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鄉大堰村蔬菜基地。

嘉逸皇冠生產車間一派繁忙。

12月19日,鄰水縣委書記趙璞主持召開縣委“2019年怎麼看,2020年怎麼幹,‘十四五’怎麼謀”務虛會,回頭盤點經驗得失,抬頭展望新年要務,帶頭謀劃長遠藍圖,匯衆智謀良策、聚共識增幹勁,不忘初心,答好新時代的使命答卷。

“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幹,一錘接着一錘敲,持之以恆推進美麗繁榮和諧鄰水建設。”趙璞在會上強調,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要堅持爭創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目標不動搖,重點抓好八件大事,同心同向同發力,奮力開創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大事一:

繪藍圖 高質量編制“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時期是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要強化機遇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形成一套科學完整的戰略體系、目標體系、支撐體系。

要謀得“早”。成立“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分線分塊成立研究小組,聘請組建專家團隊、決策諮詢團隊。

要謀得“準”。盤點“十三五”規劃完成情況,認真分析總結經驗教訓,落實中省市重大政策,研究區域發展方向,摸清鄰水現實縣情,科學把握“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

要謀得“實”。既要從全局考慮確定目標,又要從實際出發規劃路徑,確保工作實、支撐實。

要謀得“大”。聚焦中央政策、國家戰略和宏觀取向,梳理形成重大工程項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舉措清單,爭取納入市上、省上乃至國家規劃。

要謀得“好”。明確廣安的鄰水,四川的鄰水,長江經濟帶、成渝城市羣的鄰水“三個定位”,突出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川渝合作先行示範區、構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三條主線”,努力編制出一份體現時代特徵和鄰水特色的“十四五”規劃。

大事二:

強產業

加快構建具有競爭比較優勢的

現代產業體系

發展經濟,產業是基礎,是支撐。要以提升核心競爭力爲目標,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工業方面——圍繞“231”工業產業體系,重點實施“三大計劃”:突出雙核驅動,實施園區提質;圍繞三大產業集羣,實施產業躍升計劃;聚力“四個培育”,實施項目攻堅計劃。

農業方面——圍繞“7+3”產業體系,重點做好“五篇文章”:做好優質基地文章;做好綠色產品文章;做好特色品牌文章;做好企業加工文章;做好業態培育文章。

文旅方面:圍繞“一域三帶六區”規劃佈局,重點實施“四項工程”:實施品牌標誌工程;實施業態創新工程;實施主體培育工程;實施基礎補短工程。

現代服務業方面——圍繞聚集、先導、外向,持續用力引品牌、育龍頭、全業態、提品位,紮實抓好“消費升級、融合發展、開放合作”三大行動。

大事三:

擴開放 建好川渝合作高灘園區

聚焦聚力建好川渝合作高灘園區,在實施對接重慶開放通道拓展、開放平臺提升、開放口岸完善、開放主體培育、開放環境優化五大行動基礎上,用心用力抓好六件事:

規劃編制。圍繞高、好、快“三字要求”,編制好新區總體規劃、控制規劃、城市規劃和產業規劃。

“三抓”工作。加大向上爭取力度,努力獲取更多項目、政策、資金支持。

環境優化。持續做優營商環境、生態環境、社會環境,爲深化開放合作創造良好條件。

創新合作機制。圍繞產業互補、創新協同、服務共享等方面,與重慶建立完善合作機制,實現區域一體化。

招商引資。深化招商體制改革,充實招商引資隊伍。

平臺搭建。做實合作平臺、產業平臺、科創平臺、投融資平臺、人才服務平臺,以平臺載體的厚度、廣度拓展開放維度。

大事四: 美城鄉 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大力實施城市提質和鄉村振興“兩大工程”,真正做到城鄉一體化發展有實效。

大力實施城市提質工程。持續優化“一核兩副九組團”城鎮體系,以“小縣優城”城市化提升行動爲統攬,統籌推進新區建設,突出“以商興業”,舊城改造全面推進“綠化、美化、亮化、淨化”專項行動;高灘園區和洪湖新區堅持產、城、園、鄉同步推進,着力以產興城、以園聚產、城鄉共美,突出先規劃後建設、保護與開發並重;九個組團的發展以深化拓展“百鎮建設行動”爲統攬,用好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成果,推動資源要素集聚、公共服務提升,增強發展後勁、提升承載能力。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工程。聚焦綠色經濟走廊大洪河片區、華鎣山東麓和銅鑼山100公里環線地帶、高灘康養休閒振興示範區“三大片區”,讓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深入推進“美麗鄰水·宜居鄉村”建設,大力實施城鄉人居環境三年提升、廁所革命、潔淨水行動等,讓鄉村更吸引人、更留得住人。堅持“回引”“輸出”並舉,大力實施人才招引、返鄉下鄉“鳳凰計劃”和鄉村人才培育聚集工程,爭創農民工返鄉下鄉創業示範縣。

