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中醫藥報

□ 王紹坡 井興盼 姜衝 河北省中醫院李佃貴國醫大師工作室 楊柳 河北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學院

胃癌已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每年有超過100萬人被診斷出胃癌,至今仍是導致癌性死亡的主要原因,給患者帶來重大的經濟負擔。由於胃癌缺乏特異性症狀,起病隱匿,往往發現時就已進入終末階段,錯失最佳治療時機。早期胃癌及時發現和正確治療尤爲重要,若能在癌前病變階段就明確診斷並採取有效措施,可大大降低其進展爲胃癌的風險,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國醫大師李佃貴杏林懸壺50餘載,對脾胃病頗有研究,尤其是對胃癌前病變及癌症的診療有獨到的理論見解和臨牀經驗。其在長年的臨牀實踐中,首次提出了“濁毒理論”,並治以化濁解毒爲要,臨牀療效顯著,頗具特色。筆者有幸隨師學習,受益匪淺,現將李佃貴對“濁毒理論”的認識及其臨證應用化濁解毒法治療胃癌前病變的實踐經驗體會介紹如下。

案一

患者,女,53歲。2019年8月22日初診。主訴:間斷胃脘痞滿1年餘,加重1周。現病史:患者1年前因着急生氣後出現胃脘部痞滿不適,於當地醫院就診,給予藥物口服治療,具體用藥不詳,未見明顯療效。2019年8月22日於河北省中醫院查電子胃鏡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伴糜爛;病理報告示幽門前區黏膜慢性炎症,腺體腸上皮化生伴竈性腺體輕度異型增生。刻下症:胃脘痞滿,餐後加重,噯氣,無飢餓感,胃脘部怕涼,受涼後症狀加重,口乾、口苦、口黏,四肢發涼,頭暈,近6個月體重下降5kg,寐差,心煩,大便1日1行,排便不暢,大便質黏,舌紅苔黃厚膩,脈弦細滑。既往史:平素健康狀況一般。家族中父親因胃癌去世,母親體健,其侄子患有白血病。

西醫診斷:胃癌前病變。

中醫診斷:痞滿(濁毒內蘊證)。

治療:化濁解毒,行氣和胃。

處方:廣藿香10g,黃連9g,麩炒白朮12g,豆蔻6g,半枝蓮15g,白花蛇舌草15g,當歸12g,川芎9g,三七粉6g,茯苓15g,麩炒枳實10g,醋香附9g,木香6g,砂仁6g,全蠍3g,醋延胡索10g,合歡皮15g,刺五加15g。14劑,水煎服,日1劑,分早晚兩次溫服。

9月5日二診:胃脘痞滿明顯減輕,噯氣減少,口乾、口苦、口黏好轉,頭暈,納可,寐可,大便1日1行,質不黏,舌紅苔薄黃膩,脈弦滑。上方三七粉減爲2g,黃連減爲6g,加天麻12g。14劑,水煎服,日1劑,分早晚兩次溫服。

9月19日三診:藥後諸症明顯好轉,納可,寐安,大便日1行。舌紅苔薄黃,脈弦略滑。上方去合歡皮、刺五加,加百合12g、白芍15g以滋陰養血、清心安神。

後患者間斷調方,堅持服用中藥6個月。2020年3月19日複查電子胃鏡示賁門炎、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病理示胃竇及幽門黏膜慢性非萎縮性胃炎。

按 胃癌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胃癌前病變處於癌症的初始階段,是疾病發展的關鍵因素,在此階段病變可進一步發展爲胃癌,也可發生逆轉,因此,在癌前病變階段積極進行干預治療可有效降低胃癌發病率。現代醫學在治療胃癌前病變上主要採用抗氧化劑、根除幽門螺桿菌(Hp)、保護胃黏膜、補充葉酸等手段,臨牀有效率欠佳。中醫藥治療該疾病具有巨大優勢,不僅可明顯改善症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還可通過調節細胞增殖凋亡、調控抑癌基因及DNA甲基化等改善黏膜萎縮狀態,甚至逆轉腸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

胃癌前病變臨牀上多以胃脹、胃痛、燒心、反酸、噯氣等爲表現。根據其臨牀表現可歸屬於中醫學“胃痛”“痞滿”“嘈雜”“反胃”等範疇,其病因病機錯綜複雜。李佃貴從濁毒理論闡明瞭胃癌前病變的病因病機,認爲胃癌前病變多與脾失健運、胃失和降功能異常有關係。脾喜燥惡溼,溼濁中阻,溼困脾陽,運化失職,水溼內停,聚溼生痰化瘀,痰凝瘀阻,阻滯氣血運行,日久化生濁毒,耗傷氣血津液,水溼、痰濁、瘀血、熱毒相互搏結凝滯而成濁毒,進一步阻滯氣機,耗傷氣血,而成本虛標實之證。

