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珠江流域貴州六盤水鄭重承諾:爲促進珠江流域綠色發展,爲更好的保護珠江兩岸的綠水青山,我們作爲新時代的記錄者,將以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用我們的才智和愛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扶助貧困,保護環境,保護自然……”

11月20日,隨着一面旗幟交接,“綠色發展 美麗珠江”2018珠江流域省區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融媒體聯合採訪行第三站活動在六盤水啓動。

據瞭解,此次聯合採訪是由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經濟廣播節目工作委員會、央廣經濟之聲指導,廣東廣播電視臺珠江經濟臺和貴州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聯合發起,爲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反映珠江流域省區在生態環境保護、農業、工業、扶貧、交通、文化旅遊建設方面的發展進程和建設成就。珠江流域6省區廣播頻率,以及部分中央級、省級媒體的記者將以全媒體立體報道的方式爲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紀念獻禮。

啓動儀式後,隨行採訪團進入六盤水三線建設博物館、三線小鎮進行參觀採訪。講解聲、拍照聲、討論聲,三線故事讓採訪團很是着迷。

“當時來的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當時想回去麼?”“當時來了以後是在哪個車間呀?”……

記者團圍着水城鋼鐵廠的退休職工林桂梅,今年73歲的老前輩口中講述的六盤水三線人故事,從初到貴州面對‘地無三里平,天無三日晴,人無三兩銀’的無奈,到第一爐鐵煉製出爐的喜悅,再到而今“煤都”變“涼都”的變遷,讓採訪記者們聽得入迷。

“六盤水的發展離不開‘艱苦創業’的三線精神,今天改革開放創造新時代的新業績,同樣需要三線建設的精神,艱苦創業對於媒體採訪團也是一樣,做好工作,做好主流媒體的宣傳工作,也需要艱苦創業的精神。”廣東珠江經濟臺副總監何新仕頗有感觸地說。

何新仕表示,採訪行程中發現了很多驚喜,採訪團對改革開放以來的變革有深刻的體會,會用不同的方式來講改革開放40週年的故事,一邊走、一邊見識,一邊交流、一邊書寫珠江流域的種種改革開放以來的故事。而他也是第一次到六盤水來看到這麼多歷史的印跡,他期待着發現、挖掘更多六盤水故事。

據悉,在未來三天的採訪中,聯合採訪團將結合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巨大變化,深入到貴州三線博物館、六枝特區食用菌種植基地、盤州市巖博村、盤州市刺梨產研中心、六盤水梅花山景區等進行實地採訪,分別對六盤水的特色農業、脫貧攻堅、特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進行深入瞭解。

(來源:今貴州 劉定琿 通訊員 魏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