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慶大學藥學院探訪“黃連之鄉” 爲農戶提病蟲害解決方案獲認可

重慶大學藥學院學子與當地農戶開展座談會。通訊員 範枝玲 攝

  華龍網7月27日19時10分訊(記者 林楠 實習生 張靜 通訊員 範枝玲)重慶石柱縣東北部的黃水鎮被稱作“黃連之鄉”。日前,重慶大學藥學院“健康扶貧,攜手同行”實踐團隊決定結合該院的學科優勢,在當地開展黃連產品開發座談會,在產品開發方面爲當地政府建言獻策,並與當地農戶簽訂黃連茶合作意向書。

  實踐團參觀基地受益匪淺

  位於重慶石柱縣東北部的黃水鎮擁有黃連地70多萬畝,產量佔全國60%以上和世界40%以上,黃水黃連市場銷售佔全國的90℅,是馳名中外的黃連之鄉。然而,黃水鎮的黃連基本以初級產品出售,在產品開發與包裝設計方面有所欠缺。

  日前,重慶大學藥學院實踐團隊抵達位於黃水鎮的石柱黃連良種選育基地。該基地佔地十畝,整個基地由兩米多高的木樁搭建,在頂部用細細的樹枝鋪成一個涼棚。據基地的高技術員介紹,黃連的生長習性是喜冷涼溼潤,搭棚是爲了給黃連“乘涼”,並且黃連一般生長於1200至1800米的高山區,而該基地所在的海拔大約是1500米,所以這裏的環境非常適宜進行黃連的育種工作。

  據瞭解,目前該基地擁有包括雲連,雅連,鳳尾連,日本黃連等幾十個黃連品種,品種的豐富性居於全國前列。此外,在優種選育上,技術人員會對所有的選種育苗工作做詳細的記錄分類。在基地的試驗田裏,有“A類一型”、“A類二型”、“B類一型”等標示牌,據高技術員介紹,類是標示葉子型態,型是標示花型。這樣的精細化劃分,更有利於後期的比照篩選,培育出最優品種。經過此行的學習,實踐團成員們受益匪淺。

  爲農戶提出解決病蟲害方案獲認可

  實踐團隊還來到黃水鎮萬勝壩村,與當地的農戶代表一起開展了黃連產品開發座談會。在交流過程中,重慶大學藥學院天然藥物化學方向博士生蘇玉針對農戶反覆提到的黃連病蟲害嚴重,以至於農藥無法解決,致使十畝地裏七畝無收等關於黃連的病蟲害問題,提出了重點在‘防’,不在‘治’,農藥最好做到少用甚至不用,以及從黃連選苗、土壤選擇、環境改善等方面治理的一系列解決方案,得到了農戶們的一致認可。

  同時, 蘇玉博士在座談會上爲與會人員呈現了《黃連產品開發建議書》,建議當地政府根據黃連的抗菌作用將黃連開發成口腔噴霧劑、泡腳粉;根據其降糖作用開發成供糖尿病人食用的保健品;根據其抗腫瘤作用開發成滴鼻劑快速通鼻等一系列建議,給與會人員帶來了啓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