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偉邦科技 從電梯的“講解員”到“連接者”

    偉邦科技電梯監控系統在寫字樓電梯上應用。受訪企業供圖

    客人登門,主人通過微信小程序生成一定時效內可用的二維碼,發送給客人。客人拿着這個二維碼,無需主人出門帶領,便能通過小區門禁、停車場門禁和電梯門禁,一路暢通到達目的地。

    通過智能控制系統,使小區內的各個門禁設備實現互聯,這是佛山市偉邦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偉邦科技”)正在開發的項目。成立10餘年,偉邦科技通過開發電梯物聯網智能監控系統,成功實現電梯運行信號採集和運行數據分析,成爲電梯的“連接者”。

    目前,偉邦科技已成爲包括日立、迅達、通力等全球七大跨國電梯廠商以及國內大部分電梯廠商的供應商,並藉此將其產品安裝在廣州、深圳、天津等地的“第一高樓”,以及全國數千個標誌性甲級寫字樓、五星級賓館、高檔住宅小區等,在全國的市場佔有率超30%。

    ●林東雲 葉潔純

    開發人機交互系統叩開一線品牌大門

    在偉邦科技的產品展示廳內,陳列着企業從誕生至今的幾乎每一款產品。左側角落處,一個帶有水龍頭的洗手盆,與滿室具有科技感的產品似乎格格不入。這是偉邦科技“元老級”產品,一款依靠自動感應出水的水龍頭。

    自動感應水龍頭爲偉邦科技埋下了智能控制的基因。“雖然這一款水龍頭已經不再生產,但是自動感應技術延用到了日後的產品當中。”偉邦科技講解員介紹,以自動感應水龍頭起步,偉邦科技逐漸向鏡子內嵌電視、浴室防水電視領域拓展。

    隨後,偉邦科技又“機緣巧合”地打入電梯液晶層顯器市場。偉邦科技董事長潘偉欣回憶,當年,華南地區最大的電梯生產企業——日立希望能開發出一款帶有液晶顯示屏的電梯,但最初由國外廠商提供的解決方案開價過高,爲了降低成本,日立開始尋找本地的生產商,偉邦科技抓住了機會。

    抓住契機僅是開始,日資企業對產品品質的嚴苛超出想象。“與日立的合作中,一個新產品從研發到應用最快也要一年,其中產品的認證環節至少要經過半年時間。”潘偉欣說,但正是這份嚴苛“培養”了偉邦科技。

    起初,偉邦科技僅生產用於顯示電梯所在樓層的層顯器。隨着研發的深入,開始切入電梯人機交互系統領域,推出電梯液晶召喚箱和電梯一體化操作箱等產品。從“顯示”電梯運行狀態,到“操縱”電梯運行狀態,後者需要更深入地介入電梯運行系統。

    “電梯人機界面如果不介入電梯系統,就可能出現人機互動不穩定的情況。但在介入電梯系統的同時又絕對不能對電梯的運行產生任何的干擾。”潘偉欣說,偉邦科技克服了重重難關,終於達到了安全性和穩定性的雙重標準。

    在經歷了日立的重重考驗後,偉邦科技的產品也迅速獲得了其他知名電梯廠商的認可,開始在全國標誌性建築中亮相。如廣州第一高樓“廣州東塔”,深圳第一高樓“深圳平安中心”等。

    佈局智能電梯推出“刷臉”功能

    市場在拓展,技術也在不斷進步。近年來,“刷臉”成爲熱議詞,刷臉技術開始不斷地應用於政務、商業領域。事實上,早在蘋果公司推出“刷臉”開機之前,偉邦科技就已經在電梯上實現了“刷臉”乘梯。

    在辦公大樓的電梯門口,訪客面對着電梯顯示屏,攝像頭識別出人臉,進行分析後與儲存的圖像信息進行比對,符合即可繼續操作,不符合則紋絲不動。“刷臉”技術使電梯運行更加智能化。

    “未來,電梯還會識別出你所在的樓層,並且給你推薦最快的電梯路線。”潘偉欣說。工作日上下班時間往往是辦公大樓電梯的運行高峯期,通過大數據運算,可以合理分配人流,提高電梯的運行效率。

