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自貿片區

不過43.78平方公里的土地

三年多來

卻累計推出361項政策措施

其中——

● 全國首創52項,複製推廣全市263項;

● 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和“關檢‘一站式’查驗平臺+監管互認”被商務部評爲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

● 率先實施“一照一碼”商事制度改革,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 率先全國推出工程建設項目和市場準入領域審批制度改革試點,社會資本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好於新加坡同類型項目;

● 獲批全國唯一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外保稅維修試點,兩項航材關稅大幅降低,開展航空維修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紅利。

一批“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創新經驗,一批獨具特色的改革試點,三年多來,廈門自貿片區已成爲廈門改革創新高地。

在制度創新紅利的引領下,今年1-10月,廈門片區新增企業8940家、註冊資本879億元,其中,新增外資445家、註冊資本235.8億元、合同利用外資200.7億元,合同利用外資佔全市近一半,片區進出口總額佔廈門全市進出口的近三分之一,以佔全市四十分之一的面積創造了全市十分之一的GDP,成爲帶動廈門轉型發展的重要引擎。

點擊視頻,觀看電視新聞報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