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報都是A股炒作高送轉的高峯期,而今年的劇情格外巧合。

  先說說公佈了年度高送轉方案的兩隻股票:

  正業科技:21日晚間,正業科技發佈一份業績預告,預計利潤在2.17億-2.77億元之間,同時公佈一份高送轉分紅方案,擬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4.2元,同時每10股轉增9.5股。今日(11月22日)開盤,正業科技一字漲停。

  正元智慧:就在上週,正元智慧發佈了2018年首份年報高送轉預案,擬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5元,同時每10股轉增9股。隨後,正元智慧連續四個漲停。

  巧合的是,今年前兩家高送轉公司的十大流通股東中都出現了同一個人的名字—“牛散”陳海華。而三季報顯示,陳海華只進了2只股票的十大流通股東,就是正元智慧和正業科技,而兩隻都高送轉,即陳海華押中高送轉的概率爲100%,可謂伏擊高送轉牛人。

  值得注意的是,陳海華三季度從很多股票的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消失,唯獨留在正業科技和正元智慧裏。

  此外,21日與正業科技一同發佈高送轉還有漢邦高科,無獨有偶,漢邦高科今日也一字漲停。

  截至目前,三隻發佈高送轉的公司均爲創業板公司,並且全部都在次日一字漲停,A股高送轉炒作又死灰復燃了?

  炒作高送轉,早就不斷被詬病,本質上就是把一張100元的鈔票換成兩張50元的,可偏偏時常吸引炒作資金,世嘉科技董祕就對投資者“以誠相待”。

  

  截至目前,正元智慧和正業科技均已經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要求他們說明是否存在炒作股價的情形。

  

  

神祕牛散押中兩隻高送轉

  牛散,在股票市場,是一類頗爲神祕的人羣。他們有的從普通散戶一路發展到億萬身家, 有的則隱藏身份默默潛伏,但是在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東名單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甚至同時佈局多家公司。

  近日,隨着兩家上市公司發佈高送轉公告,都有一位伏擊高送轉的牛散——陳海華的名字在列。

  21日晚間,正業科技發佈一份業績預告,預計利潤在2.17億-2.77億元之間,同比增長10%-40%,同時公佈一份高送轉分紅方案。

  分配議案爲,擬以截止2018年12月31日的總股本爲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4.2元(含稅),同時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9.5股。今日開盤,正業科技一字漲停。

  而就在上週,正元智慧發佈了2018年首份年報高送轉預案,擬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5元,同時每10股轉增9股。隨後,正元智慧連續四個漲停。

  值得注意的是,兩家高送轉公司的十大流通股東中都出現了同一個人的名字—“牛散”陳海華。

  三季報數據顯示,陳海華持有正元智慧133.2萬股,爲第八大流通股東;持有正業科技238.5萬股,爲第七大流通股東。值得注意的是,陳海華均是在二季報時候進入兩隻股票的十大流通股,三季報加倉了46.77萬股的正業科技,使得其持股從191.73萬股升至238.5萬股。

  巧合的是,三季報顯示,陳海華一共只進入2只股票的十大流通股東,然而2只居然都高送轉,押中概率100%。

  由於正業科技的建倉成本較高,但三季度有加倉,加上近一週漲幅達到22.59%,其持倉如果沒賣出應該已經盈利。而正元智慧或讓陳海華大賺一筆,如果沒有賣出的話,正元智慧近兩個月漲幅高達60%,相較其建倉成本,至少賺30%以上。

  

  

  陳海華可謂伏擊高送轉的牛人。再來看,2017年三季度,陳海華一次性買入了163.6萬股的杭州高新股票,新進爲杭州高新的第一大流通股東,可謂大手筆。2017年年報時,陳海華仍是第一大流通股東。

  2018年1月5日,杭州高新實際控制人高長虹先生提交2017年度分紅預案,擬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1.5元(含稅),同時以資本公積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9股。

  高送轉再次被陳海華押中,然而市場並不買單,緊接着的一個交易日杭州高新雖然觸及漲停但隨後回落,接下來的幾個交易日則大幅下挫。鎩羽而歸的陳海華,一季報時持倉只剩下57.9萬股,二季報則完全退出十大流通股東。

  在杭州高新上,陳海華雖然押中高送轉,但從其建倉股價表現看,不但沒有賺到錢,甚至虧損斬倉出局。

  能夠屢屢押中高送轉,不得不說陳海華的操作可謂犀利。

  其實,過往A股也湧現出不少爲人熟知的牛散,比如劉芳、章建平、趙建平、吳鳴霄、黃木順、劉益謙、周軍等,他們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操作手法。如今還有一些人活躍在市場上,但一部分早已退出市場。

  

高送轉炒作死灰復燃?

  21日與正業科技一同發佈高送轉還有漢邦高科。

  漢邦高科預計,2018年度利潤在7000萬-8300萬元之間,同比增長45%-75%之間。同時也公佈了高送轉分配議案,擬以公司2018年12月31日總股本爲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0.7元(含稅),同時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8股。

  與正業科技一樣,漢邦高科今日也一字漲停。截至目前,三隻發佈高送轉的公司均爲創業板公司,並且全部都在次日一字漲停。顯然,過去屢試不爽的高送轉炒作再度歸來。

  然而監管也明顯加強了高送轉的關注。11月14日晚間,正元智慧發佈了高送轉, 11月16日,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就發佈了關注函,要求其說明提前披露利潤分配預案的原因,是否存在炒作股價的情形。

  而21日晚間,正業科技發佈高送轉,今日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就對正業科技也發佈了關注函。關注函稱,截至2018年11月15日,公司控股股東股份質押比例高達 99%,且公司部分員工的股權激勵限制性股票已於2018年10月28日屆滿。請說明公司此時籌劃利潤分配事項是否存在配合股東減持、炒作股價的情形。

  炒作高送轉一直是A股過去屢試不爽的套路。在2016年度的分紅送轉預案中,每10股最高轉增到了30股,不少股票開始藉機輪番表演。

  2017年4月,證監會主席劉士餘批評, 上市公司不要參與金融亂象,大部分是好的,是珍珠,但有的財務造假,什麼“10送30”全世界都沒有,必須列入重點監管。

  在監管部門多次表態將對上市公司送轉行爲採取重點關注的背景下,2017年上市公司年報推出送轉預案時變得更加謹慎,“高送轉”出現降溫態勢。

  據統計,2017年41家10送轉10以上公司,有17家企業收到交易所的問詢函或關注函,要求上市公司說明高送轉的合理性、預案形成過程,以及後續解禁股的減持計劃。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