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鄉村》徵文大賽

微信收稿

文圖編輯:C大調

蜀河有一棟繡花樓

文/龔建華

閭關,地處蜀河流域下游的龍家河與蜀河匯合處,民間老百姓口頭語稱呂關。這裏地勢平坦,視野開闊,河水迴環;這裏一河兩岸碧綠梯田層層,渠水潺潺流灌於稻田;這裏十里桂花飄逸泛香,百畝荷塘一眼望無邊際;這裏四周綠蔭蔥鬱成片成林,桐花盛開恰如繁星點點;這裏山綠水清秀,風和日麗鮮豔,景色迷人眼球,這裏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大自然和諧相處。這裏,就是蜀河鎮民間傳說的繡花樓遺址所在地。

傳說中的繡花樓,建造於清朝中期,磚木結構,做工精細雅緻。是專門爲當地公主、小姐、侍女們所建造。繡花樓 位於旬陽縣蜀河鎮閭關村,繡花樓共建造了五層,爲了公主、小姐、侍女們的安全着想,除一、二層沒有安裝窗戶外,第三層南、北面牆壁各安裝3個長方形小窗戶;第四層旳南、北面牆壁各安裝兩個大圓圓窗戶和1個長方形小窗戶;東、西面牆壁各安裝兩個長方形小窗戶;第五層的南、北面牆壁各安裝有兩圓形和長方形的大窗戶,東、西面(頂端)牆壁各安裝有兩個長方形窗戶。東西牆與南北牆相對相稱稱.只是北面安裝了大門。整個繡花樓的牆壁全部用青磚砌成,而每層樓的地面全是油漆木板鋪就,樓板大約4、5寸厚,樓板的下面是紅色的,上面是黑色的。尤其是繡花樓的樓頂和二道檐上,有當地的能工巧匠們雕塑雕刻有二龍戲珠、雙鳳朝陽、嫦娥、後異射日等多種圖案,特別耀人眼目,但在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立四新”運動中,被當地紅衛兵所毀。

呂關村的村莊院落,分別分佈於陶家莊附近,坐落在晏家莊河對岸,而王子莊和晏家莊隔一道山樑。那一棟遠近聞名的繡花樓,就分佈在王子莊的大院中間。由於歲月的流逝,時代的推移,世間時事的變遷,人口的遷移流動,繡花樓後來歸當地一陳姓人家所有、使用。後來陳姓人家遷居他鄉前,將繡花樓賣給陶忠麗的父親。陶家從王子莊移居陶家莊後,又把繡花樓賣給吉姓人家,解放初期土改時,土改工作隊又把繡花樓從吉姓人家改給陶永鼎旳父親。在生產隊大集體體制,農村家庭靠掙工分養家餬口的時期,由於陶家貧窮,欠的有生產隊喫糧款,所以又將繡花樓折款460元抵押給生產隊交喫糧款。從此,一家人就擠住一間陳舊不堪旳小號房子裏。陶永鼎當兵退伍後,又以原折價買回。

據我蜀河高中七三級同學陶永愛回憶,上個世紀70年代,她在蜀河鎮龍頭嘴上高中時,還在繡花樓樓上給蜀河高中的班主任肖文遠老師、教地理課的裴少棠老師,尋找過鴿子拉下的糞便(兩位老師說鴿子糞便用酒炒後能治療腿疼)。當時,樓上除了鴿子糞便外,還有很多鳥蛋。鴿子和鳥兒們們一般都是早出晚歸,因樓下住人,樓上的幾層空房便成了鳥兒的棲息處。後來,因爲下兩層沒窗戶,不宜居住,所以,1976年,當時的住戶將繡花樓拆除後,用拆除繡花樓後的磚,在原址重新建了一座寬敞明亮的樓房。現在的房東叫陶永鼎。

