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國造船工業規模已經排名世界第一,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許多人依然不認可,開始不講什麼規模,只講質量,說中國還存在多少個短板,其中之一:豪華郵船。如果對比一下的話,豪華郵船--這纔是中國造船工業最後一塊短板,一個長期被我們忽視的船舶產品,以前僅少數國家才能造的東西,對我們更加是陌生的,似乎只存在於各類資料之中。

  豪華郵船

  2006年以前,豪華郵船對中國就是一個傳說,此後纔算開始接觸到它,逐步形成了一個不小的市場需求,如今這個“不能造”的說法已經要成爲過去了,我們的國產豪華郵船已經開始建造了,而且我們一出手就一次造6艘,首艘將在2023年交付,隨後以一年一艘的速度交付。

  豪華郵船原本爲用於國際間定期航線的客運船舶,隨着航空運輸業的興起,其客運交通功能基本消失,如今變成了一種觀光旅行的工具了。也許在有人認爲航母最難造,其實豪華郵船建造的技術難度不亞於航母,全球會造的國家比造航母還要少。主要原因爲要求相當特殊,與航母完全不同的風格,但是標準絕對不低,不是簡單的誰想造就造出來的。

  模型

  中國建造的首艘豪華郵船的排水量達到133500噸,噸位爲遼寧艦兩倍,其全長323.6米,型寬37.2米,設計喫水8.25米,這個水平可不算低了,據稱其建造中將涉及到3000萬個零部件,擁有客房2125間,最多可容納乘客5246人。

  其設計不僅僅是大的問題,更涉及相當苛刻的要求,比如:航速,往往擁有較高的航速,以儘快到達目的地,最快記錄爲32.5,比大多數軍艦還要快一點,更麻煩的的是,它不是什麼軍事品,只要能用就行,它可是專供人員休閒娛樂的,故而許多在軍用上不加考慮的問題,現在成了重中之重了。所以在造船行業中,其設計與建造難度非常大。

  簽約

  也不要以爲,豪華郵船隻是一款非軍用品,其實在軍事領域,它們也不小的地位,屬於最具戰時潛力的船舶之一。在戰時,它非常適用充當兵員運輸船,往往可以憑藉自身的大容量,以及高航速將人員輸送到目的地。

  這一點在二戰中就有過體現了,交戰各國都動員不少郵船用於軍事運輸,甚至將其改成裝航空母艦以擔任作戰任務。在1982年的英阿馬島之戰,英國也動員58艘商船,包括:豪華郵船“伊麗莎白女王二世”號,充當運輸艦使用,該船被動員後,僅在數天內即完成改裝,投入到軍事運輸之中,它與其它動員商船一起,爲英軍取得最終的勝利發揮巨大的作用,功不可沒。

  馬島戰爭中的經歷

  也因此,建造豪華郵船不僅僅只是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更具有軍事動員潛力,故而這是一件值得關注的事情了。至於彌補造船工業的短板問題,只能算小事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