    對於住宅區而言,“刷臉”乘梯也給社區管理帶來了便利性和安全性。在天津某公租房,原本規定住一千人,但實際居住遠大於規定數目,並且存在轉租現象,管理困難。“引入‘刷臉’乘梯後,只有通過系統識別才能乘梯,管理方便了很多,也更加安全了。”潘偉欣說。

    此外,刷二維碼乘梯也越來越普遍,“通過微信小程序,就能生成一定時效內可用的乘梯二維碼。”潘偉欣拿着手機演示,這個二維碼不僅可以自己乘梯使用,還可以發送給訪客,訪客憑藉二維碼乘梯,不需要主人下樓,也不需要保安帶領。

    緊跟科技發展潮流,語音識別、聲紋識別等AI新技術也在偉邦科技的研發中心不斷進行技術開發和升級,預計不久將推向市場。

    “我們是直接拿着芯片進行深度開發,因此在技術更新上就能快人一步。”潘偉欣說,“無論是硬件設計還是軟件開發,偉邦科技都堅持自己開發底層基礎,甚至電路板上集成電路等元器件的SMT貼片(表面組裝技術貼片)生產都是自己完成。”

    大數據賦能電梯監控“梯聯網”打造“智慧通行”

    除了在人機互聯上越來越深入,在機與機的互聯上,偉邦科技也在不斷尋求突破。特定區域內的層顯器和電梯操縱箱,都可以通過統一的系統進行監控管理。“將電梯人機界面的開發延伸至電梯監控系統。”潘偉欣說。

    在偉邦科技展示廳內一角,顯示着虛擬的“偉邦科技小區”的電梯情況。電梯所在位置、品牌、型號、運行情況等,在大屏幕中實時顯示,一旦出現問題,可立即得到精準解決。

    “可能乘客還沒感知到電梯狀況,監控系統就已經收到了。”潘偉欣說。偉邦科技正從電梯的“講解員”轉變爲電梯的“連接者”。而這種連接還將延伸到更多的設備。在潘偉欣的構想中,未來,小區門禁、停車場門禁、電梯門禁等設備都將實現互聯,訪客只需一個二維碼就可以成功造訪目的地。

    此外,大數據的使用將賦予電梯系統更多的能力。每部電梯都有限定使用次數,系統對電梯使用次數進行記錄,在接近限定使用次數的時候,及時提醒更換相關零部件或者進行維修,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大數據和人臉識別系統的結合則爲電梯帶來了更多的商機。“通過人臉識別系統,可以獲知乘坐這部電梯的人羣的年齡段、性別比等,再結合周邊消費情況,實現廣告的精準投放。”潘偉欣說。

    在潘偉欣看來,5G時代的到來,將推動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可視化對講、即時通信也會越來越便利,而這些也將助推“梯聯網”的發展。應對這一變化的關鍵還是要具備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

    爲此,偉邦科技不僅設立了廣東省電梯智能人機交互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還作爲華南理工大學產學研基地,與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共建“嵌入式技術實驗室”,規定每年安排技術中心的研發經費不低於銷售收入6%。

    █觀察眼

    奉“最嚴苛”的客戶爲上賓

    2004年,偉邦科技研發製造的電梯人機界面通過日立在廣州中泰國際廣場正式亮相,剛成立不久的偉邦科技,也成爲獲得日立認可的供應商。

    打開了日立的大門,三菱、富士達、瑞士迅達、美國奧的斯、芬蘭通力等多家國際一線知名電梯廠商的供應商也接踵而至。

    “我們是從最高端的產品逐步向下延伸產品線。”潘偉欣說。從最難的客戶開始攻克,在苛刻的要求下煉就了真本領後,偉邦科技在電梯市場幾乎所向披靡。

    不管是哪個行業,奉“最嚴苛”的客戶爲上賓,對標最嚴苛的標準,總是企業不斷進步的法門。相比一些小廠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從粗糙到精益製造的躍遷之路,偉邦科技一開始就站上了技術、品質制高點,直接敲開了行業龍頭的大門。

    2004年,來自日立的“第一筆訂單”就已經奠定了偉邦電梯的行業地位。如今偉邦科技成爲全球品牌電梯七強供應商,被評爲南海區“隱形冠軍”。業內流行着一句話,哪裏有品牌電梯,哪裏就有偉邦科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