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球環境問題依然十分嚴峻。爲倡導生態文明發展理念,推動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實施關注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戰略,引導消費者選擇環境和社會友好的商品和生活方式,2019年12月27日,京東公益聯合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深圳市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Blue Planet、京東物流與多家企業和機構共同舉辦了“蔚藍地球·消費與可持續發展論壇”。“作爲一個發出可持續發展倡議的平臺,京東將長久發力,將它做深做好。”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胡勝利在現場表示。

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胡勝利京東助推可持續發展成果顯著

“我們熱切希望,京東等佔有與消費者密切溝通有利地位,並有能力通過供應鏈來轉變生產方式的企業,能夠聯合各方在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問題上,主動譜寫具有國際社會歎服的中國企業影響力故事。”WWF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兼總幹事盧思騁表示。

WWF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兼總幹事盧思騁

事實上,依託於科技發展,京東一直在充分發揮自身強大的產業鏈優勢和品牌影響力,倡導更多企業參與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前,以京東爲代表的企業,在實現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共融的過程中已取得不少成果。

據京東物流清流計劃負責人高峯介紹,通過實施“清流計劃”,京東物流在倉庫做了很多減量化工作,例如將膠袋由原來的53毫米寬減到45毫米,截至目前膠袋減量累計5億米,可以繞地球赤道12.5圈。蒙牛集團企業社會責任總監林笛在演講中表示,蒙牛在中國的黃金奶源帶西北和東北地區進行科學佈局,通過8年時間種植了9萬棵樹,把沙漠種植成了綠洲,並用綠洲的牧場生產有機奶源,目前已成爲蒙牛重要的有機奶來源。

同時,WWF與中華慈善總會等機構組織也在積極聯合各方,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各個領域的實施。盧思騁表示,WWF通過開展“青年大使”計劃,鼓勵在校大學生爲主的青年人蔘與生物多樣性保護;還與商會協會組織、領先企業合作,宣傳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知識與最佳實踐,推進企業在供應鏈管理等方面做出承諾。另據中華慈善總會祕書長邊志偉介紹,中華慈善總會和京東公益合作,倡導通過線上捐贈閒置物品,實現垃圾減量;同時籌集善款,救治家庭先天性心臟病兒童,該項目開展十年,目前已救治近4000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京東發佈《2019綠色消費趨勢發展報告》

而伴隨綠色、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社會消費觀念和消費市場需求正在發生變化,整個社會消費方式的改變正在引導生產行業的生產模式進行變革。

此次論壇上,京東大數據研究院發佈了《2019綠色消費趨勢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基於京東消費大數據的抓取,對京東平臺上綠色消費市場規模、品類結構、品牌特點、區域分佈、消費者特徵等維度進行分析挖掘,展示綠色消費新動向及對產業發展產生的影響。

報告顯示,“綠色消費”商品的種類已經超過1億種,銷售數量的增速更是超出京東全站18%,並在不斷向低線市場滲透。具體來看,在京東平臺上,2019年綠色消費相關商品總體銷量同比增幅較全站增幅高出18%,其中糧油調味、面部護理、童裝童鞋、傢俱和汽車裝飾成爲銷量TOP5細分品類。同時,2019年“綠色消費”商品在各市場等級佔比上,二線和三線市場佔比相對更高;一線市場綠色消費總量最高,但因爲其品類拓展相當豐富,因此滲透率並沒有拔得頭籌。從各等級市場“綠色消費”商品佔比兩年變化來看,下沉新興市場的銷量增速快。

消費引導生產,目前供給側也越來越關注綠色化商品生產。京東平臺上,食品飲料、汽車用品、美妝個護、家居家裝、家用電器、母嬰、服飾內衣七大品類中在庫銷售的綠色相關商品種類超億種。從“綠色消費”品牌數佔比分佈來看,家居家裝、食品飲料、服飾內衣佔比較多,同時家用電器、家居家裝和食品飲料的品牌數佔比較2018年有所提升。從“綠色消費”在庫商品種類的同比增幅來看,食品飲料、家用電器增速較快,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95%和90%。京東多舉措推動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京東始終在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通過創新公益模式、優化運營生產、發出行業倡導等多種形式,推動自然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通過京東互聯網公益平臺,京東公益聯手京東物流實施了“閒置物資捐贈計劃“,目前已擴展至全國80個城市,回收閒置物資超過300餘萬件;“物愛相連”平臺幫助公益機構募集物資超過250萬件。此外,京東公益還發起了“地球一小時公衆倡導”、“蔚藍地球·可持續周”等活動,有效帶動數億人次關注參與。京東的創新公益舉措也獲得了社會廣泛認可,12月26日,京東公益基金會在由新華網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峯會上獲得了綠色環保獎。

在優化運營生產方面,京東物流自2017年正式啓動“青流計劃”,從包裝、倉儲、運輸、回收等多個方面探索低碳環保、節能降耗的綠色物流解決方案。截至目前,京東物流常溫青流箱和循環生鮮保溫箱等循環包裝已累計使用1.1億次;已累計減少紙張使用超過91萬噸,相當於減少砍伐了637萬棵樹;通過聯動品牌商直髮包裝及紙箱循環利用,節省約20億個快遞紙箱,超過20萬商家、億萬消費者參與其中;通過新能源物流車的使用,京東物流已減少碳排放量23萬噸,相當於減少了一個地級市57天的碳排放量;各種舉措已減少一次性快遞垃圾27000噸。

此外,京東集團還積極發出行業環保倡導。例如,如今人們習以爲常的電子發票就是京東率先在中國內地開始應用的。2013年6月27日,京東集團開出了中國內地第一張電子發票。此後,電子發票在十多個行業被廣泛使用。截至2019年8月,京東已累計開出電子發票超過30億張,由此節約紙張超過1950噸,相當於減少砍伐近15000棵成年樹木。

在推動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的道路上,京東這樣的實踐還有很多。未來,京東集團還將繼續依託科技發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帶動更多機構、企業、消費者參與推動可持續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