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文章的起因是我日常在“順媽瓷磚讀者社羣”潛水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有新入羣的讀者@順媽: “全拋軸、拋光磚、瓷片、微晶石、金剛玉石、大理石瓷磚、仿古磚……市面上到底有哪幾種磚?請通俗地講講它們之間的不同以及在家裝中的用途。”抱着一個編輯的責任感,我本來打算儘量全面地整理這方面的知識,然後我就搜到了這張圖:

​▲不要記,沒什麼用

這上面有的還只是大分類,每一類都包含很多小分支,也太複雜了吧,如果真的要完整地寫起來,是可以出一本書的。且不說我有沒有能力去寫,作爲普通消費者,貼瓷磚這件事也不過幾周時間,只是漫長的裝修過程中的一個小問題,需要像上課一樣把它當作一門學問來研究嗎?當然沒有必要啊!作爲普通消費者我只想知道,我在家裏各個區域鋪磚的時候有哪些品種範圍可以選?它們大概是什麼樣子?有哪些我需要知道的優缺點?

根據社羣中大家經常提到問題,我還是想根據瓷磚的品種分類, 講一講目前家裝中常用的四類瓷磚:釉面磚、通體磚(同質磚)、拋光磚和微晶石。

一、釉面磚

釉面磚就是磚的表面經過燒釉處理的磚。它基於原材料的分別,可分爲“瓷質”和“陶質”兩種:

瓷制釉面磚,即由瓷土燒製而成,吸水率較低,強度相對較高。其主要特徵是背面顏色是灰白色。“仿古磚”是近來仿古磚的由來主要是根據它的花色紋理特點:類似石材貼面用久後的效果。

更常見的是陶製釉面磚,即由陶土燒製而成,吸水率較高,強度相對較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只能作爲牆磚的“瓷片”,按當地土質區分,有紅土也有白(黃)土,陶土燒製的瓷磚背後一般是紅色的。與其他建陶產品相比,瓷片最大的市場優勢在於沒有強勢的替代品,無論石材、玻璃、複合木材還是牆紙、塗料等替代品,都難以對瓷片構成太大的替代威脅。瓷片市場相繼出現了大規格產品,300×450mm、300×600mm等,這類大規格瓷片,基本上都要進行磨邊才能銷售。

在釉面磚中,還有一種工藝比較獨特的“全拋釉磚”

全拋釉是一種可以在釉面進行拋光工藝的特殊配方釉,磚面效果光潔平整的同時,又採用釉中彩工藝,豐富了花色圖案,既可以仿石、仿木,又可以超越仿古磚的色彩、紋理和質感。

二、通體磚

通體磚的表面不上釉,而且正面和反面的材質和色澤一致,因此得名。通體磚是一種耐磨磚,雖然現在還有滲花通體磚等品種,但相對來說,其花色比不上釉面磚。由於目前的室內設計越來越傾向於素色設計,所以通體磚也越來越成爲一種時尚,被廣泛使用於廳堂、過道和室外走道等裝修項目的地面,一般較少會使用於牆面,而多數的防滑磚都屬於通體磚。

優點:由於表面較粗糙,所耐磨性、防滑性是所有瓷磚最好的。

缺點:它獨特的結構決定了通體磚的紋理、效果單一,裝飾效果較差。

三、拋光磚

就是通體坯體的表面經過打磨而成的一種光亮的磚種。拋光磚屬於通體磚的一種。相對於通體磚的平面粗糙而言,拋光磚就要光潔多了。拋光磚性質堅硬耐磨,適合在除洗手間、廚房和室內環境以外的多數室內空間中使用。在運用滲花技術的基礎上,拋光磚可以做出各種仿石、仿木效果。

優點:

堅硬耐磨,適合範圍廣

缺點:

1、不耐髒:拋光磚表面經拋光後表面有細毛細孔,易吸收污染物。

2、不防滑:由於表面經過鏡面拋光磚處理,拋光磚的防滑效果相對於其它釉面磚要差一些。一旦地上有水了,就非常滑。吸水率高:由於吸水率高,污漬容易滲入。最簡單的測試就是拿鋼筆在磚的表面寫幾個字,差的拋光轉,寫完後立刻擦去,都不見得能擦乾淨,字跡可能已經滲入了,好的品牌,因爲壓機好,密度高,加上燒製的溫度高,密度非常高,所以也就不那麼容易滲入。

四、微晶石

術語叫微晶玻璃複合板。它光澤度極高,裝飾效果富麗堂皇,常見的主要有模擬真石材、真玉石、紡織物等表面效果。缺點主要是表面由微晶玻璃構成,其實也就是一種玻璃質,不耐劃傷,而且非常顯眼。另外價格相對來說是最貴的,家庭使用做背景牆比較適合。鋪在地面就要考慮房間採光度,採光較強的房間使用會造成光污染,對人眼不利。

我想大家最終的目的應該還是爲自己家挑到物美價廉的好產品吧,那麼作爲個人來說,看了我們這文章相信您已經大概知道了目前有哪幾類產品等着你去挑選,接着你掌握點辨別質量的小技巧就可以了,比如:瓷磚瓷化程度,的敲一下聲音越清脆的瓷化程度高;磚背面舔一下(如果你願意),舌頭有被吸住的感覺吸水率就高。這些問題你去研究定義和數據是沒必要的。最後,放一張從順媽那裏打滾賣萌挖到的選購邏輯圖:

編輯留言:比起一頭霧水地扎到建材市場裏,看完這篇你至少有了選購的方向,面對天花亂墜的推銷能有自己判斷 。當然,這4類瓷磚中還有細分的產品,有自己獨特的用途、工藝、花紋、施釉……等細節上區別 ,這些問題沒有辦法在一篇文章裏寫完,如果你遇到了問題,建議直接去社羣找行家,點擊文末的[瞭解更多]獲取入社羣方式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