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徒慧辰“慨然于师志之未就”,“继其衣钵”, 从道光八年(1828年)经近三十年艰辛创业,蓄积财力,尽其所有,后期工程由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再度动工,到咸丰八年(1858年)告竣,先后建成佛殿六楹,廊房六间,以及门宇墙垣,整座寺院焕然一新。清康熙年间,县宰于成龙以“海盗故”曾焚其庵,后复捐资重修,传至临济宗八代住僧智元该寺已废。

作者:何宗禹

石臼坨岛上的朝阳庵,又名观音庵。原寺庙为临济宗僧人显光上人于明万历初始建。清康熙年间,县宰于成龙以“海盗故”曾焚其庵,后复捐资重修,传至临济宗八代住僧智元该寺已废。为重修此祠宇,智元率僧众“自摅其力,播植艺获”,积铢累寸,蓄攒资金。时经六十年,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启动前期工程,费千金创修佛殿两楹。又经三十余年,积蓄充实,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准备继建未尽工程,时遭恶徒慧林“抢劫之变”,资金被掠。后经官府查明,慧林被枷杖递籍还俗,智元僧相继示寂。其徒慧辰“慨然于师志之未就”,“继其衣钵”, 从道光八年(1828年)经近三十年艰辛创业,蓄积财力,尽其所有,后期工程由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再度动工,到咸丰八年(1858年)告竣,先后建成佛殿六楹,廊房六间,以及门宇墙垣,整座寺院焕然一新。时年流逝,风雨沧桑,时至清末,该寺荒废,仅存遗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