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小苏

正是这种敏感性,使儿童以一种特有的强烈愿望接触外部世界。在这一时期,他们能轻松地学会每样事情,对一切都充满着活力和激情。

—— 玛利亚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指出,“运动的发展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它遵循生物规律,另一方面它与人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而这两种方式又都依赖于肌肉的使用。

对儿童进行研究,我们必须遵循两条发展路线,一条是手的发展,另一条是走路或者是保持平衡方面的发展。”因此,动作的敏感期主要是指手和行走的敏感期。

在蒙台梭利看来,从出生到四岁,这个时期是儿童动作发展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期间,儿童喜欢活动,并逐渐从不自由、需要帮助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如果能在这一时期完全熟练某一动作,不仅对身体、对精神的正常发展有所帮助,甚至对儿童的人格形成也有影响”,并持续影响以后的发展。

反之,如果这一时期缺乏运动,就要导致儿童对运动缺乏自信、性格上缺乏协调性和精神上的不满足。儿童通过运动而发展,这种发展既依靠心理因素,也依靠生理因素。运动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也能激发勇气和自信,它对心理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婴儿在六个月时,可以在别人的帮助下坐起来。一岁时,可在别人的帮助下走。两岁时,已能行走自如,可以稳稳地跑。

行走标志着儿童向独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时“儿童的自由独立已经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状态,是成长的必然结果,是自然赋予了儿童独立的能力,是自然帮助儿童获得了自由。”

婴儿刚出生时,会本能地表现出抓握反射。十个月大时,会表现出重复练习的需要。“他们会不停地打开或关上抽屉或盒子等东西;拿出橱柜中的衣服;把瓶塞从瓶子中拿出来;把篮子中的小东西弄得满地都是,然后又把它们装回去。

通过这些活动,儿童对自己手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了。”一岁半时,已能用手举事物。两岁时,已比较灵活,能从事某些简单的“工作”。

蒙台梭利认为,处于动作敏感期的儿童具有动作发展的需求。他们需要行走、抓握,以显示他们自身已具备的能量。而成人却总是给儿童以“自卑感”,他们把婴儿放在学步车里,把婴儿的双手用厚厚的衣服包裹,将婴儿的软弱夸大到极致。

但实际上,儿童的某些能力必须在特定的时期和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否则就会失去发展的可能。两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行走,成人应提供给儿童充分运动的环境,使其肢体动作准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

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蒙台梭利则更强调小肌肉的练习,也就是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训练,这不仅能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还能促进儿童智能的发展。此外,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常儿童动作发展的差异主要是由后天的教育训练造成的。

因此,成人应注意把握儿童运动的敏感期,最大程度地促进儿童动作的发展。

推荐阅读:

儿童敏感期究竟有哪些教育价值? | 带你了解儿童敏感期(1)

儿童敏感期的一般特征 | 带你了解儿童敏感期(2)

儿童敏感期的相关信息科普 | 带你了解儿童敏感期(3)

想要捕捉儿童敏感期,家长可以做这些 | 带你了解儿童敏感期(4)

儿童敏感期密码,你能解开答案吗? | 带你了解儿童敏感期(5)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