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周航:進攻,進攻,再進攻

文章授權✎中信出版社

作者✎周航

2010年5月,周航創辦全球第一家共享汽車服務平臺——易到,2017年4月20日,身爲聯合創始人的周航辭去易到所有相關職務,轉身成爲順爲資本合夥投資人。媒體形容他是:一個性格鮮明、有情懷而且文藝的理想主義者。但他喜歡把自己定義爲:一個終身創業者。

2017年下半年,已經成爲“局外人”的周航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了反思上,並開始投入到寫作中,他給新書取名《重新理解創業》,作爲他思考的系統性總結。

我本人是多年的創業者,也認識很多正在創業的朋友。因爲這幾年科技創業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所以我們總會不由自主地關注公司的估值、上市、論壇、媒體報道等。實際上,我想大部分創業者都是冷暖自知。

創業的確有“打高光”的時候,但更多的時候都在低谷徘徊。特別是過去的一兩年,O2O行業出現了極大調整,很多企業陷入相對低谷的狀態。

低谷期的表現通常是融資後高歌猛進,結果卻不盡如人意。這時候會發現,錢燒得差不多了,卻總看不到樂觀的結果,投資人的信心也開始減退,轉而處於觀望狀態,公司隨之陷入非常尷尬的局面。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低谷時期常見的三種做法

這種情況下,創業者通常是這樣思考和選擇的。

第一,“冬眠論”,即企業裁員,減少投入。

爲了資金安全,儘快實現收支平衡,創業者寧願把營收規模做得非常小,也要保持公司現金流爲正,或者通過調控,讓燒錢流血的速度大幅下降。有的公司甚至不惜用一種透支的方式,在流量上以傷害用戶體驗的代價獲取廣告收入。對這種情況,我經常會問創業者:“收支平衡不錯,至少暫時安全了,那然後呢?”這時,他們對下一步如何突破其實還沒有清晰的想法,只是說“先活下來再說”。

我非常理解創業者對“收支平衡安全感”的一種需要,但我覺得這或許不見得就是一種好的選擇。如果一定要說安全,我們看到很多的傳統行業,比如街邊的小餐館、小商鋪,從開業的第一天起就在賺錢,但從創新的商業角度講,這樣的公司沒有太大意義。

第二,因爲“偉大”,所以“很慢”。

企業覺得自己的目標很偉大,就會想當然地以爲早期走得慢是必然的。

這個觀點我同意。偉大的企業在早期需要做很多事情,前期摸索的時候的確會慢,但是我們要清醒地意識到,有足夠的加速度,能夠快速增長是我們這類初創公司生存的必要條件。

如果我們已經感到了慢,你可以誠實地問自己一個問題:“是不是因爲企業還沒有找到增長的內在規律、邏輯和動因?”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慢,但是必須要知道怎樣做才能增長。

第三,出現瓶頸以後,想憑藉差異化的小衆產品繼續求存。

出現瓶頸以後,儘管有盈利,但小衆產品的市場過小,公司的成長空間會非常有限。這個時候,堅決地實現轉軌非常有必要。在這裏,有必要多談談在互聯網世界裏,爲什麼差異化的小衆產品很難活下來。

我自認爲還算是個利基市場的熟手,在長江商學院的論文也是關於差異化戰略方面的選題。上一段電子產品的創業歷程,讓我對差異化高端市場的生存和發展頗有一些心得,但是爲什麼現在卻越來越質疑互聯網上的差異化戰略了呢?

首先,互聯網區別於傳統模式的價值基於無遠弗屆的互聯網,可以直接接觸和服務於近乎沒有邊界的用戶,特別是全時全民在線的移動互聯網席捲以來。所以,用互聯網做服務,用戶越多越好,時長或頻次也要越高越好。我們可以爲用戶創造新的、差異化的價值,但最好不要篩選掉差異化的用戶羣。也就是說,互聯網商業的戰略定位應該是全網用戶。

如果就是不選擇覆蓋全部用戶呢?那首先遭遇的問題就是成本,在互聯網中的直接表現就是流量成本。由於小衆,可能關注度、點開率、購買轉化率、復購率等指標都會表現喫力,導致平均成本過高,高到令人咂舌和完全無法持續的狀態。

