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會好嗎?這部《黃土高天》給了肯定的答案

文:田金雙

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詩人艾青在《我愛這土地》如是寫道。和艾青這句浪漫的詩句相比,縱貫40年農村改革風雲歲月的電視劇《黃土高天》更偏向於寫實。

該劇中,農村青年秦學安在當地領頭分地包產到戶後,受到他人的質問,面對衆人的指責他激動地反問了一句:“你說咱們農民其實就是想不餓肚子,能過上好一點兒的日子,這有錯嗎?”

句話,看似情緒,實則悲壯,多少有些類似於農民的“天問”,此中深意,很是揪心。這一點,也許只有身爲農民的當事人和農民階層才能理解箇中甘苦。

“國以土爲本,民以食爲天”這句話大家耳熟能詳。可以縱觀時下熒屏,真正說出農民心聲的作品並不多。細細歷數,幾十年前作家路遙那部《人生》算是一部,幾年前陳寶國、馮遠征主演的《老農民》算是一部,時下董勇主演的這部《黃土高天》亦是一部。而就幾部作品的劇情和時代脈絡來看,當初作家路遙那部《人生》說的是寒門學子高加林千方百計地逃離這片黃土地,《老農民》講的是農民守護這塊土地,而之於《黃土高天》中的年輕人,則立根於腳下這塊熱土,意欲改變這塊土地,乃至自身的命運。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進步?!

《黃土高天》在央視熱播後,我連夜追了12集,劇中橋段,感同身受。可以說,一部《黃土高天》,堪稱一部農村改革開放史。該劇借秦學安的個人奮鬥經歷和打拼史,用史詩般的敘事場景描述了波瀾壯闊的土地改革史。彼時,十幾億人口,八億農民駐守農村,辛苦勞作。所以,我們用“改革開放看農村”這句話來形容中國發展之路並不爲過。

縱觀全劇,《黃土高天》中“三農”改革中重大的歷史轉折點皆有涉獵。而且,每個劇情都擊中觀衆內心的“痛點”。農村改革變遷四十年,從最初的“大包乾”到“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再到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從當初的“割資本主義尾巴”到允許農民經商,從“鄉鎮企業”出現,到“用現代科技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以秦學安爲代表的新一代農民可謂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此中經歷,個人心境,非筆墨所能形容,一個普通的農民,用自己的日常行爲,在農村改革之路上寫下悲壯詩意的一筆。

爲值得一提的是,身爲史詩大劇的《黃土高天》並未囿於大情懷,而是將故事落實到每個細節,村長那個不愛種田熱衷於做買賣的兒子捧回全村第一臺黑白電視機,秦學安和安徽妻子開回第一輛手扶拖拉機,無論是縣城電影院中播放的《少林寺》,還是農村小院中擁擠而坐觀看《霍元甲》的村民,都不乏那個時代的特點。可以說,看《黃土高天》這部劇的過程,本就是詩意懷舊之旅。這樣的情境,很容易讓人想起曾經的農村往事,想起打拼在土地上的父輩,甚至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彈指四十年,回首一念間,從當初捱餓到餵飽肚子到改革開放步入小康之路,農民爲自己的命運支招把脈,箇中變化,非同小可。

說到這,不由地想起民國時期頗有理想主義的農村改革家梁漱溟先生。想當初,梁漱溟先生在民國時期提出“中國農村改造”後,在齊魯之地試驗失敗時,曾經意味深長地質問“這個世界會好嗎”,這個問題當時很難作答。如今《黃土高天》用影視白描的方式告訴我們:答案是肯定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