大事五: 優環境 全面夯實發展基礎

提升發展硬環境,優化服務軟環境,凝聚起發展的“硬實力”。

做實硬環境。精準對接全省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補短板三年行動,全力以赴抓項目、抓政策、抓資金,積極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立體對接“鐵公機水”交通網絡,綜合考慮幹線、軌道和偏遠鄉鎮,打通對外開放“最後一公里”;建設一批資源路、產業路、旅遊路,全面推進華鎣山東麓、銅鑼山西麓產業大道等重大項目,建設好、管理好、養護好、運營好縣域交通“毛細血管”,暢通聯接鄉村“最後一公里”;抓好向陽湖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清水河水庫等項目建設,深入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持續實施行政村通訊網絡改造工程,全面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加快建設智慧綠色鄉村。

改善軟環境。在政務服務方面,調整完善目標責任考覈體系,建立創先爭優激勵機制,更好體現“幹多幹少不一樣、幹好幹壞不一樣”。在營商親商方面,全面落實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相關政策,建立企業“第一書記”制度,縣級聯繫領導實行“掛包幫”制度,“一企一策”研究解決企業建設、生產、經營等相關問題,全面規範入企檢查行爲,讓企業家安心、安身、安業。

大事六: 惠民生 持續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

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增強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堅持把重心放在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貫徹“四個不摘”要求,開展好“回頭看、回頭幫”,確保穩定脫貧、可持續脫貧、乾乾淨淨脫貧。把着力點落在精準解決羣衆急難愁盼上,全面解決就業、看病、上學、行路等問題。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大力推動山水林田湖草等重點生態項目,堅決落實好“河(湖)長制”,紮實抓好人居環境整治五大行動,確保實現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衛生廁所普及率85%以上,50%以上的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處理,建立完善管護長效機制,切實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加強金融監管,有效防範化解企業經營、金融信貸等潛在風險;堅持“走基層直通車”“三訪”“雙聯動雙閉環”和“12345”維護穩定工作機制,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深化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外流販毒整治,建立長治長效機制;抓緊抓實安全生產,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保障羣衆生命財產安全。

大事七:

抓治理 不斷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在六個方面持續發力,不斷創新完善縣域綜合治理體系,推動縣域綜合治理能力有效提升。

突出黨建引領作用。在農村建立以基層黨組織爲領導、村民自治組織和村務監督組織爲基礎、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合作組織爲紐帶、其他經濟社會組織爲補充的村級組織體系。在城市社區理順社區黨組織和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之間的關係,構建黨建引領下的社區治理機制。

抓好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後半篇文章”。堅持減量與提質相結合,優化鄉鎮機構設置和編制配置,建立健全優化協同高效的鄉鎮工作運行機制,接續推進村級建制調整改革。

創新服務供給體系和機制。進一步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注重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

激發社會參與活力。有序引導各類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公衆參與基層治理,着力推動形成政府、社會、市場三者良性互動的多元主體治理格局。

建強基層治理人才隊伍。研究完善鼓勵鄉鎮機關和事業單位幹部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的政策措施。

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成立縣委城鄉基層治理委員會,並把基層治理工作納入年度目標績效綜合考評、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覈、鄉鎮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覈,推動形成縣鄉村聯動推進基層治理的工作格局。

大事八:

強黨建 持續鞏固風清氣正政治生態

持續打牢黨建工作根基、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是旗幟鮮明講政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內在要求。

持續強化理論武裝。聚焦“五大使命任務”,實施思想領航工程,出臺“1+2”宣傳思想制度文件,開辦好“學習強國”線下體驗館,搭建好“空中學習講堂”,培樹好“報春鳥”品牌,運行好鄉村兩級公共文化活動陣地,發揮好縣級融媒體中心效用,切實增強理論引領力、意識形態凝聚力、宣傳影響力。

持續強化組織建設。圍繞建體系、活載體、強保障,創新幹部工作“四季模式”,推行“實績檔案+考覈研判+職業性格測試”精準識別幹部,深化“思想淬鍊+專業訓練+實踐磨鍊”培養幹部,創新“縣引企用”人才招引模式,持續深化人才“引育用留”機制改革,推動“人才新政”落地落實;健全完善黨建覆蓋網、便民服務網、社會綜治網有機融合的“三網融合治理機制”,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打造“紅色聯盟”,實現黨建促發展、促治理同頻共振、互促共進。

持續強化正風肅紀。圍繞“兩升一降”工作目標,把監督着力點放在建設良好政治生態、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羣衆獲得感等方面,嚴格實行“四責同查”,典型問題納入“陽光問廉”予以曝光,紮實推進巡察工作,深入推進“以案促改”,繼續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完善容錯糾錯機制,在制度框架下增強抓落實的創造性。

本版圖片均爲資料圖片(來源:廣安日報 鄰水記者站 遊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