本案患者爲女性,平素情志不暢,肝氣鬱結,肝木克伐脾土,脾虛運化水溼無力,水溼停滯,聚溼生痰,痰凝血瘀,水溼、痰濁、瘀血相互凝滯,日久化生濁毒,濁毒內蘊中焦,阻滯氣機,故胃脘痞滿、無飢餓感;中焦阻滯,津液不布,故口乾、口黏;中焦氣機阻滯,陽氣不能外達輸布,故胃脘及四肢發涼;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故寐差、心煩;腑氣不通,故大便不暢。治療上以化濁解毒爲大法,輔以行氣和胃、暢通氣血。方中藿香芳香化濁,黃連清熱解毒,半邊蓮、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化瘀,白朮、豆蔻、茯苓、砂仁健脾利溼,當歸、川芎、三七粉、延胡索活血行氣化瘀,枳實、香附、木香行氣消痞,全蠍攻毒散結通絡,合歡皮、刺五加健脾解鬱安神。諸藥合用,祛除濁毒,氣血暢通,陰陽平衡。

案二

患者,男,64歲。2020年1月9日初診。主訴:間斷胃脘脹滿1年餘。現病史:患者於1年餘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胃脘脹滿,2019年1月4日於某醫院查電子胃鏡示慢性胃炎伴多發糜爛;病理示胃竇小彎腸上皮化生,局竈呈萎縮樣改變。於當地口服中藥7個月後,2019年8月9日於某醫院複查電子胃鏡示慢性萎縮性胃炎伴多發糜爛;病理示胃竇腸上皮化生,胃角活動性慢性淺表萎縮性炎伴小區腸上皮化生。刻下症:胃脘脹滿伴隱痛,飯後加重,早飽,噯氣,噁心,納差,寐可,大便日1行,質幹,小便可,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西醫診斷: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

中醫診斷:胃痞(濁毒內蘊證)。

治則:化濁解毒,理氣和胃。

處方:茵陳15g,黃連15g,半枝蓮12g,半邊蓮12g,冬凌草12g,苦蔘9g,當歸12g,白花蛇舌草15g,白芍15g,炒白朮9g,川芎9g,厚朴12g,枳實12g,香附12g,廣木香9g,炒萊菔子12g。30劑,日1劑,水煎服,分早晚兩次溫服。

2月9日二診:胃脹明顯好轉,無早飽,偶有隱痛,偶有噯氣,無噁心,食慾好轉,納食可,寐可,大便日1行,質可,小便可。舌紅苔薄黃膩,脈弦數。上方去炒萊菔子,加百合12g、烏藥9g、三七粉2g。30劑,日1劑,水煎服,分早晚兩次溫服。

3月9日三診:胃脹明顯好轉,偶有隱痛,無早飽,偶有噯氣,無噁心,食慾好轉,納食可,寐可,大便日1行,質可,小便可。舌紅苔薄黃膩,脈弦數。上方加全蠍9g、蜈蚣3g、水蛭9g。30劑,日1劑,水煎服,分早晚兩次溫服。

後患者隨症調理加減用藥一年餘病情穩定。2021年9月6日患者於某醫院複查電子胃鏡示慢性萎縮性胃炎伴糜爛;病理示胃竇後壁淺表黏膜慢性炎。停藥一年餘後患者於2023年2月13日某醫院複查電子胃鏡示慢性萎縮性胃炎伴糜爛;病理示胃竇前壁淺表黏膜慢性炎。

按 本案例根據患者病史、症狀及舌脈,中醫診斷爲胃痞病,辨證爲濁毒內蘊證,以化濁解毒、理氣和胃爲治療大法。其中茵陳性味辛、苦、微寒,助黃連清中焦溼熱,在臨牀實踐中發現,茵陳、黃連相須而用,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濁毒內蘊證療效確切;半枝蓮、半邊蓮清熱解毒;冬凌草、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止痛;苦蔘清熱燥溼,五藥合用加強清熱解毒之效。當歸、白芍、白朮健脾益氣、養血活血;川芎行氣活血;厚朴、枳實、香附理氣寬中、行氣消脹;廣木香、炒萊菔子消食除脹、行氣和胃。二診時患者症狀好轉,胃脹減輕,調方去炒萊菔子,加百合、烏藥。百合味甘,微寒,補中而不滋膩,烏藥辛開溫散,能順氣暢中,配伍上一溫一寒,寒溫相濟。二藥合用,滋陰而不寒,補而不滯,可寒熱同調,使中焦氣機得暢。經過治療患者症狀明顯好轉,後複查電子胃鏡,胃竇仍有部分腸上皮化生,胃體小彎部分腺體輕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症狀好轉,建議繼續口服中藥治療,調整方藥加全蠍、蜈蚣、水蛭等蟲類藥物。蟲類藥以其走竄通達、疏逐搜剔之性,具有通絡、化痰、祛風、祛瘀、解毒等獨特的功效。其中全蠍味辛平、有毒,其攻毒散結之功效爲歷代醫家所公認;蜈蚣走竄之力最速,無論是臟腑還是經絡,凡氣血凝聚之處皆能開之;水蛭祛瘀通絡。諸藥相須爲用,對慢性胃炎及癌前病變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現代藥理研究顯示,蟲類藥物除具有抗癌作用外,尚能培元固本,提高人體免疫力。再經過一年的治療,2021年9月複查電子胃鏡示慢性萎縮性胃炎伴糜爛;病理示未見腸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2023年2月複查胃鏡示慢性萎縮性胃炎伴糜爛;病理示胃竇前壁淺表黏膜慢性炎。患者的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有效逆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