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縣下口鎮卷掌村位於晉冀交界、太行山深處。從市區驅車前往,約莫兩個小時車程。古時村莊因四面環山,似牲口圈,人皆棲居於深山之溝掌處,爲便於書寫,得名“卷掌”。如今,村民早由深山遷至地勢平坦處居住,居住區羣山環繞,仍形似掌心,“卷掌村”又有了新的含義。

孤寡老人生病身邊無人照顧 村委幫忙送醫

近日,記者一行來到平山縣下口鎮卷掌村。據村副書記高立軍介紹,全村有150戶410人,常住人口250人,其中60歲以上留守老人70餘人。“有勞動能力的年輕人大都外出打工了。”高立軍說,留守村民中,子女在外有營生手段的,還能貼補家用,基本生活能夠保障。而那些孤寡老人以及病患家庭日子就比較難過。

今年69歲的桑二牛住在山腳下,他從未娶妻,無兒無女,獨自一人生活。前些年他身體還硬朗,在村裏打零工賺錢,還能養活自己。“就是給別人家通茅廁,通一次8塊錢。”可年紀越來越大,桑二牛的身體時不時就出毛病。“這不剛生了一場病,去醫院的時候自己都動不了,村裏幫忙叫的救護車。”桑二牛邊說邊嘆氣,他不是擔心自己身體,而是心疼叫救護車花的那200塊錢。還讓桑二牛感慨的是,自己年紀越來越大,身邊連個照看的人都沒有。“上次要不是村幹部發現我病了給我送醫院,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現在!”

“心肝脾肺就沒好的地方,也幹不了啥重活了。”自從喪失勞動能力,桑二牛基本就靠低保勉強維持生活。因爲靠山近,他就從山上撿柴火燒火做飯。隔壁鄰居也挺照顧他,不時在生活上接濟他。記者到訪時,桑二牛剛從鄰居家出來,跟着他往家走,遠遠就看見破落的屋頂瓦片。屋裏除了破舊桌椅外,唯一像樣的就是花200塊錢買的一臺電視機。

不過和許多印象中的貧困孤寡老人比起來,桑二牛顯得很“講究”,雖然孤身一人,日子過得捉襟見肘,可他給自己收拾得十分利索,屋子和院落雖然破舊,卻也十分乾淨。說起過冬需要,桑二牛說:“能給點米麪油就行,喫口飽飯就足夠了!”

老人哮喘多年只能趴在炕上 說話都費力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家庭在農村非常普遍,吳二邊家就是其中一戶。記者來到吳二邊老人家時,她只能趴在炕上招呼大家進門,連起身的力氣都沒有,每說一句話,都好似耗盡了全身的力氣,不時得拿起手邊的氧氣包吸幾口。因爲患有哮喘,心臟也不好,77歲的吳二邊早就喪失了勞動能力,一天下來幾乎都離不開炕頭,不敢下牀。

老伴馬元成82歲了,記者入戶採訪時他正在縣裏的醫院看病。“我倆每月少說得買1000多塊的藥,就別提去醫院看一次病,那錢就沒數了。”話聲一落,吳二邊喘着粗氣,掙扎着起身想去拿炕頭的藥,記者趕緊幫忙把藥遞過去。“今年去下口鎮看病兩次,縣城看病也去了兩次,花的錢都不敢算。”吳二邊嘆氣道。

老人的兒子也已經54歲了,在下口鎮幹木工,他的收入現在是老兩口主要的生活來源。“可他還有倆兒子,20多歲了,都還沒有成家,將來娶媳婦也都需要錢。”

“能好好活着,不給孩子們添麻煩就不錯了!”問起吳二邊有什麼過冬需要,她感慨地說不願麻煩人,但醫藥費確實是比較大的負擔,如果能有醫院或者好心人給送點治哮喘的藥就好了。

卷掌村探索留守老人互助養老模式 農業資源亟須銷路

村副書記高立軍告訴記者,脫貧致富是卷掌村人長久以來的夢想,而由於此前村莊身處太行山深處,地理位置較爲劣勢,加上沒有自己的產業,卷掌村一直是貧困村。直到近年駐村工作組的鼎力扶持,多家省市媒體的關注,引來社會各界的關愛,使得卷掌村順利脫貧。

然而,村裏留守老人就佔到了常住人口的近四分之一,卷掌村和衆多貧困村一樣,面臨村民養老困局。“我們有過調查,下口鎮共有8516人,60歲以上老人有1000多人。年輕人外出打工,好多村子成了‘留守村’。”而留守人員中,又屬空巢老人最爲困難。就像記者採訪到的桑二牛老人,就是非常典型的一戶。這種現象,又在卷掌村與鄰近的泥裏河村最爲突出。“空巢老人在家病逝了好幾天才被人發現,讓人很痛心。”

這些年,卷掌村積極探索解決辦法,試圖通過藉助外力,真正建立鄉村養老互助模式,讓留守老人能夠互相照應,也能將村莊閒餘勞動力加以利用。“比如說卷掌村留守婦女有21人,她們就算是一部分閒餘勞動力。讓她們學習一定技能,比如急救、心肺復甦等,至少能減少一些悲劇的發生。”高立軍說,如今村委和駐村組正在按照這個思路進行謀劃,希望能切實幫助村裏的老人解決一定的生活困難。“眼下比較迫切的,就是需要有專業的人員給我們指點,看看這辦法是否可行。”

卷掌村目前也有社會力量的協助。今年引進的越南小米椒種植項目就是利用村莊自身條件開拓的新產業,辣椒品種名爲“滿天星”,個頭比一般紅辣椒小,色澤鮮亮,口感香辣無比。而引進這個項目,同樣是希望能利用閒餘勞動力,讓村民在家門口打工賺錢。“年產量16噸左右,眼下還得靠社會愛心人士認購,希望能實現資源對接,讓我們的辣椒有銷路!”另外,卷掌村的花椒也有一定產量,年產約七千斤。由於晾曬費時耗力,村民大都將新摘的溼花椒直接售賣,價格非常低廉。“如果能二次加工再出售,那麼肯定能給村民帶來更多收益。”

高立軍說,如今越來越多的村莊正在實現脫貧,但致富卻不是一家一戶的事,需要大家齊心協力謀出路。“卷掌村還有很多旅遊資源亟待規劃和開發,也希望能有專家給我們出謀劃策,讓卷掌村能離致富越來越近!”

(燕趙都市報記者 李珂 文/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