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廣東省共有64.7萬污染源納入普查對象,約佔全國總數的1/5,數量居全國之首。爲確保按時保質完成普查任務,各地通過委託高校、公司、科研院所等技術服務單位,發揮他們人員、技術、組織等資源和優勢,積極做好入戶調查、數據錄入、質量審覈等工作。

8月底以來,2.6萬名身穿各色馬夾的普查員、普查指導員行走在南粵大地上,穿梭於大街小巷間,形成一道亮麗的環境風景線!

1

知行合一 保質保量

南粵大地,八月驕陽似火,在番禺的街道、鄉村不時閃現着一隊隊綠色身影。是他們,番禺區“二污普”技術服務單位——廣東工業大學污普團隊的普查員,正在按照區普查辦和上級的要求,對列入普查範圍的工業企業進行逐戶調查。

▲廣東工業大學投入380多名師生積極參與番禺區1.4萬個污染源普查工作。圖爲入戶調查現場

番禺區工業企業普查對象約1.4萬家,工業源數量居廣州市各區之首。針對污染源普查工作量大,時間緊,任務重的特點,憑藉雄厚的技術力量和對番禺區產業結構和污染特徵的準確把握,廣東工業大學普查團隊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及早謀劃,充分儲備人力資源。截止7月底共300餘人報名參加,污普調查的人力資源得到充分保障。

——充分調研,合理安排工作計劃。將全區劃分爲6個調查區域。針對大石、南村、大龍、石碁等重點鎮街工作量大的特點,採取了配置普查骨幹人員、加強技術力量等措施。

——強化培訓,及時解決技術問題。在普查過程中,根據產業“扎堆”特點,在入戶試查初期,各調查組定期(一般3-4天)召開培訓會,研討主導行業生產工藝和污染特徵,明確番禺區重點和主導行業的填表要點。據不完全統計,迄今爲止團隊內部舉行的各類培訓、總結會累計超過30次。

——跟進審覈,總結形成技術規範。入戶試查工作開展一週後,以8名研究生爲主體的審覈組正式開展工作,按照上級要求開展技術審覈,形成了《關於珠寶首飾行業有關代碼的處理辦法》等10餘項技術辦法,並在審覈和填報中執行。爲保證審覈質量,突出重點,相對簡單的工業企業(通常有4-5張普查表)由普通審覈人員覈實數據進行審覈,而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則由技術骨幹審覈。

——科學管理,積極發揮兩員作用。6位教授、副教授、博士分別擔任區域負責人,各組有兩三名研究生負責協助實際入戶、普查計劃實施、表格上交和團隊管理工作。團隊配備了工作服、傘、文件包、遮陽帽和其他辦公用品。入戶時要求統一着裝、流程規範,實現禮貌普查、文明普查。

炎炎夏日,清晨一輪朝陽賦予團隊青春與活力,傍晚的一絲餘輝也爲每一位普查歸來的隊員披上金甲聖衣。

2018年國慶節以來的每個凌晨,辦公室的燈光都會伴隨着指導員和審覈員忙碌的身影;在審覈工作最爲緊張的10月下旬,十幾位審覈組技術骨幹週末連續工作兩個通宵。

一張張鮮活的面孔都讓人感動,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細緻的工作作風和過硬的專業素養都足以讓人欣慰!談及感受,他們爲積極參與十年一次的污普感到自豪,爲在污普中的鍛鍊和成長感到高興!相信有朝一日,他們必將在自己的工作崗位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

2

服務污普 寓教於業

“十年一次的全國污染源普查是每一位環保人責無旁貸的義務。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作爲廣東省唯一的、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隸屬的公辦環保職業學院,有能力、有必要參與到這項重大國情調查工作中來。”

▲學院黨委書記親臨污普現場調研指導

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高度重視二污普工作,要求深化污普調查、專業技能教育實踐和師資隊伍鍛鍊的深度融合,舉全院之力做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學院服務的佛山市南海區是需要入戶企業數量近3.7萬家。學院投入環保類專業729名同學擔任普查員,94名教師擔任普查指導員。

▲每天早晨,滿載普查大軍的車輛,從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校園駛向南海各地

從9月下旬起,每天天剛麻麻亮,一隊隊着裝整齊,胸牌清晰的普查大軍開出校園。每天黃昏,師生們一身疲憊回到學院,匆匆晚飯後就立即投入到電子表格錄入,直至深夜。第二天又是一個新的輪迴,全力以赴推進污普工作。

