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問題想和大家討論一下,跑車是否非常罕見,或者說大家見到過幾次跑車呢?目前對於跑車的定義其實很模糊,雙門雙坐,或是敞篷版,只要夠性能,或是來自幾大超跑品牌的旗下都算是標準跑車,當然這是肯定的。但即便是目前市場上定位最入門的跑車,諸如保時捷718,我相信在街面上都不算常見。買得起這個價位車型的人很多,可真正選擇跑車的人就少了,畢竟要考慮實用考慮用途,跑車更適合比較年輕的消費者。不過一般年輕人可買不起跑車,或者說買得起跑車的時候自己也不再年輕,家裏也不需要這麼一臺跑車。但大家是否想過,國產品牌有一天也能夠造出跑車呢?

或許大家都覺得跑車是汽車市場最高端的產品,國產品牌別說跑車,中大型轎車現在製造都很困難,但我們還真有一個國產品牌造出了一臺標準的跑車。雖然它不是什麼著名車企,不是吉利、長安旗下,但它首款量產車型既是跑車,而且達到了很高技術水準,當然也有些旁門左道的意思,這車屬於新能源車型,與特斯拉的定義相似。相信經常關注新車的觀衆知道,這款國產跑車名字叫做前途K50,而前途這個品牌聽起來就很有"前途",它的前身是北京長城華冠汽車,絕對不是汽車圈裏的新面孔,所以關於它造車的實力大家可以放心,絕對不是新勢力。

那麼前途K50這款車究竟什麼樣?我只能說它比蘭博基尼回頭率不低多少,首先是它標準的跑車設計,本就具有較高的吸引力,而且即便是對汽車很瞭解的男性,對這款車或許也比較陌生,看車標像個蜻蜓,你仔細想想卻沒有這個品牌,那你不得多看兩眼?如果屆時再發現這是一臺跑車,估計你回家就要將它瞭解一番,並且深深的記在了腦海中。而且長城華冠這家公司,本就是國內知名的設計公司,在設計上更是不會犯錯誤,保證是主流跑車該有的氣場,運動感絲毫不差。

而前途K50其實亮相時間也很久,在三年前它就已經亮相概念車,當時的概念車與現在量產後沒有什麼差距,或許是驅動方式不同,廠家也表示當初這款車是自己爲燃油車型準備,最後成了新能源車型。作爲一款量產跑車,它的一切都不是爲了好看,這一點不同於蔚來EP9,它是可以合法上路的。而該車長寬高分別爲4634*2069*1253mm,軸距爲2650mm,寬度可謂是非常出色,與保時捷918 Spyder也不差多少。

如果大家對跑車的要求很苛刻,又覺得國產品牌即便是通過新能源製造出跑車,技術上也不會太優秀,那我們只能告訴你,前途K50全車多數部位採用全碳纖維材質,如此範圍使用該材質目前僅有寶馬可以做到,而前途是第二個。爲了這款車,前途硬是掌握了量產碳纖維的工藝,而碳纖維車身自然也讓它車重大大降低,可以帶來出色性能,也讓質感更出色。而且整個車身你找不到模仿的痕跡,當跑車拒絕模仿之後,我相信國產品牌的設計實力更是達到了恐怖高度。

來到內飾後,我覺得前途K50還是有待進步,設計感不算太強,比如蘭博基尼等超跑的戰鬥氣息少很多,還是偏向一般家用車的氛圍。比如方向盤與中控臺的設計,大屏幕與平底式三幅方向盤搭配一起並無太過誇張體驗,而且方向盤尺寸略大,老感覺握不住。另外擋把造型雖然很別緻,但對於跑車而言是否可以採用更富有設計感的類型呢?這一點倒是可以模仿一下蘭博基尼,我相信消費者也不會介意。不過內飾的用料沒得說,又是大量碳纖維與真皮覆蓋,手感質感很出色。

作爲一款純電動跑車,前途K50百公里加速4.6秒,綜合續航基本超過300km,即便是多爲高速,也能達到這個數值左右的續航。這個數據大家覺得能否滿足對你對性能需求呢?得益於電動機的優勢,該車在起步時絕對很誇張,推背感遠勝於同級跑車,只是後期提速稍慢一些,這也算是電機不如內燃機的弊端,相比起特斯拉的電池與電機技術,我想前途K50還是有一定提升餘地。

目前該車補貼後售價68.68萬元,這個數字要比唐EV貴很多,與特斯拉相比卻要親民許多,再加上它跑車的定位,雙電機+四驅+碳纖維車身,包括Brembo剎車卡鉗等配置,對得起價格但還是小衆之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