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埃德·貝內特監製,楊大田導演,好萊塢團隊聯合監製,南森·埃文斯副導演、藝術指導,劉藝、李岷城、董晨等領銜主演的中國影史首部留學生題材電影《愛在歸來那一天》於11月22日正式登陸大陸各大院線。

電影《愛在歸來那一天》海報

留學生出身的青年演員碰上留學題材電影,劉藝:留學經歷幫助我理解角色

影片《愛在歸來那一天》是中國影史首部留學題材電影,集中展現了美國主流文化對中國赴美留學生文化生活的深度探討,以事業與情感歷程的探索爲核心,深刻體現了留學生在異國他鄉的迷惘與感悟,溫情追夢。堪稱留學生美國生存指南。

而在片中飾演女一號Lucy的劉藝就是一個有着豐富留學經歷被媒體稱爲“在紐約演電影的80後演員”。此次爲了出演Lucy一角,劉藝也是做足了準備“Lucy 是一個從小被美國夫婦收養的中國女孩,這和我本質上有很大的區別。雖然在美國5年的生活經歷讓我和這個角色更近一些,但在我知道自己會飾演Lucy之後,有特別和出生在美國的華裔交流。我周圍的美國朋友也有從小被收養的,所以也有機會和他們聊天瞭解這些不同的經歷。拍攝時,在導演的指導下,我也注意講中文不要太口語化,以便適應Lucy這一角色。”

電影以留學爲背景,呈現異國他鄉的生活真實,主演劉藝說“作爲一個留學生要面對很多:生活中的掙扎,如電影中邵明在學校讀書期間要找零工賺錢貼補生活的情節就是對這一現實問題的真實反映。紐約消費很高,因爲簽證不允許,所以很多留學生除讀書外還要在校園打工或者做臨時幫工,這種經濟上的壓力是很辛苦的;其次是對夢想的追求,在這條充滿困難和挑戰的路上歷練的人的堅持,片中邵明和Lucy對夢想的堅持和愛情的碰撞是很好的體現”。

演員劉藝

藝術片、劇情商業片多類型嘗試,劉藝:不同的演藝經歷給我不同的成長

在紐約這個藝術之都,演員劉藝不僅走訪了很多表演院校,接觸到系統豐富的表演技法,更在電影、當代藝術片、紀錄片等領域打磨了多部作品:如當代藝術電影《Li-Yan》(在澳大利亞移動影像中心展出)、劇情繫列短片《我們留學生2:追夢的兔子》、現實主義題材的《Joy Joy Nails》、懸疑劇情片《契約》等。她這樣描述自己在紐約的豐富經歷“首先我對各種各樣經歷很感興趣,有機會我都不會放過。其次,紐約這個藝術之都幫助我接觸到了很多藝術形式與藝術家,對我有很大的啓發。Li Yan的試鏡長達一個多小時,本身就讓我學習到很多。有幸和這些世界著名的藝術家工作是我難忘的經歷,而且每個時期這些經歷都會給我不一樣的感受。”

因爲劉藝個人經歷及所處環境的原因,近兩年也參與拍攝了很多中美合拍的影片,據她透露“除了上映的《愛在歸來那一天》,還主演了《In a New York Minute》, 也參與拍攝了胡安導演的《Confetti》(《五彩繽紛》)。電影還在後期中,並有參加電影節的打算。”劉藝曾說“表演上的選擇與其個人的價值觀不可分割”,期待劉藝奉獻更多更好的角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