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就是妈妈的苦难日。这句话每个孩子都听到过,很多人也理所当然的接受了产痛是女性的“专利”。

  1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定数量的医院开展分娩镇痛诊疗试点工作,降低产妇因不能耐受分娩疼痛而行剖宫产分娩的比例。

  通知提出2018至2020年在全国开展分娩镇痛诊疗试点,并逐步在全国推广。

  这标志着无痛分娩将在全国推广。

  01

  产痛是女性的“专利”?

  普利策奖图书《天空的另一半》中指出,“麻醉剂被研发出来后,几十年来不让分娩妇女使用,因为妇女受苦被认为理所应当。”

  女人生孩子,不就是疼吗?打麻药对孩子不好吧?每个当妈妈的都是这样,过来的,坚持一下。又死不了人。女性受苦被认为理所应当。

  

  但真的疼死人了。陕西榆林市的一位产妇,在漫长而痛苦的分娩过程中,她曾经寄希望于剖腹产能减轻痛苦,几次要求而不得之后,情绪失控跳楼身亡。

  家人坚持要求顺产才导致最终的悲剧。如果无痛分娩推广,事件悲剧是否不会重演?

  顺产究竟有多疼?回答的大部分把分娩痛形容作“断了十二根肋骨的疼痛”、“小腹曲线型爆炸疼”,以及“被人用大锤抡小腹,抡了八小时”……仅有两个答案表示,其实不怎么疼。根据国外的统计,大约会有 1% 的幸运产妇感觉生小孩不太痛。

  医学研究表明,产痛的疼痛程度仅次于烧灼的剧痛和肝肾结石的绞痛,是排名第三的疼痛。

  产痛是女性的“专利”,有一个例外是墨西哥的惠乔尔人(Huichol)。这个种族认为生产之苦应该男女共同分担,生产时,产妇会抓着一根绑在丈夫睾丸上的绳子,每一次阵痛,她就会拉扯绳子,这样男人也“阵痛”。

  前两年还兴起了分娩痛体验活动,准爸爸们在肚皮上接上可以用电流模拟宫缩刺激的分娩阵痛体验仪,有的坚持不过4 级疼痛时便全身颤抖,赶紧叫停,一位坚持到了 7 级,几秒钟之内,他面部抽搐,出了一身冷汗,“跟捅你一刀的痛不太一样,没有什么疼痛点,就像是跟着你心跳的痛”。

  如果把无痛到痛不欲生这个过程用0-10来表达。那么,0分代表着无痛;4-6分为中度疼痛,像是头发被拉扯的痛觉;7-9分为重度疼痛,像手被切伤时的痛觉;而10分代表被烧伤的感觉。自然分娩的痛感处于9-10分之间,镇痛分娩的痛感不会超过5,麻醉师一般会将孕妇痛感控制在3-4之间。

  

  (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产痛源于一波波的宫缩,那是一种有间隔性放射性腹痛,经常伴随着腰痛。

  而且疼痛时间往往很长。产痛还跟胎位有关,当胎儿是枕后位——即胎儿面向母体的前方而非尾骨时,产妇会体会到一种持续性的压迫型腰痛,这种腰痛在宫缩期间也不会缓解,因胎位导致的腰痛性分娩期间,产妇几乎没有喘口气的机会。研究还发现,中国人产程比欧美妇女长。

  根据公开资料,无痛分娩,在医学上被称为“分娩镇痛”,主要包括非药物性和药物性分娩镇痛法两大类。非药物镇痛方式如拉玛泽呼吸法,药物镇痛方式如肌肉注射杜冷丁、吸入笑气以及腰硬联合麻醉法和硬膜外麻醉法。

  健康报社的数据显示,这项在欧美发达国家被80%以上产妇所接受的技术,本世纪初陆续在国内医院“上线”,而到2018年,在中国的推广率才达到10%。据新华社介绍,在美国无痛分娩实施的比例大概为85%,英国是98%,加拿大是86%。

