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記者從市安居扶貧指揮部辦公室獲悉,截至2018年10月,全市農村危房改造開工11780戶,完工11712戶,完成省政府下達目標任務8190戶的143%;2017年,我市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在全省年度考覈中排名全省21個市州第二名。

保留傳統“風味”

昭化區向陽村具有上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作爲偏遠山村,村落設施年久失修,一度破敗不堪。2013年起,我市開始對該村進行保護性修繕,如今的向陽村青瓦白牆、一步一景,已成爲融文化感知、田園觀光、水上游覽、避暑休閒、民俗度假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文化體驗地。遊客杜先生說:“向陽村保留了鄉村的原汁原味兒,歷史文化看得見,嗅得出。”

而這得益於在修繕中,我市堅持保留“傳統村落佈局、傳統民居風格、傳統工藝材料、傳統人文元素”,凸現川北民居特色。向農村建房戶提供13種具有川北民居特色的“小青瓦、穿鬥結構”戶型圖,鼓勵羣衆就地取材、就地改造。

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農房修建中,我市堅持新建改造相結合,農房選址堅持靠近農業園區、鄉村旅遊區、產業基地、場鎮,實現水、電、交通、通訊、網絡、醫療、教育、商店等全覆蓋。同時,通過改水、改電、改廁、改廚、改圈、改室“6改”,建微田園、建入戶路、建沼氣池、建陰陽溝、建垃圾屋、建院壩“6配套”,合理規劃生產區、住宿區、生活區,改善居住環境,打造宜居鄉村。

目前,全市10個村納入國家級傳統村落保護資金支持,打造特色民居旅遊村落24個,10個傳統村落參與“四川省最美古村落”評選,59個省級傳統村落再次煥發生機。

用質量守護安全

質量是安全的保障,質量也是農村危房改造的重中之重。

爲此,我市全面推行農村建築工匠准入制度,開展農村安居扶貧工法工藝展示,今年以來全市住建系統新培訓農村工匠2000餘人次,實現平均每個貧困村至少有3名工匠參訓,既解決農村建房技術人員缺乏問題,又帶動4.5萬農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同時,建立市安居扶貧指揮部牽頭、行業主管部門包片、鄉鎮具體實施、村社聯合監督“四聯動”監管體制,不斷強化技術指導、質量控制、過程監管、竣工驗收“四個到位”。

爲了消除老舊農房安全隱患,相關負責人說:“我們主要通過對牆體、木屋架進行加固,對挑檐木柱進行更換,對牆體裂縫用砂漿填充修復,對木材表面用油漆塗刷修復,對屋蓋破損的小青瓦進行更換,對凹凸不平屋內地面用水泥砂漿進行硬化等方法,消除農房安全隱患。”

打造宜居鄉村

光有好房子還不夠,只有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才能落地落實。我市深入實施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引導羣衆主動改造房前屋後整體環境,鼓勵羣衆充分利用庭院、閒散地、廢棄地,建造生態“微田園”“微菜園”“微花園”,大力發展農家樂、康養客棧、民宿、農耕文化體驗等鄉村旅遊,真正讓羣衆居住環境好、致富有門路。青川縣沙洲鎮幸福島村民羅廣利說:“隨着村容村貌的改善,來這裏釣魚、賞花、採摘瓜果、體驗農耕生活的遊客漸漸多了,我們的收入也提高了。”

據悉,“十二五”以來,全市農房改造累計投入資金48.5億元,農村安居扶貧工程惠及10.93萬農戶,貧困戶危房率由2014年的72.1%下降到2018年的10.3%,2.73萬農戶喜遷新居,一批農居美、村莊美、生活美的宜居鄉村在青山綠水間紛紛出現,裝點着廣元大地。

來源:廣元日報

(張小虎 記者 塗媛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