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十七個“世界慢阻肺日”

什麼是“慢阻肺”?

小編今天也是第一次聽說

今天咱們就一起學習一下關於“慢阻肺”的知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疾病,主要是由於吸菸等原因引起氣道狹窄或肺氣腫等結構改變,導致呼吸氣流受阻,感到呼吸費力或透不上氣,臨牀表現爲長期反覆咳嗽、咳痰和喘息,久而久之將演變成肺心病,最後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統。每年11月第三週的週三爲世界慢阻肺日。人們常說的“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就屬於這個範疇。

爲了讓大衆瞭解“慢阻肺”,今天上午,文山州人民醫院呼吸內科的醫護人員在門診大樓門前開展了主題爲“早防早治,始終不晚”義診活動,向來訪羣衆發放慢阻肺疾病管理手冊,爲諮詢羣衆仔細講解得了慢阻肺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怎樣纔能有效地預防急性加重?怎樣有效地維持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質量?並提供羣衆聽診、測血壓等服務,受到了羣衆的一致好評。

肺心病是世界上發病率居第四位,死亡率第三位的疾病。目前,慢阻肺仍是一種不能被治癒的疾病,但慢阻肺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

得了慢阻肺會有哪些症狀?

慢性咳嗽:疾病早期,咳嗽只是偶然發生,早晨比較重,以後早晚或整日都有咳嗽,但夜間咳嗽並不明顯;

咳痰:患者在咳嗽後,通常會咳少量的黏液性的痰,當發生感染時,痰量會增多,常有膿性痰;

氣短或呼吸困難:這是慢阻肺的標誌性症狀,早期僅在體力勞動時出現,後期則逐漸加重,日常活動甚至休息時也會感到氣短;

喘息和胸悶;

此外,長期肺功能下降可能引發全身性症狀。對於病情較重的患者,由於實際工作中的呼吸困難或身體虛弱無法進食會導致患者食慾減退和體重下降。同時,疾病症狀的痛苦會導致患者精神抑鬱和(或)焦慮等等。

雖然慢阻肺尚不能治癒,但大家可以通過疾病的自我管理有效實現控制症狀,預防急性加重,清楚瞭解如何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管理慢阻肺至關重要!做好慢阻肺的日常管理,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開始:

戒菸-越快越好

長期吸菸是引發慢阻肺的主要原因,近七成慢用慢阻肺患者的患病和吸菸有關。

我國項研究資料顯示, 吸菸人羣慢阻肺患病率爲13.2%,顯著高於不吸菸人羣。長期吸菸的年齡越早,吸菸量越大,患病可能性越高。還有研究表明,如果能夠及時戒菸,慢阻肺的發生率可以減少80%-90%。

堅持治療

在慢阻肺的穩定期,醫生會綜合評估您的疾病情況,爲你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您需要遵囑進行長期的規律治療。如果出現明顯的藥物不良反應和急性加重,也需要醫生爲您重新制定治療方案。

自我監測 定期隨訪

慢阻肺是慢性進展性疾病,爲了更好地控制病情,除了堅持長期規律的治療外,還需遵照醫囑,堅持定期到醫院進行隨訪。例如:每3個月到醫院隨訪一次,進行CAT,6分鐘步行距離測試等檢查,並在6個月時進行肺功能的檢查,以便讓自己和醫生更好地瞭解病情。

本臺:肖琦 謝思思

編輯:張海藍劉虹

製作:陸軍 馮明蘭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