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固體飲料當特醫奶粉開進“處方”,湖南郴州一醫院6人受處分)

湖南郴州市寶媽李女士和同事彭女士怎麼也沒想到,她們依照湖南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開的“處方”,從醫院購買的奶粉,居然是並不能保證嬰兒營養的固體飲料。

澎湃新聞發現,李女士和彭女士刷醫保卡從醫院購買的這款“舒兒呔氨基酸配方粉” (以下簡稱:舒兒呔)生產廠家,正是《人民日報》今年7月披露的“假配方奶粉”生產廠家山東梵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並無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奶粉生產資質,且該公司曾於今年5月起四次下達不合格食品召回通知。

李女士在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購買的舒兒呔氨基酸配方粉。本文圖片 當事人提供

12月25日,湖南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回應澎湃新聞稱,“舒兒呔”郴州經銷商私自印製了題爲“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處方箋”、落款爲“便民藥房”、內容爲舒兒呔各品種配方粉的便籤紙放置於科室。相關醫生未覈實便籤紙來源,便將舒兒呔推薦給患者。

爲此,醫院以“履職不力、工作失職”爲由,對醫院藥學部、兒保科、兒童消化內科6人進行書面檢查、誡勉處理、批評教育、責令公開檢討等處分。同時,醫院的便民藥房也已關停。

12月26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主要負責人來到李女士和彭女士所在單位,當面致歉。

牛奶過敏寶寶需用特醫奶粉

2018年10月,李女士的寶寶8個月大時出現腹瀉,反反覆覆不見好轉,且還有咳嗽發燒的症狀。她帶孩子到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院(兒童醫院)做過敏原測試,發現孩子牛奶高度過敏(+3級)。

醫生陳雪梅遂給孩子開了處方,處方有幾種治療腹瀉的藥品和一張抬頭爲“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處方筏”,落款“便民藥房”的單子。醫生在該單子上“舒兒呔氨基酸配方粉”劃線。並要求喫6個月後再複查。

在兒童醫院住院部的一樓便民藥房,李女士刷醫保卡買了舒兒呔氨基酸配方粉。

“普通奶粉800-900克,三百多元一罐,就是很高端的奶粉了。而這個,一罐只有400克,還要348元。買一罐只能喝三天不到。”李女士說,“但爲了孩子,我肯定要聽醫生的。”

隨後,李女士又在住院部的便民藥房買了四次奶粉。截止到今年2月24日,李女士一共在醫院購買了12815元的舒兒呔配方粉。

其間,孩子的過敏症狀並沒減退,李女士又換了舒兒呔的另一款奶粉——舒兒呔深度水解奶粉。但是喝過2罐後,仍有過敏症狀。

與此同時,今年2月23日,李女士同事彭女士5個多月的寶寶也因睡眠不好、溼疹不斷,去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醫院兒保科就診。

彭女士告訴澎湃新聞,孩子曾在月子裏時查出牛奶過敏(+2級),一直喝愛他美的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兒保科醫生建議她將正在餵養的奶粉換成舒兒呔氨基酸配方粉,“在便民藥房就可以買”。

2月26日,孩子又腹瀉,彭女士去北院(兒童醫院)消化內科就診。在這裏,給李女士孩子看病的陳雪梅醫生,也給彭女士也推薦了舒兒呔氨基酸配方粉。隨後,兒保科醫生劉澤英爲彭女士開具了處方單,指定在醫院便民藥房購買舒兒呔,也是餵養六個月後複查。

醫生給彭女士開的舒兒呔配方粉“處方單” 。

在便民醫院,彭女士購買了30罐舒兒呔,消費金額10440元。

喝醫囑奶粉後過敏無改觀

彭女士對澎湃新聞說,服用舒兒呔氨基酸配方粉後,孩子睡眠和溼疹問題更加嚴重,而且身體腹部以下出現大面積膚色不均。她又前往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保科問診,醫生要求服舒兒呔氨基酸配方奶粉滿六個月以後再複查。

彭女士再次去醫院便民藥房購買,被告知缺貨,無法購買。彭女士先後在當地的多樂寶貝母嬰店購買了3罐(消費954元)、在貝貝樂母嬰店購買了2罐(消費596元)同樣的氨基酸奶粉。

李女士在醫院“缺貨”後,今年5月從母嬰店購買的舒兒呔奶粉出現“固體飲料”字樣。

李女士也遇到幾次便民藥房沒貨,她也從多樂寶貝購買了8罐(消費2544元),金寶寶母嬰店購買了34罐(消費9569元)醫生指定的同款奶粉。

與此同時,兩人均發現孩子的過敏症狀並未改善,且身高體重的增加嚴重滯後。

李女士記錄的孩子成長曲線顯示,孩子8個月至1歲8個月喝舒兒呔期間,“體重從18斤增加爲20斤不到,僅增加了不到2斤,其中有個月出現負增長。好好的孩子,越養越瘦。”

李女士的孩子2018年10月19日就診時做了食物檢測,牛奶檢測值爲“404.8”,分級爲“+3”,屬於不耐受牛奶,對牛奶重度敏感,屬於應當“忌食”牛奶。喝舒兒呔奶粉一年多後,2019年12月2日,李女士孩子的牛奶檢測值爲“312.43”,仍然分級爲“+3”,對牛奶不耐受。

李女士今年12月,在寶寶喫舒兒呔一年多後檢測,牛奶過敏仍然+3級。

彭女士的孩子,從今年2月的中度牛奶敏感(108.09,+2),喝舒兒呔7個月後,9月22日再次測試發現,牛奶的檢測值增加到“255.05”,屬於“+3”級,即高度敏感。