  丁香园的文章也指出,根据北大医院的调查,全国只有约10家医院全天提供无痛分娩服务,其他医院或放弃或只对个别关系户提供服务。

  02

  百年难施行

  曾经采用过的办法包括罂粟壳和大麻做的汤药、催眠或针灸镇痛,甚至利用放血法为神经减压。

  上上个世纪,产科医生詹姆斯杨辛普森曾经断言:“医学界一直反对使用分娩镇痛,但作用不大,我们的产妇一直在给我们施加压力,分娩镇痛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1847 年,辛普森首次利用乙醚为一位骨盆畸形的产妇进行了无痛分娩。

  1853 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生育第八子时选择了吸入氯仿来缓解产痛。那一年,在遥远的东方帝国,慈禧太后刚刚被封为懿嫔,三年后她才会生育。

  分娩镇痛出现后不久,美国和英国的妇女便发起了社会运动要求分娩镇痛。

  到 20 世纪 50 年代,随着在欧美国家,分娩变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产物。

  而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硬膜外镇痛(一种区域麻醉)形式的分娩镇痛开始大幅流行,根据当时的数据,1981~1997 年间,在全美的各大医院,硬膜外镇痛分娩的比例有 2 / 3。但大多是宫口开到 5 厘米以上才考虑进行硬膜外镇痛。

  直到 2006 年,基于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和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别发布了临床实践指南:“在产程启动后,产妇对镇痛的要求就是分娩镇痛的指征(而不是宫口的大小)。”

  这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产科麻醉研究上的一个巨大进展。

  2004 年的一篇新华网的文章中提到,“尽管相关技术 20 年前就已经成熟,但中国年均 2000 万名产妇中,迄今累计只有约 1 万名享受到了无痛分娩,比例不到 1%。”

  为什么无痛分娩在中国这么难实行,波士顿麻省总院的产科医生哈罗德马克尔维兹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产科麻醉主任帕梅拉弗勒德这样答:“要看病房里躺的是谁,产房里是产妇,一个女性群体。”

  

  03

  人才少,亏损多

  据人民日报,麻醉医生和助产士人才短缺。我国麻醉医师只有8.5万人。如果按照欧美国家每万人2.4个左右麻醉师的配备比例计算,缺口高达30万—50万人。医学进步使得医院手术量连年增加,更突显了麻醉医生的短缺,加大了其工作压力。

  短期内最难补足的是人才,毕竟医生的规范化培养周期长。

  

  有专家担心,明确定价、适当提高镇痛分娩中麻醉师、助产士收入,或意味着加重产妇生育费用,有可能导致无痛分娩沦为少数人享受的“奢侈品”。因此他们建议考虑将镇痛分娩视为基本医疗需求,纳入医保制度。

  并且,无痛分娩未列入经物价部门审核的单独收费项目。

  医院只能对实施无痛分娩中使用的麻醉药品、器械等按价计费,而医疗服务、人工劳动等就无法合理合法收费。

  据新华社,广州市医保没有将无痛分娩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畴,也缺乏物价等实施细则,这导致许多医院不愿开设无痛分娩项目。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麻醉科主任宋兴荣说:“开展一次无痛分娩需要2000元左右,700-800元可以通过麻醉等方式进行医保报销,还有1200多元需要医院补贴,做一例亏一例。”据悉,今年1至7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为开展无痛分娩亏损525万元。

  无痛分娩更像是一种奢侈品而非基本医疗需求。除了公众存在认识盲区,医院也医疗资源不足、麻醉医师等人才稀缺。

  精彩回顾

  变身吴亦凡A妹“师妹”,霉霉想要的环球音乐都能给?

  胡萝卜标签日期往后“挪”了6天!今天,盒马CEO侯毅回应了

  有前科的D&G因辱华被迫取消上海大秀,这次可摊上事儿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