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東市城鎮供水管理趨於規範化

近年來,海東市按照主席提出的“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十六字治水方略,全面強化城鎮供水規範化管理,嚴格控制用水總量,促進了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爲全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水資源保障。     

一、完善制度體系,規範運行管理。城鎮供水規範化管理工作作爲踐行“一優兩高”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體系,立足抓早、抓快,先後召開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市政府專題會進行研究部署。立足“嚴管”,認真制定《海東市城鎮供水管理辦法》《水質檢查督察制度》《城鎮供水服務與投訴監管制度》《二次供水管理制度》《水質事故應急預案》等,爲城鎮供水管理工作明確了方法、提供了遵循,有效規範了供水保障服務職能。強化安全防護及監控硬件建設,擴大水廠廠區監控範圍,加強水廠信息化管理水平,嚴格操作規程,保證城區用水需求。增加管網巡檢力量,定期開展供水設施和設備的日常保養維護、檢修,確保供水設備完好。加大供水設施維護力度,增設城區壓力監測點,安裝紅外流量計,嚴格出廠水計量,提升管網安全運行能力,確保供水水壓、水量穩定。

二、加強水源保護,保障供水安全。根據《青海省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全市劃定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8個,建制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20個,鄉鎮(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33個,水源地確定了一級、二級保護區範圍。積極開展飲用水水源地規範化建設,設置水源地保護區地理標界和警示標誌,在一級保護區建設防護設施,安裝隔離網圍欄,重點部位安裝視頻監控設備,嚴密監控從事危害和污染水源的一切活動,保證水源水質安全。建立了水質檢測中心,根據國家規範標準編制了《水質檢測中心質量手冊》《水質檢測中心程序》《水質檢測中心管理制度》,保障從源頭到龍頭的水質安全。加大監管力度,每月對出廠水、管網水進行2次水樣採集和水樣送檢,形成了水質安全管理長效機制。

三、夯實基礎建設,保證用水需求。按照統一規劃、分期建設的原則,加快推進供水項目建設,全市可研批覆供水項目總投資3.9億元。其中道路給水管網新改建工程總投資2.75億元,實施41條道路給水管網新改建工程,鋪設管道73.94公里,供水系統提升改造工程和智慧水務建設總投資1.15億元。目前,各個項目建設累計完成投資3.03億元。到“十三五”末,計劃投資8億元,完成市核心區規劃範圍內供水管網的新改建工程及供水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夯實設施完備、服務便捷、安全高效、保障有力的城市供水新格局。全力推進智慧水務建設,初步完成整體信息化架構以及包括水廠和泵站生產控制、管網輸配、營銷服務、綜合辦公、設備管理、決策支持、系統集成等各個業務單元信息化建設工作,切實提高了供水信息化管理水平,強化了管網安全運行維護能力。同時,初步擬定了《海東市城鎮供水管理辦法(草案)》,把全面建立健全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實現供水管理運營信息化、推動城鎮供水運行管理規範化科學化作爲工作重點,全面落實,認真推進。

四、加強宣傳引導,提升服務水平。市、縣區利用“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等,組織開展“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建設節水型社會”爲主題的宣傳活動,引導公衆參與治水管水、節約用水,提升全社會節水意識。強化供水企業服務理念,優化工作流程,基本建立了以客戶需求爲導向的服務流程,與市政府“12345”市民服務熱線密切銜接,及時辦結用戶反映的用水事宜,來電來訪、辦結及時率達100%。成立管網查漏小組,落實管網探漏、管網管護維護、查堵私拉亂接用水等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計減少自來水損失和管網漏損,管網漏損率累計下降4.2%,漏損率控制在16%以內,供水管網搶修及時率達到100%。

來源:海東市政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