李女士和彭女士都不理解,爲何按照“醫囑”買的奶粉,寶寶過敏仍無改觀。

特醫奶粉廠家不具備生產配方粉資質

直至今年9月,李女士和彭女士偶然看到一條新聞時才找到答案,舒兒呔廠家山東梵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並無生產奶粉的資質。

澎湃新聞注意到,《人民日報》今年7月29日以《假配方粉是怎樣流進市場的》爲題刊發報道,記者輾轉四省五市,追蹤雅樂迪適度水解蛋白配方粉。報道稱,雅樂迪的“配方奶粉”稱可以爲牛奶過敏寶寶提供營養支持,但食用後寶寶過敏症狀並無太大改善。而雅樂迪的生產企業爲山東梵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報道稱,梵和公司位於山東煙臺棲霞市臧家莊鎮,棲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孫振會表示:“梵和公司不具備生產配方粉的資質。”

報道中提到,固體飲料國家標準除對蛋白質含量做出要求外,對於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基本營養物質沒有任何規定。普通奶粉以及嬰兒配方食品的國家標準,均對蛋白質、脂肪等營養成分做了詳細規定。特別是嬰幼兒配方粉,還需要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批通過後才能生產和銷售。

而像李女士和彭女士這種牛奶過敏的寶寶選擇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俗稱“特醫奶粉”,要求更嚴,生產企業應當取得相應的特醫食品生產許可。

李女士說,看到《人民日報》這條新聞後,她去查看孩子喝的奶粉發現,從醫院和母嬰店購買的舒兒呔氨基酸配方粉,奶粉盒底部的產品類別標註爲“其他固體飲料”。尤其是醫院便民藥房“缺貨”後,她又從母嬰店購買的舒兒呔奶粉,盒子商品名下方則特意標註了“固體飲料”四個字。

“當時根本沒想到,醫生開的這個奶粉會有問題。”李女士對澎湃新聞說,“誰會想到,我們寶寶喫的這個比普通奶粉價格貴一倍的‘奶粉’,只是不能確保營養的固體飲料。這不是耽誤寶寶關鍵時刻的生長嗎?”

沿着這個線索,李女士和彭女士還發現,其實早在2019年5月6日,山東梵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曾發佈過“產品召回公告”,稱對包括舒兒呔在內的12種奶粉實行三級召回,個別不合格的代工產品也同時實施召回。

舒兒呔廠家山東梵和生物的召回公告。

舒兒呔廠家山東梵和生物的召回聲明。

此外,2019年6月20日、7月30日,梵和公司也第二、三次發佈召回公告,8月6日還聲明,相關不合格批次產品仍有銷售,希望各級經銷商主動召回,配合公司做好後續工作。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說,山東梵和公司確實沒有特殊醫學用途食品生產資質。

醫院6人受處分

那麼,這樣一種“三無”奶粉,是如何流入到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並且從醫生的處方中開出的?

在李女士向相關部門投訴後,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做出了相關回復。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回覆。

該院稱:經查,2018年下半年,“舒兒呔氨基酸營養配方粉”(以下簡稱:舒兒呔)郴州經銷商——郴州益信康食品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郴州益信康),與湖南博瑞藥業有限公司簽訂採購協議,舒兒呔的品種明細爲“其他固體飲料”,湖南博瑞藥業有限公司認爲舒兒呔有合格的質量檢驗報告單,符合食品的引進標準,遂將舒兒呔作爲食品引進並放在北院(兒童醫院)便民藥店和中心醫院便民藥店進行銷售。

而在實際的銷售過程中,郴州益信康的業務員將舒兒呔作爲特殊醫學用途食品進行宣傳推介,還私自印製了題爲“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處方箋”、落款爲“便民藥房”、內容爲舒兒呔各品種配方粉的便籤紙,併發放到北院(兒童醫院)兒童消化內科、兒保科各診室。

在診療過程中,北院兒保科的劉澤英醫生和兒童消化內科的陳雪梅醫生,在未覈實上述便籤紙來源是否真實可信的情況下,以此便籤紙爲依據,將舒兒呔作爲特殊醫學用途的氨基酸配方粉推薦給了舉報人。北院兒童消化內科的陳雪梅醫生也以題爲“郴州特殊醫用途食品專供店郴州媽仔谷母嬰店”提供的一份宣傳單爲依據,向病人推薦各配方粉品牌,其中包括舒兒呔。

舒兒呔配方奶粉爲“固體飲料”。

醫院藥學部分管便民藥店的工作人員和藥學部負責人對便民藥店報備的藥品以外的品種未進行審覈,履職不力。北院兒保科、兒童消化內科負責人對上述便籤紙的來源未進行跟蹤瞭解,放任科室醫生使用,履職不力,造成惡劣影響。北院兒保科劉澤英醫生和兒童消化內科陳雪梅醫生工作失職,造成惡劣影響。

依據《關於對違反羣衆工作紀律和幹部作風要求進行問責的暫行辦法》(湘組發[2013]10號)第六條第二款之規定,經院黨委研究,決定給予藥學部分管便民藥店的工作人員周珊羽書面檢查、誡勉處理,給予時任藥學部主任徐雨佳批評教育處理;給予北院兒保科主任侯彬蘭、兒童消化內科副主任何志剛批評教育處理;給予劉澤英和陳雪梅責令公開檢討、誡勉處理,並在全院醫生大會上作公開檢討。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醫院的便民藥房已經按市委要求關停。同時醫院也在上級部門的指導和督促下,積極協商處理。

李女士告訴澎湃新聞,12月26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主要負責人到她和彭女士的單位表示道歉。

韓佳鵬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韓佳鵬_NN984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