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人都说,法演禅师的弟子中有“三杰”,即“佛果”克勤、“佛鉴”慧勤、“佛眼”清远,时人称之为“东山三佛”,而其中尤以“佛果”克勤最为著名,有着“僧中管仲”的美誉。晦堂祖心禅师还曾对克勤说过:“有朝一日,你成为临济一派的宗师,弘扬禅宗妙义。

他自小过目成诵,出家后四处求学,终成为禅门临济宗的一代宗师

在成都市北郊坐落着一座千年古刹昭觉寺,它有着“川西第一禅林”的美誉。这座古刹在唐贞观年间名为“建元寺”,到了唐宣宗时期则改称为“昭觉寺”。宋崇宁年间(1102-1106)的高僧圆悟克勤禅师,曾经在此处讲说禅法。一时之间,此地禅风大阵,而我们今天要出场的高僧,正是这位圆悟克勤大师(1063---1135)。

克勤大师俗姓骆,字无著,号碧岩,北宋仁宗赵祯嘉祐八年生于彭州崇宁县(今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境内),其家世代研习儒学。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年幼的克勤就已经展露出学习方面的天赋,他记忆力惊人,每天读书识字,乐而不疲,很快就积累下超过同龄孩子所学到的知识。

他自小过目成诵,出家后四处求学,终成为禅门临济宗的一代宗师

他自小过目成诵,出家后四处求学,终成为禅门临济宗的一代宗师

据说,他与小伙伴们出去玩耍时,路过妙寂寺。克勤听到寺内传来诵经声,很是向往,就走进寺院,恭敬地听着僧人们诵经。还有一次,也是在妙寂寺,他偶然看到经书,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回到家后还对家中长辈说,自己心中早已种下出家修行的念头,立志成为一名有成就的高僧。

到了少年时期,克勤大师便在妙仁寺出家,皈依自省和尚,待成年之后又受了具足戒。在这之后,克勤大师还前往成都,跟从照通和尚修行、学习。虽然已经具备了扎实的佛学素养,但克勤依然不满足,他跟随敏行和尚研读《楞严经》,之后又去了真觉寺,向惟胜禅师等前辈虚心求学。

在出家修行的这些年里,克勤虽然学习了许多经论,遍访诸位高僧大德,可依然觉得内心空空荡荡,彷如无根的柳絮。为了解除内心的困惑,克勤来到法演禅师门下,一心参悟禅理,前前后后经过十数年,终于得到法演的真传。

他自小过目成诵,出家后四处求学,终成为禅门临济宗的一代宗师

时人都说,法演禅师的弟子中有“三杰”,即“佛果”克勤、“佛鉴”慧勤、“佛眼”清远,时人称之为“东山三佛”,而其中尤以“佛果”克勤最为著名,有着“僧中管仲”的美誉。

其实,克勤的证悟过程也是经过一番曲折的。

曾经,克勤生过一场大病,在逃离死亡之后,他更下定决心,要在有生之年,证悟到无上的真理。在黄檗真觉惟胜禅师那里求学时,克勤虽然用功参学,可效果并不理想。

为了启发克勤,惟胜禅师在某一天当着克勤的面,把自己的手臂划破,那殷红的鲜血一滴滴流出。这一幕,把克勤看得目瞪口呆。

{!-- PGC_COLUMN --}他自小过目成诵,出家后四处求学,终成为禅门临济宗的一代宗师

惟胜禅师告诉克勤:“此乃曹溪一滴也。”克勤听后,心中十分惊诧,思索良久,似有所悟,他缓缓说道:“看来,我要寻求的解脱之道,就是这样的吧。”

辞别惟胜禅师之后,克勤先后拜访了玉泉皓、金銮信、大沩喆、黄龙心等禅宗大德。这些禅门高僧,认为克勤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自然欢迎他的到来。晦堂祖心禅师还曾对克勤说过:“有朝一日,你成为临济一派的宗师,弘扬禅宗妙义。”

最后,克勤禅师来到禅门临济宗五祖法演禅师座下。

由于克勤禅师年轻时已博通经典,且又参访过很多禅门大德,所以他比较好辩。为了能够将克勤禅师培养成为一代法将,法演禅师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从不徇私情。这种严厉的教学方法,看起来过于苛刻,但也使克勤禅师从中获益不少。

他自小过目成诵,出家后四处求学,终成为禅门临济宗的一代宗师

北宋崇宁年间,克勤禅师辞别了五祖法演,回到家乡探望母亲。成都帅翰林郭公知章,早就听闻过克勤禅师的名号,心中很是钦敬,就邀请克勤禅师前往昭觉寺讲说禅法。

政和年间,克勤禅师辞去住持一职,离开峡南前往荆楚。正是在这里,克勤禅师拜访了居士张商英,这位张居士是从悦禅师的得法弟子,他富有才学,眼界极高,那些参禅的禅师大德,很少有人能够得其青眼。

克勤禅师和张商英会面之后,他们所谈论的,主要就是华严宗的义旨。起初,两个人相谈甚欢。但是,张商英的某些观点,被克勤禅师否定之后,他心里就有些不满。克勤禅师继续说道:“不见云门道,山河大地无丝毫过患,犹是转句,直得不见一色,始是半提,更须知有向上全提时节。彼德山临济岂非全提乎?”张商英听到此处,心下大悟,极为拜服。

他自小过目成诵,出家后四处求学,终成为禅门临济宗的一代宗师

克勤大师在金山寺的时候,得到宋高宗的诏见,君臣二人谈论的还是佛法。克勤禅师说:“陛下以孝心理天下,西竺法以一心统万殊,真俗虽异,一心初无间然。”这说的是,皇帝以孝心治理天下,佛法以一颗灵明之心来统一各种不同的事理。尽管在真谛俗谛上有所区别和差异,但是这一颗心上却是没有差别的。宋高宗听了,自然欢喜,就赐了“圆悟禅师”的名号。

晚年的克勤禅师重又回到成都昭觉寺,于绍兴五年(1135年)圆寂,享世寿七十三岁,谥曰真觉禅师。

他自小过目成诵,出家后四处求学,终成为禅门临济宗的一代宗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