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君说

每日时评!

人民网评 :传统文化呼唤现代表达

“有底蕴”“有趣”“精美”,这是不少网友对一款在线小游戏的评价。前不久,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一个H5小游戏,通过移动有部首偏旁的方块拼汉字,将其完整连成一句古诗,就能“过关”。游戏画面精美、寓教于乐,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笔下的山水之间。有网友感叹,“羡慕古人把生活过成了诗”;也有人留言,不妨多些这样的游戏,娱乐的同时还能得到文化熏陶,一举两得。

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国家宝藏》,再到故宫一改过去的“严肃脸”变得“萌萌哒”,甲骨文手机表情包成为斗图“新宠”,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纷纷走出“故纸堆”,以时尚有趣的形象“飞入寻常百姓家”,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大餐,也点燃了大家对中华悠久文化、厚重历史的热情。

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是保存先人的成就,并使继起的后代适应社会的一种既定存在形态,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理性工具,传统文化的承袭使我们成为“真正的人”。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可以说,中华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骨髓里。这就是文化DNA。

然而,在社会飞速发展、技术迭代升级、文明相互交融的今天,如何让中华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故宫博物院掌门人单霁翔道出了他的秘诀,“作为一个博物馆,最重要的是要把文化资源真正地融入人们的生活”。融入生活、连接当下,这是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的一个重要方式。无论是综艺“爱上”诗词,还是故宫文创产品成“爆款”,都是把准时代脉搏、洞悉社会变迁、创新表达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拥抱现代生活,做到现代化、年轻化表达,自然“圈粉”无数,润泽心灵。

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需要的是创造和创新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甚至粗制滥造。现实中,有的地方为制造噱头,在城市发展中奉行“拿来主义”,花了重金却造了“假古董”,形似神不似;有人罔顾事实戏说历史,将其变成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或制作雷人的“穿越剧”,内容空洞、毫无营养;还有人打着所谓“回归传统”的旗号,宣扬封建纲常等文化糟粕,颠覆三观、扭曲价值。种种乱象,既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难以让其活起来。实践证明,一味地粗制滥造、盲目地跟风炒作,只会让传统蒙羞。只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激活传统文化的“一池春水”。

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今年4月,一部3D全景声京剧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在日本冲绳国际电影节上征服了无数观众,一举斩获“最受欢迎的海外影片”奖。以国粹和最新电影科技“3D全景声”相结合,将电影逻辑和京剧审美独特地贯穿于唱念做打之中,既展现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回应了现代社会关切,因而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同。可见,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独特魅力,只要创新方式、创新表达,就能穿越时空焕发新的光彩。

《你好,之华》:其淡如水是生活的常态

作者:产娟娟

电影《你好,之华》以一场葬礼开场。黑衣,白花,静立,鞠躬。悲伤似乎没有只言片语,却不小心撞了满怀,音乐沉郁而迷惘,平静告别,一如水流,自顾自地流淌。

故事在倒着走,灰黄的色调,生活味与市井气,温温柔柔,浸入生活里,再把生活的样子一点一点拍给你看,留白似乎是对电影最好的注解,你可以有无尽的想象,还你一个最好的故事。

电影《你好,之华》剧照

这部影片的逻辑性似乎是经不起推敲的。之华拿着姐姐的邀请函在同学会上将错就错“成为”之南,虽时隔三十年,“大家矮了胖了整容了,谁还认得出谁啊”,但既然“爱了你三十年”,又怎会认不出你来,或者只是因为太想相信眼前的人是之南,尹川给自己找了一个虚晃的借口;仅仅因为不希望丈夫猜忌而完全弃用手机改为写信,“从前慢”的美好似乎少了些许现实意味;之南和尹川有一本书的故事,最后选择的人却是张超。一连串看似矛盾不合情理的线条堆积在一起,留下观众去猜测、补足和唏嘘。

与其说“观看”,不如用“体验”更合适,这部电影需要观众自己体会,沉入人物里,我也像你那样活一遍,或者说,在角色里看到自己。

“欲言未尽之体,歌之佳也”,这仍是日式的含蓄和婉转,在岩井俊二的电影里,生命往往着力轻,隐于暗涌。对于习惯了直接的矛盾冲突、强烈的感官冲击电影的观众来说,《你好,之华》可能会过于寡淡。电影里没有大悲大喜的场景,有的只是日常生活的点滴琐碎,节奏平缓而自然,将所有戏剧和张力都暗藏在平淡表面之下,静静流淌,直至土崩瓦解。一如岩井俊二所说,“想让观众有一种你在看这部电影,但是背后有另外一种内容存在的感觉。”

电影想表达的是,人要如何好好活下去,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经历了年少时的纯真情感,顺其自然“错过”之后,角色们为了彼此成全,悄悄学会了说谎,等回过头来看,与过往一一和解。

之南小心收藏着尹川写的信,内容与尹川写的唯一一本小说《之南》一模一样,尹川曾经每写完一段小说,就抄在信上寄给之南,他问睦睦:“她都看了吗?”睦睦说:“反反复复地读。”尹川最怕的是之南没有看过他为她写的《之南》,而之南反反复复地读,是为了从中得到活下去的勇气。此刻,他才放下,同生命和解。之南将毕业典礼发言稿当做遗书留给孩子,是她在生命的结尾做的最好的安排。

有善就有恶,张超在《你好,之华》里,承载的正是这残酷而深刻的一面。张超是之南命运转向的关卡,是情节逻辑上的难点,这个毁灭性的角色具有突如其来的撕裂感和戏剧感。如果不能说服观众接受这个剧烈的转折,人物的遗憾、错过、追悔一切都不会成立,整个故事就坍塌了。

与影片温柔而沉静的蓝色调相冲突的是,这场强烈转折的戏,用了红色这样的暖色系。红色代表的是一种混沌和不洁,在全片冷色调的洁净感里,红色的温暖其实是一种错觉和幻觉,就像张超闯进之南的生命一样。

这是一部再日常不过的电影,那些碎碎念、平白无实的台词,似乎只是轻描淡写讲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故事,没有对错,没有解释,没有是与非。三代人的青春,有错过,有遗憾,却也时时涌动着温暖。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谈话常常不走心,记不住别人的话,自己讲过的又再重复,其淡如水恰恰是生活的常态。

对青春的怀念并非是电影唯一的聚焦点,爱情之外,它更多地探讨了生存与死亡的意义,自我救赎与和解等深层次话题。失去母亲的晨晨在小姨家一直玩手机,好像不在意,显然没有完全领会死亡的意义,直到给姥姥按摩不小心让姥姥闪到腰,遛狗时看到死去的麻雀,以及站在门口怔怔地一句“人为什么会死啊”,突然恐惧不想再看到有人离开自己的生命。

小男孩盯着地上死去的麻雀很久,随后跌跌撞撞跑回家,打开鸟笼,小心地捧着小鸟来到天台,朝着天空的方向,将其放飞。

小尾

编辑丨作文君

来源丨网络

我们尊重原创,因无法查明原出处,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 推 荐 阅 读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扫码关注,每天都有知识干货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