向社會公告准予領養。

四是規定了對屢次違規養犬人的禁養措施,即在兩年內違反《管理辦法》規定累計受到行政處罰三次的,由公安機關沒收犬隻,其家庭在五年內不得飼養犬隻。

圖爲11月16日中央城小區內,部分未拴繩的狗在路面遊蕩。

記者 馬正超 文

記者 趙亞玲 實習生 陳若彤 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