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漢打造長江中上游最大鐵水聯運樞紐

11月19日,爲全面加快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建設,陽邏平江大道已拓寬至雙向十車道,其中4條爲集裝箱專用車道 長江日報記者苗劍 攝

19日,陽邏港疏港專用路——平江大道改造完工投入使用。這是武漢市首條多功能道路,大大提升陽邏港的疏港功能。

平江大道改造工程南接陽邏老城區陽光大道,北連漢施公路,長約5.05公里,是陽邏通行市區及武漢通往黃岡的主要幹道,也是陽邏集裝箱港區進出港貨物的必經之路。由於當初道路設計等級偏低,道路狹窄,加上集裝箱卡車等重載貨車流量相當大,路面破損嚴重,少數路段還出現沉降現象。

長江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改造後開通的平江大道系高等瀝青路面,共有10條車道,其中4條車道專門用隔離欄杆封閉,裏側都是供集裝箱卡車通行的專用通道,各種集裝箱卡車來往井然有序。

陽邏港是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的核心功能區。平江大道目前是集裝箱卡車進出港區的唯一通道,但又是城市道路,交通狀況較爲複雜。近年來,陽邏港集裝箱吞吐量逐年上揚,2013年爲86萬標箱,2016年爲112萬標箱,今年有望達到145萬標箱。

改造後的平江大道由原來的24米拓寬到50米,車道由6條增至10條。以隔離欄杆形式對港區側4個車道進行封閉管理,作爲陽邏港區作業碼頭連通鐵水聯運一期工程的集裝箱卡車專用通道,其餘6個車道滿足社會車輛正常通行需要。

平江大道改造後投入使用,標誌着陽邏港迎來首條集裝箱專用通道,將鐵水聯運基地、陽邏保稅園區、長江中上游最大的集裝箱碼頭有機融爲一體,真正打通了鐵水聯運“最後一公里”,使轉運效率大幅提升,短駁成本明顯降低,實現了強化交通安全、降低物流成本、保障社會通行、美化靚化港區的“四重功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