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聖城網訊(記者趙星燦)如今的菜市場,新鮮的蔬果應有盡有不說,肉魚蛋奶等等各種食材,也任人挑選,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的……菜市場的變遷,是人們感知社會發展最好的參照。

11月18日,《文化週末》記者來到濟寧市任城區紅星菜市場,看到各種蔬菜、肉類、海鮮、乾貨店整齊劃一、窗明几淨,分列市場的兩側,各種食材都可以在這裏見到。

家在國翠城的辛先生,幾乎每天步行來這裏的菜市場。“我每天早上都是5點半點鐘準時起牀,趁着出來遛彎的功夫,來菜市場把菜買了。早上的菜都比較新鮮,然後回家給孫子做早飯。”作爲老濟寧人,今年58歲的辛先生對買菜有着自己的習慣。辛先生還記得,十幾歲的時候,市場上的蔬菜種類比較少,道路泥濘、任意擺攤的場景隨處可見。

住在紅星小區的萬先生,是一名愛下廚的80後。他告訴記者,“前幾年不喜歡來農貿市場,因爲市場里人非常多,人擠人。印象中,小時候跟着媽媽來買東西,一直拉着媽媽的手。就是因爲人太多,還走丟過一次呢,嚇得我媽媽再也不帶着我來逛市場了。不過最近幾年,農貿市場變化很大,市區各大超市分流了農貿市場的人流量。現在的農貿市場,人比以往少了很多。除此之外,以前的農貿市場裏面的衛生畢竟不是太好,而且攤位管理不是特別規範,有些賣魚和家禽的攤位,非常的不衛生。如今的農貿市場不僅比以前乾淨多了,環境和管理水平都提升上來了。”

萬先生說,作爲一個剛來菜市場買菜的新人,他有一個能夠買到便宜菜的好辦法,那就是跟在大爺大媽們的後面,等他們砍完價,這時候要找準時機跟上去,順便也買上一兩斤。年輕人一般面子薄,這樣可以更便宜的。

“以前都是去鎮裏趕集,在馬路的兩邊上,擺滿了賣東西的攤子。人來人往的趕集,走在路中間,還有推着自行車的穿來鑽去。有砍價的,有大聲嚷嚷的,還有時不時的‘讓一讓’的催促聲。等買到東西,抓着父母的衣服,深一腳淺一腳的,繞過形形色色的人和車子,才得以喘口氣。鞋上還會有不知道從哪裏帶出來的爛菜葉子。”回想起以前的趕集,家在汶上的孫女士深有感觸地說。“這些年,農貿市場變化很大。以前市場裏的環境確實不太好,尤其是夏天的時候,不及時清理的爛蔬菜,會有很大的味道。遇到下雨天,地面經常是潮溼的。一進來菜市場,溼漉漉的地面總會把鞋弄髒。現如今的農貿市場乾淨整潔,還有地下排水管道,專門劃分了垃圾區域,經常看到有人來處理垃圾,農貿市場的檔次提升了許多。菜的種類也變豐富了,以前需要跑好幾個市場買到的東西,現在一個市場就可以買齊全,而且都是新鮮的。”現在的孫女士經常來這裏買菜,說起農貿市場的變化,很是感慨。“去年春節,家在外地的小孫子來我這裏過年。他說奶奶做的飯菜比飯店還好喫,最喜歡的就是我做的糖醋排骨和宮爆雞丁了,能爲孩子們做上幾頓可口的飯菜就是我最大的任務。”她笑言,退休後爲孩子們做飯,其實也是一種幸福和享受。

楊女士則說,“自從手機支付功能越來越全之後,我身上就很少帶現金了,最近家附近的菜市場全程都可以手機支付,對我來說實在太方便了。”這一天下班後,楊女士路過菜市場買菜,只見她把挑選好的菜心交給攤主,放到電子秤上稱重,顯示屏清晰顯示出了價格是8.7元,可以選擇微信或者支付寶支付。楊女士手機掃一掃電子秤上的二維碼,便輕鬆付款。

陸陸續續買了一些菜之後,楊女士又來到了海鮮區,挑選了蛤蜊、扇貝,一稱要38塊,她按照慣例用手機支付時發現錢不夠了,掏掏錢包發現現金也不夠付款。於是,在店家的提醒下,她用手機支付了18塊,又用現金支付了20塊。

賣海產品的攤主說:“顧客都不喜歡我找給他們水淋淋、髒兮兮的零錢,現在可好了,讓他們掃一掃二維碼付款,我也不需要常備那麼多零錢了,也不用整天地去銀行了,省時省力,大家都方便。”在濟寧的菜市場中,手機支付已經成了普遍現象。

五年前,韓先生在菜市場盤下一個攤位,夫妻倆經營。雖然攤位不大,可種類卻不少,以新鮮的蔬菜爲主。不管是第一次來還是經常來,韓先生總是推薦最好的蔬菜,並且給足斤兩。韓先生說,賣東西最講究的就是誠信,所以他的生意也一直很紅火。

韓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凌晨4點就要開始工作,忙碌一個早上,中午和下午可以休息一下,下午下班之後,也有不少前來購買的人,雖然沒有早上那會兒人多,但還是有稀疏的人流,冰凍魚類的人以及蔬菜區的人比較多。記者注意到,午間也有一些飯館、餐廳的前來補貨,拿着一張補貨單,熟練地和老闆交談,“給我來二十隻大閘蟹,一會兒過來拿。”便匆匆趕往下一個補貨的地方。

與來菜市場的人們聊起來,年紀稍長的,繪聲繪色地聊起菜市場的變化和一堆經驗之談,年輕的則會講一講兒時最“解饞”的記憶……菜市場就像一位熟識的老朋友,生活氣息濃厚,收納了人們關於美好生活的太多回憶。

現在,各種大型的超市、自助買菜、跑腿代購的出現,似乎讓菜市場被人所淡忘,即便是很多東西會漸漸地消失,但菜市場絕不會消失,因爲這樣煙火氣息濃厚的菜市場,保留了生活原本的模樣,就像是一座城市最特殊的存在,而這樣的市井溫情是每座城市不可缺少的部分。

古老而又年輕的菜市場,變得愈發生動起來。行走其中,依然能夠體味到那些市井而又美好的感受,嗅得出許多質樸而有趣的氣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