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標準GB/T《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系統功能安全要求及試驗方法》起草組第一次會議在株洲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標準化研究所(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汽車電子與電磁兼容分技術委員會SAC/TC114/SC29祕書處,以下簡稱“祕書處”)主辦。來自中汽中心、中車電動、中車時代電氣、長安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泛亞、吉利等17家單位近30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祕書處首先介紹了功能安全和預期功能安全(SOTIF)標準和法規在國際層面的進展和實施應用情況,以及基於我國國情制定的“功能安全技術和標準研究中長期規劃(2016-2025年)”、“中國功能安全(Functional Safety)、預期功能安全(SOTIF)技術和標準體系”,各項研究內容已覆蓋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整車及關鍵電控系統。

公司作爲該標準起草組核心成員之一,一直潛心研究功能安全技術七年有餘。目前,祕書處將聯合公司,一同組建國內功能安全技術審覈專家組,負責審覈國內新能源整車及零部件企業的功能安全標準執行。公司在建立好軟件開發及測試體系之後,將功能安全技術導入公司產品之中,從而在國內引領功能安全技術的發展。

會上,有專家表示:“驅動電機系統作爲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核心系統,控制驅動電機輸出驅動轉矩和制動轉矩,不僅決定了整車動力性能,而且與車輛安全運行密切相關。如何從設計開發源頭提出避免或降低因車輛電控系統故障、功能存在侷限而導致安全事故風險的技術要求和驗證方法,對於保障車輛運行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也是行業面臨亟待解決的問題。”

公司技術專家李勇介紹:“助力解決車輛運行安全問題,我們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一直以來,公司秉承中國中車先進的軌道交通電驅動及控制技術,將其成功應用於新能源汽車領域,並篤志關鍵核心系統的安全研究。”

會上,起草組進一步對行業共性問題進行梳理和總結,最終達成重要共識,即該標準將基於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現狀,明確當前技術水平下標準的適用範圍,充分考慮中國多樣化的駕駛場景,基於GB/T 34590的指導,爲電動汽車驅動電機系統的功能安全正向設計開發、測試驗證提供指導,進而保障車輛運行安全,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十多年來,公司深耕技術及安全,擁有專業的功能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團隊。參與起草國家標準60餘項,且多次核心與。2018年公司核心系統又獲得德國頂級認證機構萊茵TÜV集團頒發的最高級別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未來,公司有信心繼續引領行業的安全技術發展,助力行業新能源整車和零部件的創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