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關注易被忽視的“男性更年期”

遲發性性腺功能減退(LOH)是繼發性性腺功能減退中的一種,其特徵是男性隨着年齡的增長血清睾酮(T)水平下降,患者表現出由雄激素水平低下引發的包括性慾下降、勃起困難、疲勞、易怒、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體力下降以及睡眠障礙等一系列相關症狀和體徵,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因此,LOH又被稱爲“男性更年期”。目前我國對LOH的認識水平較低,其診斷率和治療率遠未達到理想水平。2018年11月9日,由中國工程院孫穎浩院士牽頭的《2018男性遲發性性腺功能減退專家共識》(以下簡稱新版共識)在第二十五屆全國泌尿外科學術會議(CUA 2018)上正式發佈。

發佈會現場

孫穎浩院士致辭

新共識展現新標準、新數據

中國首部《男性遲發性性腺功能減退症診療專家共識》於2014 年發佈。4年來,LOH領域的循證醫學證據不斷積累,診療理念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因此,在孫穎浩院士的牽頭下,15位泌尿外科和男科領域的權威專家共同編纂發佈了新版LOH專家共識。

相較於2014年的舊版共識,新版共識進一步明確了LOH的診斷和具體的藥物治療方法。

化繁爲簡,關注症狀,重視鑑別

LOH的診斷國內外尚無完全統一的標準。以往睾酮缺乏相關症狀的評估建議通過問卷完成,2014版共識推薦老年男子雄激素缺乏調查表(ADAM量表)和增齡男性症狀評分量表(AMS 量表)作爲診斷和鑑別LOH的依據。

雖然AMS 和ADAM量表在不同國家已得到廣泛應用,但也有研究認爲問卷的特異性較低,不適用於單獨作爲診斷LOH的工具。

新版共識的診斷標準明確指出,關注症狀,必須基於患者同時存在睾酮缺乏的相關症狀、體徵和血清睾酮水平的低下。而不是侷限於問卷的形式,這有利於提高臨牀工作中LOH診斷的便捷性。

在LOH的鑑別診斷方面,新版共識提出要重視LOH的鑑別診斷,共識認爲,LOH的診斷應基於睾酮缺乏的相關症狀(包括性功能障礙症狀、體能下降症狀、心血管舒縮症狀和精神心理症狀),同時結合血清睾酮或血清遊離睾酮下降來判斷,兩者相輔相成。

當有症狀且總睾酮(TT)低下時應當重視對黃體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泌乳素(PRL)的檢測,以便與原發性性腺功能減退進行鑑別。

同時,有研究發現LOH與多種代謝性疾病存在“共病”現象,如腹型肥胖、代謝綜合徵、2型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骨質疏鬆、抑鬱症等,故需要對患者病情做綜合考慮,評估睾酮補充治療的獲益和風險,選擇個體化治療方案。

博採衆家,論證用藥安全性

新版共識認爲,一旦LOH診斷明確,應進行補充睾酮治療。在LOH診斷依據不充分但高度可疑時,則可進行試探性的睾酮補充治療,以達到明確診斷和改善症狀的雙重目的。試探性的雄激素補充治療建議採用3個月的治療,可以滿足改善症狀和判斷藥物療效的基本需求。

睾酮補充治療是指通過外源性補充睾酮,恢復機體的正常睾酮生理濃度,進而改善由於睾酮缺乏而導致的生理變化及臨牀症狀。按照給藥途徑,補充睾酮治療可分爲口服、肌肉注射、凝膠或經皮給藥、皮下埋植製劑等方式。各種製劑的優缺點不同,適合人羣各有側重,需要根據個體化治療原則進行選擇,口服睾酮製劑可能尤其適用於老年LOH患者。新版共識提到,在選擇藥物時應儘可能選擇天然結構的T製劑來進行雄激素補充治療,而不選擇T分子結構被改造的人工合成雄激素製劑。

針對部分醫學觀點對睾酮補充治療安全性的顧慮,新版共識援引大量證據,對此進行了新的論證。新版共識指出,累計證據並不支持睾酮補充治療與前列腺癌發生之間存在關聯。新版共識還對睾酮補充治療對於前列腺癌合併LOH患者、前列腺癌根治術後LOH患者、前列腺癌接受放療的LOH患者等人羣的安全性進行了評估,指出目前所有證據並不支持睾酮補充治療對於前列腺癌患者不安全。

新版共識專家編委一致認爲,對睾酮補充治療安全性的擔憂一直是很多LOH患者獲得規範化治療的阻礙。新版共識重新評估了睾酮補充治療與前列腺癌、下尿路刺激症狀及心血管事件的關聯性,刷新了人們對睾酮補充治療的認知,打破了舊有觀念的桎梏,無疑將大大提高臨牀醫生規範用藥治療LOH的信心。

孫穎浩院士簽名贈書

專家訪談

在新版共識發佈會現場,孫穎浩院士與衆編委共同接受了媒體採訪。

孫穎浩院士指出,隨着中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遲發性性腺功能減退的發病人羣將進一步擴大。LOH與多種慢性疾病相關,提高篩查和診斷的準確性、加強規範化藥物治療對於改善國民健康來說意義重大。我們也需要進一步提升全社會對疾病的正確認知,讓更多人受益於規範化的治療方式。

美國LOH 患者雄激素的用量遠遠超過中國,而我國患者仍對激素補充治療的安全性存在顧慮,新版共識指出,有研究數據表明適量補充雄激素不會增加前列腺癌風險。

除此之外,我國百姓的很多觀念和認知亟待改變,比如通過食用動物器官改善LOH症狀。其實,大量研究數據指導下的雄激素製劑補充,要比食物更加科學。

值得一提的是,有研究發現通過合理補充雄激素,糖尿病、代謝綜合徵會更加容易控制,如糖尿病患者補充雄激素後糖耐量更好。由此可見LOH 的治療不僅可以改善疾病症狀,還有助於“共病”的其他慢性疾病的控制,因此多中心研究和跨學科交流是有必要的。

與會專家編委表示,此次新版共識納入了最新的醫學證據和臨牀經驗,對疾病篩查的方法做出了較大改進,也對治療LOH 的用藥安全進行了系統的論證。未來還將建立更加明確的篩查、診斷、治療和監測方案,保證醫生可操作的同時患者也能夠及時得到治療。同時,還考慮編寫LOH 科普手冊,讓更多患者瞭解這個疾病並從規範治療中獲益。

LOH與合併症的發生可能互爲因果、形成惡性循環,對患者的健康構成嚴重威脅。但由於發病過程緩慢,加之公衆的疾病認知匱乏,LOH極易被患者忽視。希望此次通過新版共識的發佈,推動LOH的診治水平,使百姓獲益。(玉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