而現在,當人們站在高處遠遠望去,在繡花樓周圍,白天風光秀麗,秀色可餐;夜晚月光皎潔,景色誘目。蜀河湍湍流水聲、河邊草叢裏蛐蛐蟬鳴聲渾爲一體,演奏着動聽的鄉村夜晚交響曲。,清澈的蜀河水緩緩的繞村流過。而在長長的夏日裏,村子裏顯得十分幽雅恬靜,荷塘裏的蓮花葉密密匝匝層疊,相互偎依擁抱,在陽光的輝映下,舞動着自己優美的舞姿,荷花亭亭玉立,就像繁星站立碧藍天空下列成方隊一般,接受着行色匆匆、來來往往的人們檢閱,成羣的白鷺自由自在的飛來飛去,水中的結伴而遊的鴨羣鵝羣互相追組嬉戲,親親熱熱,熱鬧非凡。

在蜀河,有關繡花樓的傳說故事流傳很久。除了現存的繡花樓遺址外,在繡花樓附近周圍,民間傳說的還有蜀王冢、明朝的巡檢司的遺址、鐘王廟的遺址、民國時期曾任陝鄂邊防司令張丹屏的母親墓、民國時期比較繁華的閭關鋪子等等,這些名勝古蹟,還有待於有關文物保護部門更進一步實地踏查考證、調查研究,恢復原貌,傳承下去,和本文提及的繡花樓遺址一道,作爲旅遊景點進行開發利用,助推當地社會、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陶永愛在微信裏和我聊天說,繡花樓隔一座房,就是她讀小學時的王子莊小學。想當年,年幼的她和同學們,有的戴着紅領巾,有的戴着印有“紅小兵”燙金黃色字體的紅袖章,揹着印有毛主席語錄的書包,在上課前或放學後,經常站在學校房頭,好奇的觀望着繡花樓,聽老人講述繡花樓裏發生的故事。而現在,往事如煙,當年記憶深刻的繡花樓景觀,至今還在陶永愛的腦海裏浮現,回味無窮,印象頗深。她希望自己的家鄉在黨的扶貧政策引領下,變化的越來越好。

而我的感慨是,不論是過去曾經榮耀輝煌、熱鬧非凡的的繡花樓,還是現今不復存在、蕩然無存的繡花樓遺址,在居住在當地老百姓的心目中,都是他們心目中一道亮麗的風景,是他們永遠思念、惦記、牽掛的地方。因爲那裏,有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那裏,有生養他們的爹孃,那裏,是他們生命的源泉,那裏,是他們的根。

現在,每當人們身臨當年的繡花樓遺址所在地,彷彿看到當年的清代閣樓繡花樓,象一個歷史老人一樣,向人們訴說着過去的往事,告訴着人們這裏曾經所發生的一切。人們好像又看見了當年的大家閨秀們在繡花樓中纖纖引線,夏聽蛙鳴鳥叫,秋聞桂花飄香,在閨樓中等待人生一場戲的開演,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重複的延續着每一天清貧而又簡單的的生活。

突然間,我猛然感覺,繡花樓遺址所在地的蜀河鎮呂關人民,不正是蜀河鎮呂關現代繡花樓上的繡花人嗎!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導下,他(她)們不論男女老幼,發揮着自己的聰明才智,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正在把自己美麗的家鄉呂關,繡繪成陝西乃至全國的最美麗的繡花樓,建設成中國最美麗的鄉村。

稿件管理:野狼

稿件審閱:暖陽

簡評:敘述描寫,引經據典,刻畫入木三分,最終歸結爲黨的領導,黨的富民政策,有深度,有內涵。

作者簡介:龔建華,系中國散文學會寫作中心創作員,政協安康市文史研究員,安康市作家協會會員,安康市詩詞學會會員,文集《唱着歌兒行走》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有31篇文學作品在中省市縣徵文活動中獲獎。個人藝術簡介入編《當代中國文藝家大詞典》、《安康市藝術人才藝術檔案》。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投稿、諮詢,請加中國鄉村公衆收稿微信:

zxm549750302

《中國鄉村》雜誌2018年全年徵稿大獎賽通知:

(2018年第4期從10月1號至12月31號結束!)

