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的第六任以及第八任皇帝,也是明朝唯一当过两次皇帝的人。在明英宗短暂的一生中,他做过两件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事:其一是亲征瓦剌,土木堡被俘;其二是处斩于谦,错杀忠良。

明朝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来犯,23虚岁的明英宗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他在亲信太监王振的蛊惑下御驾亲征,结果兵败被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皇帝被俘,人心惶惶,天下大乱,瓦剌大军直逼城下,大明王朝危在旦夕。当时,群臣普遍悲观,决意放弃北京,迁都南下,但于谦却力排众议,誓死坚守国都,并以文官身份受命于危难之际,率师22万,列阵于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

与此同时,于谦又拥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登基,是为明代宗。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于谦此举也是权宜之计,一方面稳定了朝内局势,另一方面也是向瓦剌明确表态:决不妥协!但是,这却为于谦的冤死埋下了伏笔。

在于谦的率领下,明军所向披靡,瓦剌军不敌,便以被俘的明英宗性命相要挟,企图逼和。但于谦却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为由断然拒绝。最终于谦大胜,瓦剌无奈退兵,大明江山得以保全。于谦立下如此大功,成为万世景仰的民族英雄,但是,他也因此在明英宗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

换位思考一下,明英宗记恨于谦也是情理之中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国难当头之时,于谦拥立他人为帝;其二是两军交战之际,于谦不顾君王生死安危。

明英宗号称史上最有人格魅力的皇帝,他虽然被俘,但从未受辱,反而受到瓦剌的极高礼遇。景泰元年,在双方的交涉下,明英宗被释放回朝,但是,江山易主,他只能做太上皇。而且,名为太上皇,实为阶下囚,自此以后他被囚禁于南宫之内,过了长达7年之久的囚犯生活。

7年之后,也就是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在石亨、曹吉祥和徐有贞等人的谋划之下,明英宗复辟成功,再次登基为帝,史称“夺门之变”。

朝堂向来都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角斗场,明英宗重登大宝后,一系列的清算复仇行动也随之开始,而这一切的主导者却并非明英宗本人,而是那些帮助他重夺皇位的“功臣”。

纵观明朝历史,明英宗不愧为最仁厚的一位皇帝,他生性善良,不喜杀戮,惨无人道的后妃殉葬制度是他废除的,被幽禁了55年的朱文圭(朱允炆之子)也是他下令释放的。要知道,后妃殉葬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将朱文圭幽禁至死是明成祖朱棣下的死令,明英宗却屡次打破祖训,只因“心有不忍”。

同样的,明英宗虽然对于谦心有记恨,但他深知于谦于国有功,是大明王朝的大功臣,对他十分敬重。但是,明英宗复辟当年,他却不得不下令处斩了于谦,这是为什么呢?

于谦是“代宗党”,与“英宗党”素有嫌隙,所以石亨等人重掌大权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实为谋反,上疏明英宗处之而后快。明英宗知道此事实乃子虚乌有,但他此时刚刚复辟,并无实权,不忍心杀害忠良的明英宗只能用商量的语气对石亨等人说:“于谦是有功劳的,杀他不好吧!”此时,徐有贞则说:“不杀于谦,复辟一事便师出无名了。”徐有贞一句话说出了于谦不得不死的理由,听了这句话,明英宗只能无奈下决心杀掉于谦。(语出《明史》卷170,原文为——奏上,英宗尚犹豫曰:“于谦实有功。”有贞进曰:“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帝意遂决。)

就这样,明英宗在明知于谦冤枉的情况下,还是下令处斩了于谦,酿成了明朝最令人痛心疾首的冤案。于谦受刑当日,乌云密布,举国悲痛,明英宗亦暗自垂泪,史料评曰:天下冤之!

注:参考资料《明史》,图片源于网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