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君說

每日時評!

人民網評 :傳統文化呼喚現代表達

“有底蘊”“有趣”“精美”,這是不少網友對一款在線小遊戲的評價。前不久,人民日報客戶端推出一個H5小遊戲,通過移動有部首偏旁的方塊拼漢字,將其完整連成一句古詩,就能“過關”。遊戲畫面精美、寓教於樂,讓人彷彿置身於詩人筆下的山水之間。有網友感嘆,“羨慕古人把生活過成了詩”;也有人留言,不妨多些這樣的遊戲,娛樂的同時還能得到文化薰陶,一舉兩得。

從《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到《朗讀者》《國家寶藏》,再到故宮一改過去的“嚴肅臉”變得“萌萌噠”,甲骨文手機表情包成爲鬥圖“新寵”,近年來,優秀傳統文化紛紛走出“故紙堆”,以時尚有趣的形象“飛入尋常百姓家”,給人們帶來了豐富的文化大餐,也點燃了大家對中華悠久文化、厚重歷史的熱情。

有學者認爲,傳統文化是保存先人的成就,並使繼起的後代適應社會的一種既定存在形態,它是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理性工具,傳統文化的承襲使我們成爲“真正的人”。泱泱中華,歷史悠久,文明博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可以說,中華文化對中國人的影響已經滲透到了骨髓裏。這就是文化DNA。

然而,在社會飛速發展、技術迭代升級、文明相互交融的今天,如何讓中華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機活力?故宮博物院掌門人單霽翔道出了他的祕訣,“作爲一個博物館,最重要的是要把文化資源真正地融入人們的生活”。融入生活、連接當下,這是推動傳統文化活起來的一個重要方式。無論是綜藝“愛上”詩詞,還是故宮文創產品成“爆款”,都是把準時代脈搏、洞悉社會變遷、創新表達方式,讓優秀傳統文化擁抱現代生活,做到現代化、年輕化表達,自然“圈粉”無數,潤澤心靈。

推動傳統文化活起來需要的是創造和創新能力,而不是簡單地照搬照抄甚至粗製濫造。現實中,有的地方爲製造噱頭,在城市發展中奉行“拿來主義”,花了重金卻造了“假古董”,形似神不似;有人罔顧事實戲說歷史,將其變成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或製作雷人的“穿越劇”,內容空洞、毫無營養;還有人打着所謂“迴歸傳統”的旗號,宣揚封建綱常等文化糟粕,顛覆三觀、扭曲價值。種種亂象,既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更難以讓其活起來。實踐證明,一味地粗製濫造、盲目地跟風炒作,只會讓傳統蒙羞。只有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才能激活傳統文化的“一池春水”。

指出,“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今年4月,一部3D全景聲京劇電影《蕭何月下追韓信》在日本沖繩國際電影節上征服了無數觀衆,一舉斬獲“最受歡迎的海外影片”獎。以國粹和最新電影科技“3D全景聲”相結合,將電影邏輯和京劇審美獨特地貫穿於唱唸做打之中,既展現了京劇藝術的獨特魅力,也回應了現代社會關切,因而贏得了觀衆的喜愛和認同。可見,優秀傳統文化有其獨特魅力,只要創新方式、創新表達,就能穿越時空煥發新的光彩。

《你好,之華》:其淡如水是生活的常態

作者:產娟娟

電影《你好,之華》以一場葬禮開場。黑衣,白花,靜立,鞠躬。悲傷似乎沒有隻言片語,卻不小心撞了滿懷,音樂沉鬱而迷惘,平靜告別,一如水流,自顧自地流淌。

故事在倒着走,灰黃的色調,生活味與市井氣,溫溫柔柔,浸入生活裏,再把生活的樣子一點一點拍給你看,留白似乎是對電影最好的註解,你可以有無盡的想象,還你一個最好的故事。

