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星期五,到週末了,這個時候正好是金銀花的採摘季節,本想到山上採摘點金銀花,爬爬山,當做一種鍛鍊方式,到山上後,金銀花是找到了,而且忍冬藤很多,但是卻只有極少數看到開花,尤其是深山老林中的忍冬藤,雖然枝條很多,卻沒有看到一株開花的,似乎有點失望。心想,反正都來了,不能空手而歸,乾脆去轉轉深林,看看有沒有新的發現。

這個山坡之前也來個幾次,山上的一些植物有認識的,也有很多不認識的,這次也看到了上次來這山上看到植物,之前發個一張照片,很多人說那是細辛,經過我再三考證,那不是細辛,但從葉面上來看,在它幼小的時候看上去的確和細辛有些相似,但長到稍微大一點的時候葉子就會長出三個角來,這次幸運的是還發現一株開了花,經過多次對比,可以基本確定那是象頭花。其根部有點和半夏有些相似,但略比半夏要大一些,而細辛地下部分則爲根。

象頭花,開花後是不是有點像蛇

當然,這篇文章討論並不是象頭花,而是在上次同時發過的一株小草,它有着一個很霸氣的名字,單從它的名字來看似乎已經猜到它的作用了,它就是見血清。上次我把它和象頭花一起發佈在網上,很少有人認識,幾乎沒人認出來,所以說它很罕見,一點也不足爲過。

之前發過有人說像細辛的象頭花

它,你可能見過,但是你可能只是與其擦肩而過,並沒有過多的去留意它,但對於我來說,總覺得它有着非凡的氣質,用《鄉村愛情》裏的話說:“氣質這一塊,它一直是拿捏得死死的”。

上次看到它的時候,它是獨樹一幟的長在那裏,周邊並沒有它的同伴。心中暗想,這種植物僅此一顆,拍兩張照片回去研究下,到底爲何方神聖,如此的與衆不同,是不是什麼名貴的中藥材,或許是什麼毒性比較大的植物,等等這些猜想在我腦海裏浮現。經過搜索資料,有的人是見血清,有的說是羊耳蒜,甚至還和毒性遠揚的狼毒有些相似,搞得我也不能確定它到底是啥。

見血清,氣質是不是拿捏得死死的

昨天,走在這個山坡上,剛好離它‘居住地’也不是太遠,儘管天色已經黯淡,但仍阻止不了我想去看看它的想法。穿過茂密的樹林來到它身邊,這次它並沒有長大多少,只是上面長出了花穗,葉片略顯翠綠,也許這和最近雨水比較多給了滋潤有着很大的關係。

由於好奇,這次我決定把它刨起來看看。上次只看到這一棵,不想破壞它,但這次好奇心對我產生了誘惑,也來不及去顧及那麼多。小心翼翼的從周圍慢慢將它刨開,儘量保證它根系土壤的完整,避免在我的探索之後讓它死亡,刨着刨着,卻意外的發現周圍還有一顆小的。心想,這下可以安心的將它帶回家種植了,就算不是什麼名貴的藥材,哪怕種植當盆景也是不錯選擇。

有這樣的想法,還是擔心怕它難以養活,萬一夭折了,抹殺了它的生存權,這樣心裏難免有些內疚。如果保持土壤附着在它的根上,這樣帶回家種植可能成活的概率會大大的提升,而且腐殖土也能給它提供充足的養分,就將它連土帶回家,把小的那一顆留在那裏,以便它能延續香火。回家後,給它種植在盆裏,放在了窗臺上。

帶回家種植的見血清

接下來的工作還是繼續來確證它到底爲何物。用了幾款軟件來識圖,大部分都說它是羊耳蒜,也許也說是見血清,在網上查看一些資料,看了些視頻,有些三農領域的作者也發過一些關於它的視頻,最終,我想這應該就是見血清。

見血清,它有着不菲的身價,在荷花池藥材交易市場,大概價格是400元左右,當然,藥材交易市場講的是公斤,這樣的小草,身高大概也就在10公分上下,要弄到一公斤,我想也並不是那麼的容易。

它屬於冷背藥材,所謂冷背,就是需求量比較少的,很少有人去收購的藥材,在四大藥都,都只有荷花池這裏有報價,就算種植,可能銷量也並不是那麼的理想。

見血清,別名羊耳蒜,這樣一來,有些地方說是羊耳蒜,也不足爲奇,根據大多數資料顯示,是一味很好的止血藥,其藥性偏涼,全草可入藥。有臨牀資料顯示,經過煎煮後離心處理,可用於一些臟器手術切除術止血,最短止血時間爲45秒,長的達三分鐘多點的時間,平均止血時間在2分鐘,術後觀察未見任何不良反應。

見血清

在《中藥大辭典》中是這樣記載見血清的: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治吐血,咯(ka)血,腸風下血,血崩,手術出血,小兒驚風,熱毒瘡瘍,蛇毒咬傷。

對於《中藥大辭典》這樣的描述,我認爲它是通過蒐集大量的資料整理而得的,如在《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清血,涼血,止血。治牙痛。泡酒服可治鐵打損傷;《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清熱解毒,補肺止血;《四川常用中草藥》:生新散淤,清肺,止吐血。治療各種吐血,勞傷咳嗽,肺腎陰虛咯血,腸風下血,紅崩,拔膿生肌,刀傷;我們貴州這邊的《貴州藥物目錄》:治勞傷,小兒走子(貴州這邊說的小兒走子應該就是疝氣)。

每每說到一些地方中草藥記載的書籍,不由有些感慨,這些不太正規的書籍,往往成爲正規書籍整編的資料,一部電視劇講述李時珍整編《本草綱目》也是通過大量的民間資料,走訪民間醫生,或者到各地方治病,當地一些有識之士給他提供的草藥,用在患者身上,改進,最終整編而成。前幾天看過一個大學教授講課的一個視頻,說中藥和草藥的區別。說中藥是收載在《中國藥典》等這些比較權威的書籍裏的,而草藥確是在一些民間流傳或民間書籍記載使用的,一些草藥經過實踐證實有效又會轉變爲中藥,進入權威書籍,而一些中藥長期使用效果不明顯或者毒性過大最終也會淪爲草藥,這意思就是說中藥和草藥可以相互的轉換,草藥也有可能發展成中藥,他還舉例說現在比較昂貴的三七,原來叫田七,原來也以草藥的身份出現,問題是將來這些草藥資料由誰提供呢?

喜歡的歡迎關注、點贊、收藏及轉發,更多藥物知識繼續呈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