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盡人世種種微薄的艱難與微薄的善良

——《士別十年》

《士別十年》榮獲第十七屆百花文學獎,真切揭示了人性沉淪蛻變的悲劇。

作者尹學芸在第十七屆百花文學獎的創作談中寫道:

這篇小說的出爐過程,它在十年之前孕育,在十年之後成長,原因到底是什麼。我排除了是因爲自己提高了寫作技巧或水平,也許在這兩方面有了些許長進,但我想這不是關鍵,關鍵是我多了閱歷和認知……

我要寫什麼,我寫的是什麼?一種物慾橫流的生活,其中有貪慾,有性慾,有雜七雜八的什麼欲。卻在欲中鑲嵌了骨骼,疼痛的時候,看得見筋脈在抻扯。

我想要這種效果……

《士別十年》是魯迅文學獎、百花文學獎等國內文學大獎得主尹學芸經典作品集,包括《士別十年》《李海叔叔》《轉指甲》《陣亡》《祥瑞圖》,寫盡人世種種微薄的艱難與微薄的善良。這些小說取材領域特別廣泛,跨越鄉村與城市,涉及底層疾苦、體制生態與知識分子紛爭。在看似不算宏大的篇幅中,於日常中見真知,刻畫了各個生存環境中的世道人心,從中可看見一幅從二十世紀下半葉到二十一世紀初期中國城鄉地區的家庭生活畫卷。

尹學芸在第十七屆百花文學獎籤售會

《士別十年》榮獲第十七屆百花文學獎,真切揭示了人性沉淪蛻變的悲劇。《李海叔叔》,首屆《收穫》文學排行榜·中篇小說榜榜首,榮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是一部互相仰望着度過艱難歲月的兩個家庭之間的人情往來史。《轉指甲》敘寫了小鎮青年的傳奇人生。《陣亡》是對於一個消逝已久的精神時代的祭悼與憑弔。《祥瑞圖》寫出了由一幅畫所引發的人世與情感的紛爭。

作者簡介

尹學芸,女,1964年生。已發表各類文學作品三百多萬字。作品多次被各種選刊選載。曾獲魯迅文學獎、百花文學獎、林語堂文學獎等國內文學大獎。

名人推薦及媒體推薦

近幾年來,以紮紮實實的中篇小說創作而特別引人注目的一位作家,就是尹學芸。諸如《玲瓏塔》《士別十年》《李海叔叔》《陣亡》等這樣一些中篇小說,都在文學界引起過不小的反響。也因此,在某種意義上,我們不妨把這種現象乾脆就稱之爲小說界的“尹學芸現象”。

——文學評論家 王春林

尹學芸具有一種從遙遠的過去打撈和捕捉記憶的能力,那些如時光雕刻般隱藏在我們記憶中的細節,以及這些細節曾經帶給我們的快樂與痛苦,栩栩如生,密不透風。既構成壓抑,又是一種自我辨認與自我重建的內在力量。

——文學評論家陳福民

最近兩三年,尹學芸果然顯示出了厚積薄發的實力,以炫目的時速進入了一個小說寫作的快車道,連續在《收穫》《當代》《小說月報·原創版》《上海文學》等雜誌發表中篇小說,不僅產量激增,且表現領域也極具跨越性,視野由鄉村擴展到城市,更多時候是在鄉村與城市之間從容揮灑,諸如底層疾苦、官場生態與知識分子紛爭等複雜社會景觀盡在筆下。歲月發酵了尹學芸祕藏久遠的往事記憶,使她最終找到了個性化的小說敘事之魂。

——文學評論家黃桂元

尹學芸的小說幾乎都觸摸到了生活中的疼痛和筋脈的抻扯,紮實的細節中隱藏着精神的光澤,岌岌可危的美和德性,它們鑲嵌在辛苦恣睢的生活中,那麼微茫,又那麼實在,是憑藉語言和敘事的權杖發掘出的謎底。

——文學評論家項靜

尹學芸既有超強的寫實能力,又不斷契入人性深處,辨析純樸、純淨的情感如何發生扭曲,而且是在人與人之間的“合謀”中。小說也啓發我們去深思,這幕悲劇的發生,到底是源於“人性之曲木”無法根治的頑疾,抑或特殊歷史年代的催逼?

——文學評論家金理

尹學芸《士別十年》從新寫實對於生活具象的敘事中出走,在日常生活流中讓人物具備靈魂自省的深度和廣度。小說從尋常辦公室的飯局寫起,女辦公室主任郭纓子逡巡於單位的上下級和同事之間。在反思性的敘事中,主人公行走在日常,卻能夠回望昔日的理想與真誠。在這個文本中,現代日常的兩難和尷尬以追問的方式呈現:世俗的成功是否以喪失常識和常態生活爲代價?陳丹果之死是個特例,更多的青年則會成爲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以小資和拉風的表象和這個物質主義的世界饕餮與共。

——魯迅文學院教研部主任、文學評論家郭豔

筆力沉穩雄闊,收放開闔自如。寫盡人世種種微薄的艱難,與微薄的善良。

——文學評論家張定浩

尹學芸似乎有已經意擺脫了早期小說敘事對封閉時空中人物及其命運的靜態描述,嘗試以主體介入的方式敘述開放時空體中人物性格與生活道路的變化過程,這一嘗試不僅使得尹學芸獲得了較大表現空間,地方發生的大事幾乎都被寫進入她的小說,並在思考與反思的層面以從容舒展的姿態描寫那些“沒有活過的生命”,而且也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敘事主題,當前她所發表的小說,幾乎都可以在這些主題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文學評論家閆立飛

尹學芸本着對常世、常情的熱愛,留意小事,不避俗語,從日常敘事中發掘義理、經營智趣,曲中有直,密處能疏,平實之中蘊含燦爛,低處獨語也常讓人豁然開朗。

——豆瓣讀者

更多好書

歡迎關注

百花文藝

微信搜索:baihuawenyi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輕鬆訂閱《士別十年》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