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育兒課堂】寶寶是怎樣認識外部環境的?|彭鑫博士中醫育兒課堂

嬰幼兒是怎樣認識外部環境的?

良好的環境能促進小兒大腦的發育,因此,要使之能夠儘早地認識外部環境。

認知與協調:

出生後3周的小兒能注視物體,2個月兩眼能隨光移動,開始微笑;3個月認識母親,4個月能微笑、大聲笑、迎人笑。5個月能區別親人與陌生人,向鏡中人微笑,撫摸擁抱奶瓶,喜歡他人用手帕遮臉的遊戲。

7~8個月會彎腰同鏡中人親暱、撫摸它、撲它,模仿別人的動作和發音,能聽懂自已的名字,並能體會“不行”的意思,10~12個月會招手“再見”,會將物品遞給媽媽或其它人,穿衣服時能夠配合,如伸袖等,試圖自己穿襪子。1歲半時用語言或手勢表示自已的要求,喜歡看圖翻書。2歲能用小勺進餐;3歲會穿鞋;4~5歲可接受讀書寫字的教育。

情緒與情感:

新生兒有愉快和不愉快的感覺;7~8個月喜歡母親抱,當看見母親抱別人的小孩時會不高興。

認知自己:

1歲以前小兒能認識自己的存在;2歲開始能把自己從客體轉移到主體;2~3歲可表現出自尊心,怕羞等;學齡前期害羞心理明顯,同時又表現出濃厚的好奇心,不斷地提問,此時家長要多加引導,可開發智力。

未完待續,明天內容更精彩……

溫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藥方和中藥,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應用,切勿擅用。

本文作者彭鑫,文章摘選自《中醫古法 嬰幼養生》,引用及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並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