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綜合分析題:如何才能不失分。綜合分析題目是申論常考題型,分值不大但容易失分。在作答綜合分析題目的時候,首先需要考生掌握案例型材料的閱讀方法。從中找到主體、處境、做法、結果等表述,進而推出一個貼合題乾的啓示。這樣更容易確定大家容易失分的第一部分的“解釋”或“觀點”,在此告訴大家如何“不失分”。

一、細緻審題

審題時尤其要注意分析對象,分析對象決定了題型和作答思路。啓示型分析作答思路爲總括句+啓示要點。需要注意是否出現“觀點明確”、“有理有據”等要求,出現此類要求一般都要在答案中將要點進行和並概括,有總述的點才叫觀點明確,有細化的經驗教訓來佐證才叫有理有據;解釋型與評論型作答思路都爲是什麼-爲什麼-怎麼辦。但在題幹中需要注意的點有些不同。解釋型分析,需要先對題幹中的關鍵詞進行拆分,自行理解後代入材料,結合材料給出解釋,若出現“觀點明確”要求時不要直接判斷爲評論型分析,可能解釋的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觀點,但不明確。評論型分析,需要確定題幹中是否有“絕對”觀點的要求。絕對的是、否;合理、不合理;應該、不應該……,依據要求作答,若題乾和材料中都沒有明確觀點,則需要對材料闡述的客觀事實進行分析歸納,給出觀點。

二、找全要點

綜合分析題目的要點一般是一些現狀、原因、影響、對策,首先通過現狀來確定“解釋”、“觀點”,若不寫現狀答案邏輯不通順,則須將現狀簡單描述;其次再用原因、影響進行佐證,最後提出對策落實觀點。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案例一般不是要點,不要將案例直接呈現在綜合分析題中,需從中推出推論,作爲答案要點;近年也出現過特殊情況,不用案例無法佐證“解釋”或“觀點”,如2017年市地題目,“依據‘給定資料2’,闡述劃線句子‘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紋’的意思。”本題若不用案例佐證,則無法證明水系的美體現在其美學功能上,這時,可將案例縮寫用於佐證。

三、合理加工

在綜合分析題目中,外在的整體邏輯要按照是什麼-爲什麼-怎麼辦的順序來呈現。“分析”部分需要進行合理的合併同類項,若出現多方面觀點,則需要對其進行正確劃分,合併概括。同時也需注意要點與要點之間的內在邏輯,是否存在條件關係、遞進關係,若存在,須根據其關係進行順序調整。

四、完美呈現

綜合題目最主要是考察考生的邏輯思維。作答時除工整書寫外,更需要注意邏輯的清晰表達。字數要求若大於等於300字,可以用分段的形式劃分三個部分。若小於300字,則需要考生運用一些標點符號劃分清楚邏輯。分析要點與要點之間可以運用“;”或“。”明確劃分,重視標點符號的運用,會讓答案層次更加明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