———————

本次大賽主要爲《中國鄉村》雜誌提供優質作品,確保紙刊雜誌的質量內容豐富,走進市場,走進各地鄉村。雜誌宗旨,打造鄉村文化,傳遞三農信息,以“鄉情、鄉事、鄉人”爲關注重點,以實際、實用、實效爲特色,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推薦新優品種,介紹致富經驗,普及科技知識,融科學性、實用性、通俗性、文化性、趣味性爲一體。

(一)獎項:

1、農業論文、專題採訪,新聞通訊,報告文學,紀實影像,鄉村經典美圖+文字註解,歸納一類。一等獎一名,獎金1000元。二等獎二名,獎金各500元,三等獎三名,獎金各200元。優秀獎五名,獎金各100元。(限字數3000字內)。

2、鄉村散文、小小說、故事,民間故事、農諺、謎語、歌謠、歇後語,歸納一類。一等獎一名,獎金1000元。二等獎二名,獎金各500元,三等獎三名,獎金各200元。優秀獎五名,獎金各100元。(字數限制1500字內)

3、鄉土詩歌:一等獎一名,獎金1000元。二等獎二名,獎金各500元,三等獎三名,獎金各200元。優秀獎五名,獎金各100元。(每篇五首之內,單首,限20行內)

4、最佳網絡人氣獎:一名,獎金1000元。

(二)徵文注意事項:

1、所有參賽作品請首先自行反覆校對,錯別字加標點符號錯誤有五處之多者,不予通過。投稿後可接受個別句子的修改。

2、凡參賽作品須註明:【中國鄉村雜誌徵文大賽】,否則,按微刊正常發表,或不予處理。

3、徵稿格式:

原創首發+標題+正文+作者簡介(100字以內)+高清照片。

4、切勿一稿多投,如果發現此行爲者,取消參賽資格,並且將列入《中鄉美》作者備忘錄。

(三)大賽規則:

1、凡參賽作品稿費不再發放,所籌集的打賞費用將全部用於大獎賽獎金和免費出版發行《中國鄉村》雜誌以及平臺的運營。

2、所有參賽作品閱讀量達到500以上,從中擇優入選《中國鄉村》雜誌,免費一本,免費快遞,免費出版發行,宣傳推廣。而角逐大賽的作品,將從入選各期雜誌的作品裏面擇優篩選。一個閱讀量計一分,一個留言計五分(一個讀者不能重複留言,多留視爲無效),一元打賞計十分。

根據打賞和留言分別計分的總和,與中鄉美評委和編外評委及名家評委打分的總和,由最高得分決定勝出。

3、此次活動,特聘請十名知名作家、詩人、以及有相當造詣的評論家和文學愛好者共同審閱,力求大賽公正公平地畫上圓滿的句號。

4、獲獎者將頒發獎金與榮譽證書,及贈送雜誌兩本,並且,將聘請獲得各獎項的作家、詩人進行簽約,長期爲《中國鄉村》雜誌提供保質保量的作品。

註明:所有獲獎者肖像,中鄉美平臺有權免費刊登在《中國鄉村》雜誌上,同意者方可參賽。

5、從2017年12月13號開始起,舉辦長年徵文大賽,上期沒發表的作品可繼下期刊發,以此類推,賽事不停,直到年底的全年徵稿大獎賽截止爲止。獲獎者將受邀參加頒獎典禮儀式,屆時有相關媒體進行報道。地點暫時預定於《中國鄉村》雜誌北京總部。

6、以上各項規定不認同者請勿投稿!

7、中鄉美所有工作人員不參與大獎賽活動。

組委會:

主任:柳絲青青

副主任:黑風馬、劉傳啓、劉學斌。

第一輪評選,評委:中鄉美編輯總部全體工作人員及中鄉美駐各省工作室主編。

第二輪評選,評委:陳榮來、趙克明、吳開展、班琳麗、胡毅,王曉莉。

第三輪評選,名家評委:李學、江小魚、姚國祿、賈笠、盧巖、非馬。

主辦:《中國鄉村》雜誌社

中國美文出版社

中國鄉間美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協辦:李學美術館

CCTV 《魅力故鄉》欄目組

友情支持:中國國際通用航空產業集團

國家級文化藝術人才庫

長城書法院

歡迎投稿:大賽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諮詢:中國鄉村公衆收稿微信: zxm549750302

中鄉美

中鄉美視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