其次,我們來看競爭環境。互聯網的競爭邊界越來越模糊,所有人都希望榨取流量的最後一絲價值。所以,那些有更高流量和用戶能力的對手,到了一定的時候,一定會向上進攻那些高利潤的差異化市場。他們通常會採取破壞性的競爭策略,比如降價、補貼等,然後直接把你的收入成本結構徹底破壞掉。

因此你的市值、現金、再融資等都會處於非常被動的狀態,也就是說你不得不跟進,進入對方的節奏。也許你會說自己有差異化的服務,有忠實的會員體系,有很強控制力的資源,但是現實告訴我們,在互聯網的世界裏,這些都不如用戶流量和價格戰有效。

所以,我的看法是:首先,不要試圖在互聯網上把高端差異化的服務作爲業務的起點,那樣會很艱辛,也會很慢,更沒有護城河;其次,就算在沒有競爭的環境下暫時站穩腳跟,長期看也是無法生存的。當然,在中國有個最大的變量,就是政策,這個不可控的因素除外。

這就是我在多年的創業式生活中經常見到和思考的問題,但問題是,低谷時期,我們應該怎麼做?

低谷時期的三條建議

首先,不要因爲暫時的挫折和困難,就忘記了提高公司價值的根本使命。

當一個公司身處低谷的時候,和公司表面上的財務安全相比,公司價值依然是最重要的。究竟什麼是公司價值,公司價值最終通過什麼體現呢,我覺得首先體現在業務本身有沒有用戶價值,即有沒有爲足夠多的用戶提供了真正的價值,以及價值是不是足夠大。

過去幾年,我們確實比較容易受到競爭、投資、增長等方面的壓力,可通常大家卻選擇在營銷端做太多粗放型的投入。

大量燒錢到底有沒有創造更好更大的用戶價值呢?不能說一點沒有,但往往耗費太多精力,事倍功半,甚至會陷入泥沼。

如果吸取教訓,未來我們面臨的挑戰就是紮紮實實地爲用戶創造價值,從而體現公司價值。要下苦功,把融到的錢更多地用在打造公司的核心業務上,真正打造爲用戶價值服務的核心能力,而不是簡單地在營銷上燒錢。

我們更不是要去冬眠,而是要更堅定地投入,下更多功夫去做好這件事。爲此,我們要更勇敢地爭取資金,甚至可以降低身段去融資,爭取已有投資夥伴的理解和支持,同時用更符合現實的方式去融資。融到新的錢,用好這筆錢,紮紮實實把公司的價值做出來。

我相信,只要走在正確的路上,把方向和未來想清楚,任何一家踏實的公司,都能夠取得投資人的理解和支持。

前面我也講過融資,我再補充一點。老投資人是企業最好的朋友,他們已經真正和你站在一起了,他們陪你走過了一段路程,所以更瞭解你。與其尋找新的投資人,把希望放在用一個嶄新的條件去吸引新的投資人,不如繼續用心取得老投資人的支持,一起走過這段艱難的歲月,迎來的肯定是雙贏。

其次,不要自我“催眠”,不要覺得自己做的事太偉大,也不要覺得做的事太多太難,就可以“慢”。

從容的“慢”是好事,但是必須要清楚地知道怎樣纔會增長得快一些。

最後,必須要有勇氣選擇最大的市場,而不是做一個所謂“小而美”的產品偏安一隅。市場很殘酷,不會再有同樣的一個機會擺在你面前。在互聯網世界,你必須進攻,進攻,再進攻。

本文摘自《重新理解創業:一個創業者的途中思考》

從創業到投資

從向外看世界,回到向內看自己

*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掃碼瞭解創業家生意課程——讓7000萬生意人共享創富機會

三隻松鼠章燎原:做難的事,不做容易的事

海底撈市值近千億!張勇思考最多的卻是怎麼活下去

“十元店”獲騰訊、高瓴10億元投資,名創優品年營收120億元的祕密

爲什麼說只有“奇葩”才能在印度創業成功?

請對你的老闆好一點,再好一點

戳原文鏈接,打開讀懂7000種生意的大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