電影《你好,之華》劇照

這部影片的邏輯性似乎是經不起推敲的。之華拿着姐姐的邀請函在同學會上將錯就錯“成爲”之南,雖時隔三十年,“大家矮了胖了整容了,誰還認得出誰啊”,但既然“愛了你三十年”,又怎會認不出你來,或者只是因爲太想相信眼前的人是之南,尹川給自己找了一個虛晃的藉口;僅僅因爲不希望丈夫猜忌而完全棄用手機改爲寫信,“從前慢”的美好似乎少了些許現實意味;之南和尹川有一本書的故事,最後選擇的人卻是張超。一連串看似矛盾不合情理的線條堆積在一起,留下觀衆去猜測、補足和唏噓。

與其說“觀看”,不如用“體驗”更合適,這部電影需要觀衆自己體會,沉入人物裏,我也像你那樣活一遍,或者說,在角色裏看到自己。

“欲言未盡之體,歌之佳也”,這仍是日式的含蓄和婉轉,在巖井俊二的電影裏,生命往往着力輕,隱於暗湧。對於習慣了直接的矛盾衝突、強烈的感官衝擊電影的觀衆來說,《你好,之華》可能會過於寡淡。電影裏沒有大悲大喜的場景,有的只是日常生活的點滴瑣碎,節奏平緩而自然,將所有戲劇和張力都暗藏在平淡表面之下,靜靜流淌,直至土崩瓦解。一如巖井俊二所說,“想讓觀衆有一種你在看這部電影,但是背後有另外一種內容存在的感覺。”

電影想表達的是,人要如何好好活下去,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經歷了年少時的純真情感,順其自然“錯過”之後,角色們爲了彼此成全,悄悄學會了說謊,等回過頭來看,與過往一一和解。

之南小心收藏着尹川寫的信,內容與尹川寫的唯一一本小說《之南》一模一樣,尹川曾經每寫完一段小說,就抄在信上寄給之南,他問睦睦:“她都看了嗎?”睦睦說:“反反覆覆地讀。”尹川最怕的是之南沒有看過他爲她寫的《之南》,而之南反反覆覆地讀,是爲了從中得到活下去的勇氣。此刻,他才放下,同生命和解。之南將畢業典禮發言稿當做遺書留給孩子,是她在生命的結尾做的最好的安排。

有善就有惡,張超在《你好,之華》裏,承載的正是這殘酷而深刻的一面。張超是之南命運轉向的關卡,是情節邏輯上的難點,這個毀滅性的角色具有突如其來的撕裂感和戲劇感。如果不能說服觀衆接受這個劇烈的轉折,人物的遺憾、錯過、追悔一切都不會成立,整個故事就坍塌了。

與影片溫柔而沉靜的藍色調相沖突的是,這場強烈轉折的戲,用了紅色這樣的暖色系。紅色代表的是一種混沌和不潔,在全片冷色調的潔淨感裏,紅色的溫暖其實是一種錯覺和幻覺,就像張超闖進之南的生命一樣。

這是一部再日常不過的電影,那些碎碎念、平白無實的臺詞,似乎只是輕描淡寫講了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故事,沒有對錯,沒有解釋,沒有是與非。三代人的青春,有錯過,有遺憾,卻也時時湧動着溫暖。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談話常常不走心,記不住別人的話,自己講過的又再重複,其淡如水恰恰是生活的常態。

對青春的懷念並非是電影唯一的聚焦點,愛情之外,它更多地探討了生存與死亡的意義,自我救贖與和解等深層次話題。失去母親的晨晨在小姨家一直玩手機,好像不在意,顯然沒有完全領會死亡的意義,直到給姥姥按摩不小心讓姥姥閃到腰,遛狗時看到死去的麻雀,以及站在門口怔怔地一句“人爲什麼會死啊”,突然恐懼不想再看到有人離開自己的生命。

小男孩盯着地上死去的麻雀很久,隨後跌跌撞撞跑回家,打開鳥籠,小心地捧着小鳥來到天台,朝着天空的方向,將其放飛。

小尾

編輯丨作文君

來源丨網絡

我們尊重原創,因無法查明原出處,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繫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

— 推 薦 閱 讀 —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全文)

掃碼關注,每天都有知識乾貨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