——深入實地調研,制定合理方案。學院成立了以院長爲組長的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以五個環保專業系部技術骨幹人員爲核心、教學、財務、後勤、信息保障等爲輔的項目實施組組。針對南海區7個鎮街的不同情況,制定並優化了總體實施方案和各鎮街的實施具體細則,把困難想到前面,把工作落在實處。

——培訓翔實細緻,多批試點預熱。學院先後組織6人次參加國家污普培訓,20多人次省級污普培訓,60多人次市級污普培訓。組織實施企業培訓近百場,爲後續入戶進行宣傳、預熱和前期資料準備工作。特別是針對內部師生的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培訓做了更加深入的培訓,全體參與污普人員均參加了爲期兩天共16學時的培訓。

培訓完成後,學院組織了兩個層次的入戶試點,首先是教師試點入戶,掌握入戶規範操作,發現並規避困難問題。然後是老師組織學生試點入戶,讓學生在實踐中應用培訓中學到的內容,查漏補缺,提前適應,提早預熱。

——規範入戶程序,標準填表流程。爲了在國家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近3.7萬家入戶任務,師生們甚至是下雨天都沒有停工。陰沉的天空,蕭瑟的細雨中出發的數十輛車隊,讓人動容,肅然起敬。學院領導關心入戶進展,關心入戶標準,更加關注師生入戶安全和人文關愛,黨委書記親赴一線,深入獅山鎮和桂城街道,和學生一起入戶,一起現場覈查,一起填表,瞭解一線困難,調研入戶質量,並要求各部門千方百計保障後勤,確保入戶調查工作順利、有序、高質量開展。

——重點審覈優先,紮實推進質控。學院黨委對整個二污普工作提出了“嚴格按程序要求,嚴格按技術規範,嚴格落實崗位職責,確保普查質量”的要求。按照這樣的要求,建立學院內部的三級審覈流程,通過質控要成效。

一級審覈,要求普查指導員嚴格按照評分細則標準,對本小組的報表進行全覆蓋質量審覈。二級審覈,對於重點企業(在危險廢物產生企業名錄、環境應急預案備案登記名錄、核發國家排污許可證企業清單和環統企業名錄中的企業)報表審覈,系部組織骨幹技術教師將進行重點審覈,爲重點企業數據上雙保險,確保普查數據質量。三級審覈,由項目組成立跨系部的審覈小組,組織討論、梳理填報錯誤共性問題,負責培訓審覈技術要點和答疑;同時抽查系部表格,按佛山市質控辦法打分,統計合格率,並反饋各系,促進完善落實,確保普查質量達標的終極目標。

3

經驗導航 創新引領

基於多年積澱的人口普查、經濟普查、農業普查等大型普查經驗,深圳市維度統計諮詢股份有限公司作爲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第三方單位,廣泛參與到廣東省的深圳等市或區的普查工作。

▲維度統計專業講師作普查入戶調查技巧培訓

——未雨綢繆,紮實做好前期準備。2018年3月開始,公司成立污染源普查辦公室,統一協調安排各地污普項目的開展,爲公司所參與的各區域普查項目做足準備。

在普查隊伍方面,多渠道選聘普查工作人員,組織建立“素質高、經驗足”的普查隊伍,建立普查員日常管理、“優勝劣汰”的考覈激勵機制,以規範、監督普查工作的開展,提高普查員的工作積極性。

在普查物質方面,因地制宜爲各地普查項目組貼心配備:項目根據地——辦公場所、普查能手——各類辦公設備、普查跑腿助手——車輛、以及各類普查工作開展所需的日常物質。普查物質準備井然有序,繁而不亂,爲普查全面開展解決後顧之憂。

在普查培訓方面,培訓作爲普查的必修課,所有普查員均經過培訓並通過考覈。此外,除參加各級普查辦組織的普查專業技術培訓外,公司還基於自身的調查經驗,進行普查入戶調查經驗的分享和培訓。專業的講師授課以後,進行培訓後的試調查和跟訪反饋活動,確保調查標準在實施過程中理解到位、執行到位,提高廣大普查隊伍的紀律性和專業性。

——密切跟進,效率質量齊頭並進。制定詳細工作計劃和職責分工表,時間緊急時更是採取掛圖作戰,以目標計劃爲導向,確保普查工作有序推進。同時,爲幫助普查員提高效率,避免普查員少走彎路、少喫閉門羹,由項目組執行組長將區域普查名錄根據地理位置進行區域劃分;指導和協助普查員制定路線和時間規劃。

