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海人必看!6州2市大PK,到底誰最富誰最牛?

爲了不放過任何一次拿獎的機會,建議您

點擊上方 “你好西寧”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爲星標 ★ ”

爲你好西寧加上星標,就再也不會迷路啦!

最新!

青海6州2市大PK

到底誰最富誰最牛?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

《2018年31省份上半年GDP

2018年

青海省上半年完成GDP

1196.99億元

輕鬆擠進“千億俱樂部”

由青海省統計局發佈的1-3季度GDP初步覈算情況來看

青海省地區生產總值爲1926.54億元

同比增長高達6.8%

根據青海省統計局發佈的

2017年青海省全年完成GDP

2642.80億元

2017年青海省全年公共財政預算

收入408.7億元

看着這些數據,這個增長值

有沒有覺得很幸福,很興奮?

讓我們

趕快來看看2017年哪個地方實力最強?

是你住的區域嗎?

GDP大排名

地區生產總值(地區GD.P)是指本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地區生產總值等於各產業增加值之和。

反映地區內各類產業的發展能力

西寧市

GDP:1284.91億

西寧具有較高的首位度、集中度、貢獻度,全省90%的科研機構、83%的大專院校、所有的“三甲”以上醫院都集中在西寧,是全省重要的公共服務基地。以全省1%的土地,承載了全省39.4%的人口和52.8%的城鎮人口,創造了全省48.6%的地區生產總值和66.8%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截至目前,西寧機場已開通國內、國際航線64條;青藏鐵路、蘭新高鐵通車運行,西成鐵路開工建設,西寧—安特衛普中歐班列正式開行;國家重點公路網中多條國道、高速公路在西寧交匯;連接東西、通達南北的立體交通網絡使西寧成爲西部地區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樞紐。先後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締結了33個友好城市和友好關係,已逐步成爲我國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城市,向西開放的橋頭堡。

海西州

GDP:526.19億

目前在海西境內共發現鹽湖礦牀(點)70餘處,勘查鹽湖區含礦面積3萬多平方公里,累計探明總儲量3799億噸;(二)石油天然氣資源:截止2000年底共發現不同儲集類型的油田22個,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2.54億噸,發現氣田6個,累計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1575億立方米,是青海氣田成爲全國四大氣田之一。

海西州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大部旅遊資源都保持了原始風貌,景觀獨特、奇美、神祕, 海西州旅遊資源有許多是青海乃至中國之最,區內名山大川、長江源區、荒漠戈壁、崑崙文化傳說、“外星人遺址”、吐蕃文化、蒙藏風俗等旅遊資源均體現出青藏高原原始、淳樸、粗獷的自然環境和自然旅遊景點特點。

海東市

GDP:426.04億

北京至拉薩的109國道,蘭—寧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有 海藏咽喉 之稱,全市已實現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50%的村通了油路,75%的村莊實現村道硬化。青藏鐵路、蘭—青鐵路複線穿境而過,與隴海—蘭新鐵路幹線貫通,蘭—新鐵路客運專線橫穿而過。平安區興建的較大型鐵路轉運站,已成爲黃河上游水電資源開發的運輸基地。

海東市現轄兩區四縣,即樂都區、平安區、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互助土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和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總人口178萬,漢族和藏、蒙、回、土、撒拉等18個少數民族共同生活在這裏。海東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設在樂都區。

4

海南州

GDP:145.82億

全州總面積4.45萬平方公里,轄共和、貴德、貴南、同德、興海5縣,36個鄉鎮,424個行政村,總人口45萬人,有藏、漢、回、土、蒙等22個民族,其中藏族佔總人口的63%。自治州首府恰卜恰鎮距省會西寧142公里,海拔2800米。

自治州擁有各類草場5069萬畝,佔全省可利用草場面積的10.4%;存欄各類牲畜467.23萬頭(只),佔全省牲畜總量的五分之一,是全省重要的畜產品生產基地。州境內黃河干流的水能蘊藏量達994萬千瓦,可規劃開發16座梯級電站,裝機容量1135萬千瓦,佔全省黃河水電全部裝機總量的51%,是黃河水電資源的“富礦區”。

5

海北州

GDP:82.91億

海北州是我省重要的礦產資源富集區,青藏鐵路、國道315、227線和湟嘉公路橫穿全境,州府西海鎮距省會西寧100公里,是全省離西寧市最近的自治州府。這裏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人文薈萃、物華天寶,彰顯出旅遊業發展的巨大潛力。遼闊的地域,懸殊的高差,大自然的恩賜,加之歷史的鐘愛,形成了博大、神奇、獨特、多元的自然與人文旅遊景觀,成爲旅遊觀光的勝地。

海北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的旅遊資源大州,是青藏高原的縮影,具有原始性、神祕性、多樣性、生態性兼容的特點。在全省旅遊規劃中的82個精品景點中,有22個在海北。

6

黃南州

GDP:79.01億

2017年,全州地區生產總值79.0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35億元,增長5%;第二產業增加值26.64億元,增長2.1%;第三產業增加值32.02億元,增長3.3%。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6.4:33.7:39.9調整爲25.8:33.7:40.5。

分產業貢獻率看,第一、二、三產業對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分別爲40.9%、21.6%、37.5%,拉動生產總值增長1.4、0.7、1.2個百分點。

7

果洛州

GDP:37.27億

州內的資源比較豐富。有大小河流36條,總流程3300多公里,分別入注黃河和長江兩大水系。黃河是州內最大的河流,流經瑪多、達日、甘德、久治、瑪沁五縣,在本州境內流程長達760公里。

水利資源得天獨厚,水能理論蘊藏量達354萬千瓦。河流及多數湖泊中蘊藏有豐富的魚類資源。境內有金、銀、銅、鈷、鋅、煤、硫等10餘種礦產資源,其中距大武鎮18公里處的德爾尼銅鈷礦的礦藏種類十分富集,已探明礦石量4600多萬噸,潛在工業價值300億元

5

玉樹州

GDP:64.38億

是青海省第一個、全國第二個成立的少數民族自治州,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中主體民族比例最大、海拔最高、人均佔有土地面積最大的一個自治州。其中以藏族爲主,佔全州人口的98.53%。長江、黃河、瀾滄江三大河流均發源於本州,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覆蓋自治州全境。

玉樹是青海省的主要畜產品生產基地,農牧業是全州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擁有1112.98萬頃可利用草場,草場類型多樣,高寒草甸草場、高寒沼澤草場、山地灌木草場、高寒草原草場、山地疏林草場;牧草種類繁多,有65科,384屬,1440餘種。

公共預算排名

公共預算收入是財政收入的來源之一,是指小口徑財政收入,包括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是一個城市財力的主要組成部分。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和增速的變化,實質反映着地方經濟體量、經濟活力與增長質量的變化,通常收入規模和增速越高,經濟體量越大,經濟更有活力。

2018年青海省前三季度的一般公共預算

收入347.30億元

同比增長11.5%

2016—2017年青海省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及支出累計同比增長

青海省 2市 6大自治州

2017年都各自都卯足了勁兒

交了一份還不錯的答卷!

當然GDP並不是衡量發展的唯一指標

環境、就業率、衛生、居民幸福感等等

都是我們要追求的“小目標”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期待青海的拼勁

可以在2018年更進一步!

取得更好的成績。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