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韓徵

近日,梨視頻的暗訪視頻爆出安徽合肥槓崗香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劣質調料包。該公司生產條件髒亂差,食品原料也不合格,卻實現日銷40萬份,主要用於外賣。對此,合肥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通報稱,正在對涉事企業進行全面檢查,對在庫的食品原料和成品,進行全面抽樣送檢。涉事企業也已主動要求停產自查。

日銷40萬份,這個數字很可怕,意味着什麼,小馬飛刀都不敢往深處想。

過去我們常說,民以食爲天,而現在或許是“以外賣爲天”。《2017中國外賣發展研究報告》就顯示,基於互聯網的外賣平臺整體月活躍用戶超過8000萬。但是,無數事實告訴我們,自從食品外賣誕生之日起,食品安全問題就與外賣行業如影隨形。從小作坊的“髒亂差”,到黑作坊的無證經營,再到食品的質量問題,外賣行業經受了一輪又一輪的質疑,也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整改。舉個例子,許多人以爲喫到嘴裏的外賣,是現場加工的,真是這樣的嗎?很多真的是現場加工的,但也可能是半年前就做好的速食餐包,通過各種保鮮手段和添加劑保存。商家一般只需要通過微波爐或熱水浸泡的方式加熱菜餚包,就可以直接打包送到你的手上。這不是小馬飛刀在這裏胡說,很多媒體都報道過,只不過公衆不太關注,或者天真地以爲,自己喫到的那一份絕對是沒問題的。

當然,對於存在的問題,職能部門也一直在努力,從網絡食品經營寫進《食品安全法》,到《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爲查處辦法》實施,再到《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頒佈,應該說,要求在加大,監管在趨嚴。但是嚴管之下,問題依舊很多,這就值得好好研究研究。再舉個例子,我國現行法律法規並沒有禁止餐飲服務提供者對預包裝冷藏冷凍膳食進行復熱的規定,那麼我們能不能要求商家在自己的商品上標註“方便速成快餐料理包”的字樣,把知情權和選擇權交給消費者;還有,消費者能不能通過外賣軟件看到店家後廚的情況,也如同實體店那樣來個明廚亮竈……

保障食品安全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要知道,“舌尖上的威脅”離得越近,人們的憂慮就會越大。良好消費環境的形成,來自監管和自治的並重,促進網絡餐飲服務質量安全水平的提升,關係到千家萬戶。因此全社會共同努力,建成多位一體的監督大網,找出威脅網絡餐飲安全的因素,對違法違規行爲保持嚴懲重處高壓態勢,這樣才能讓消費者喫得放心、喫得開心。小馬飛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