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這個年頭錢不好掙

萬一碰上個急事手頭缺錢更愁人

於是缺錢的人便將希望

寄託於“無抵押貸款”

殊不知,

掉進了別人設計好的“套路”裏。

2018年11月15日上午,徐某某等9人涉嫌詐騙、尋釁滋事、非法拘禁案在蕪湖縣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本案既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我市法院審理的首例“套路貸”涉惡案件,也是我市基層法院首次採取七人合議庭方式開庭審理的案件。

跟風從事“套路貸”

誘騙他人寫下“雙倍欠條”

記者在庭審現場獲悉,

2017年9月初,

被告人徐某某獲悉了小貸行業中

滋生了一種新型的

“套路貸”牟利模式,

也起了以此斂財的念頭。

徐某某與蘇某(另案處理)

合夥成立了

蕪湖義勇商務信息諮詢公司,

租賃蕪湖市偉星時代

金融中心612室爲公司地點,

後爲躲避公安機關查處,

徐某某等人將公司搬遷至

蕪湖市華美達酒店。

隨後,該公司陸續招攬了朱某某、

湯某某、李某某、劉某某等人,

分別從事業務員和催收人員工作。

該公司

以商務信息諮詢爲名,

以利率低、放款快爲誘餌,

誘惑被害人前來“借貸”,

從事“套路貸”犯罪活動。

他們主要實行“零用貸”、

“空放貸”兩種放貸方式。

零用貸7天爲1期,

日息爲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四;

空放貸先息後本,

客戶貸款時會預先扣除

平臺費、外訪費等各項費用。

在被害人借款時,

直接扣除各項服務費,

同時以“信用保證”爲由

誘騙被害人寫下“雙倍借條”,

當被害人出現逾期獲其他“違約”現象

(如到其他公司借款),

公司則以虛假借款憑證,

對其催收,以言語威脅、

上門滋擾等方式迫使被害人還款。

刷油漆、堵鎖眼、非法拘禁

多次追逐攔截、辱罵恐嚇被害人

據蕪湖縣檢察院公訴書指控:2017年10月5日,被害人胡某某在義勇公司借款6000元,實際只到手4380元。2017年11月某日上午,胡某某在其他小貸公司借款時被發現,徐某某、湯某某等人強行帶回公司扣留,並強迫其以雙倍借款結清。被害人胡某某被非法拘禁時間長達23小時。

在催收欠款過程中,催收人員湯某某、李某某、劉某某等人在被害人家門外用紅色油漆噴寫“欠債還錢”等字樣。

庭審過程中,催收人員李某某等人交代,油漆字樣長達一米左右,採用這種方式,就是想對方“還錢”。催收人員徐某在催收未果時,用膠皮將被害人家防盜門鎖眼堵住。

9名被告人中最小僅22歲

庭審中親人嘆息落淚

當9名被告人依次走上被告席,年輕的臉龐急切地看向旁聽席,搜尋着旁聽席上的父母和愛人久違的臉,旁聽席上的親屬們有的掩面淚流、有的緊鎖眉頭。這一幕讓人既嘆息又感概。記者發現這9名被告人有4人都是90後,最小的僅22歲,最大的也不過34歲。

庭審中幾名催收人員多是朋友介紹,到該公司工作,卻對公司從事業務知之甚少,按照按要求就去從事違法行爲。被告人湯某某,今年23歲,他參與了5起上門催收,庭審中他對公訴人說:“我當時不知道是違法,工資一個月就3000元,我要是知道違法,也不能爲了這點錢幹違法的事,我父母妻子都在旁聽席。”

被告人李某某和方某某,一個只幹了不到一個月,一個只幹了十幾天,在跟着其他催收人員上門噴油漆後,才意識到這工作“不對勁”,“這樣在人家大門刷油漆太不近人情。”方某某說,後提出了辭職。

法院提醒:

借貸需慎重 切忌“以貸養貸”

據悉,本案中義勇公司自2017年9月14日至2018年2月26日,通過上述方式放貸221人次,累計放貸本金229.1萬元,被害人實際到手資金192.4萬餘元,累計詐騙金額96萬餘元。

作爲我市法院公開審理的首例“套路貸”涉惡案件,蕪湖縣法院首例該案後,高度重視,由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專門指導該案的庭審準備工作,力求將該案打造成我市同類型案件審理工作的樣板和典型。

法院也希望藉此案向社會揭露套路貸披着民間借貸外衣,通過“虛增債務”、“僞造證據”、“惡意製造違約”、“收取高額費用”等方式非法侵佔受害人財物的本質。

法院提醒廣大市民,不要輕易借貸,不要過度消費,急需用錢一定要找正規的金融機構,且需認真審查對方的借款資質和信用評價。發現逾期借貸,切忌借新還舊、以貸養貸。一旦發現中了套路,要懂得收集相關證據,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據悉,本案將擇日定期宣判。

很多人以爲“套路貸”離我們很遠

其實很有可能這個陷阱

就在你的親人身邊

轉發擴散!提醒親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