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學開展的聯盟教研活動中,王祥副校長結合自己的成長和在外學習的經歷,與在座的老師們分享了自己的所見所聞與所思所悟,還對學校的內涵、課程、科研建設發展及年輕人的成長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基於存在的諸多困難,在仇集的中、小學及幼兒園三位校園長不謀而合,決定爲青年教師搭建平臺——開展三校教研聯盟“青年夜校半月談”活動。

【江蘇消息】“今晚的收穫滿滿的!真是勝讀十年書啊!”青年教師徐娟一臉興奮的向周圍同伴分享着自己的心情。

“工作十幾年來,這樣的集體學習太難得了,它不僅增加了三校之間的感情,像一個大家庭充滿了溫暖,也讓我們年輕教師找到了前進的動力與方向。”來自安徽蕪湖現已紮根仇集教育的徐海江老師在頻頻點贊。

“下一次該我講了,你們需要什麼樣的主題?”王芳老師邊走邊問同行的年輕教師。

……

近日,在仇集的中、小學及幼兒園裏,大家談論最多的就是每半個月一次的三校教研聯盟活動。

仇集,位於盱眙西南——蘇皖交界處,距縣城38公里,境內多山相環。由於經濟、文化、交通、信息等相對較爲滯後,留守兒童多,教育教學難度大,教師自我學習條件不足等諸多因素,導致很多青年教師不能靜心教學,對教育理想追求動力不足……而青年教師是學校發展的最大資本與後勁,如果沒有火種,哪來星火燎原?基於存在的諸多困難,在仇集的中、小學及幼兒園三位校園長不謀而合,決定爲青年教師搭建平臺——開展三校教研聯盟“青年夜校半月談”活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跨校互動,以學習交流的方式,讓每位教師都能找到自我提升的階梯,探尋到成長之路,用未來可期點燃他們的教育夢想之燈!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教學的科研化,科研的教學化,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是實現“經驗型”向“科研型”、“專家型”教師轉化的最佳途徑。一直致力於課題與教學研究的小學趙長勝校長,身先士卒,率先垂範,第一課就爲三校的青年教師們作了一個課題研究的主題講座。趙校長結合衆多實例,娓娓道來,語言幽默風趣,剖析細緻入微,一改年輕教師對課題研究高深莫測的認識,徹底消除了畏懼感。在互動過程中,很多年輕老師向趙校長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困惑:有關於課堂教學的,有關於留守兒童關愛的,有關於人生夢想的……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

在中學開展的聯盟教研活動中,王祥副校長結合自己的成長和在外學習的經歷,與在座的老師們分享了自己的所見所聞與所思所悟,還對學校的內涵、課程、科研建設發展及年輕人的成長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前瞻性的視角,高屋建瓴的闡釋,不僅開拓了大家的視野,轉換了理念,他自身的成長經歷也激發了年輕教師努力的激情。他們深切的感受到這種學習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幸福。

除了輪流“坐莊”的講座之外,還有沐浴書香,爲精神“補鈣”的“讀書沙龍”;我寫我思,讓思想碰撞的小論文交流等。

大山裏的校園,因一羣充滿教育夢想的年輕人、如火如荼的一期期跨校聯盟教研活動,讓這個冬天顯得格外的溫暖,這樣的夜晚變得尤其明亮。大山夜校,在悄悄點亮教育夢想之燈!三座校園裏的年輕人已行走在陽光明媚的春天裏,他們與春天有一個美麗的“約會”——爲自己,也爲留守山娃的成長譜寫最精彩的華章! (供稿:王亞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