爲確保普查數據質量,公司污普項目組採取專家顧問團、現場跟訪、多種審覈、及時反饋由等方式全方位保障普查數據質量:

由具有普查、環保領域經驗的專家組成公司的污普專家顧問團,對普查的重大問題、重要標準進行指導和解答,確保工作方向不走偏。由資深執行督導對普查員進行定期跟訪,確保普查員按照普查的規範流程和要求,進行入戶調查和數據採集。落實公司內部的三級審覈制原則,所有普查數據通過普查員審覈、普查指導員審覈、項目組負責人審覈後,方進行數據錄入和系統的審覈。普查審覈發現的問題,均對問題用標籤紙進行整齊明確的標註,並於次日將問題逐級反饋給普查員,對相應問題進行指導和強調,有效減少“同一問題,反覆發生”的現象。

——勇於創新,打造普查助手軟件。清查階段,基於每天調查進度的及時掌握要求,公司開發了名錄小助手軟件,對各項目組進度能夠及時掌握和進行清查重要信息存儲。

正式普查階段,面對正式普查技術規定和報表的複雜、指標註釋冗長、各類風險物質及俗名等名錄的傳統查詢方式效率低等令全國各地普查工作人員極其“頭疼”的問題。我們“量身定製”了集“風險物質代碼查詢、危險物代碼查詢、原輔料代碼查詢、普查表指標查詢、單位換算工具”五大模塊爲一體的在線查詢工具“污普隨手查”小程序,助力普查工作的輕鬆高效開展。

污普助手軟件在惠及公司各污普項目普查員隊伍的同時,也惠及全省、乃至全國不同區域的普查工作人員。在正式普查開始之初,解決無數普查員的“燃眉之急”,在全省、全國範圍內引起積極反響。

4

全程質控 全面服務

作爲廣州市污染源普查第三方技術服務單位,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技術團隊(以下簡稱技術團隊)負責該市普查質量控制工作。爲做到普查過程有章可循有跡可查、普查數據有源可溯真實可靠,技術團隊提出了“全過程、全方位、全指標”質量控制原則,建立了“一個主體、兩種方式、三個原則、四級審覈、五類對象、六個階段、七種手段”的全過程質量控制體系。

“全過程質量控制是整個質控工作的綱領。堅持全過程質量控制原則,必須將質量控制貫穿於入戶準備、數據採集、數據審覈、質量覈查、彙總建庫、存儲歸檔全過程,將質控工作前移到入戶準備階段,要深入數據採集現場,並細化落實各環節的質量控制措施。”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循環經濟與清潔生產研究室主任杜建偉強調。

入戶準備階段質控重點是培訓和試填報。技術團隊分別組織了污染源普查制度、數據審覈與處理技術、普查軟件系統、污染源普查質量控制及檔案管理、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入戶調查專題培訓班,對全市1000多人次的普查骨幹開展了針對性培訓,使有關人員熟練掌握普查技術要求。自8月10日起,積極協助市普查辦組織開展普查報表入戶試填報工作,試填報期間,技術團隊每週深入各區現場,對普查報表填報問題進行了總結和梳理,爲入戶數據採集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數據採集與審覈階段,“促進度、抓質量”是核心目標。技術團隊對此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跟蹤指導和數據審覈。

一是繼續完善各類技術文件。組織編制了《廣州市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業污染源普查技術指南》,總結分析了各區提出的問題,並根據國家和省的相關文件,組織編寫了針對11個區的問題答覆、共性問題統一回復、集中式單位普查問題答疑、軟件系統指南、廣州市報表審覈細則等指導性文件。

二是加強現場督導工作。進入數據採集階段以來,分組每週下沉到11個區填報現場覈查督導,通過參加培訓會並現場回答普查問題、參加區裏組織的集中填報並現場指導、與普查員共同到現場填報等方式,瞭解各區、部門普查工作階段進展情況,全面督促指導數據填報工作。

三是強化報表審覈與分析工作。採用現場審覈、電子審覈方式,每週抽取各區、部門填寫完成並自審後的普查報表,至今已經抽查報表1800多份,向各區、部門反饋問題6000多條。通過分析共性問題,及時反饋,立行立改,有效降低了漏表率和錯表率。

sdfd

來源/廣東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整理/廣東生態環境微信編輯小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