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好山好水出好茶

↑ 請點擊上方“南平環保” 關注我們

“緣聚武夷、茶和天下”,第十二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11月16-18日在福建武夷山舉辦。

武夷山生態自然環境優越,是中國著名的茶葉產區,是中國的茶文化藝術之鄉,是中國烏龍茶和紅茶的發源地。

好山好水出好茶。目前,武夷山茶山達14.8萬畝,涉茶人數8萬餘人,茶企5800多家,茶葉總產量(精製茶)7800噸,涉茶產業總產值達15.36億元。

爲進一步保護好武夷山的生態環境,做到生態環境質量不能變壞,只能更好。近年來,武夷山市全面加快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建設步伐,按照“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深入貫徹“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要求,着力打造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爲立市之本、立業之基,嚴守生態底線,圍繞“生態制度、生態環境、生態空間、生態經濟、生態生活、生態文化” 六大方面,嚴格創建考評標準,確保各項生態環境工作落到實處。

同時,武夷山市持續創新生態制度,推進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生態系統價值覈算體系試點工作;全面加強生態保護修復;認真落實“河長制”;積極推進節能減排,鞏固畜禽養殖治理成果。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創建綠色品牌,充分發揮優勢和特色,持續運作好養生、旅遊等品牌;依託智慧城市建設成果,建設武夷山大數據中心,建立城市規劃、生態監管、茶旅聯動一體化信息平臺。始終嚴控生態空間,彰顯地域特色,啓動“多規合一”管理平臺建設;加快污水處理、垃圾消納場等項目建設,抓緊對城區相關公建單位實行“拆牆透綠”。不斷打造生態生活,提升城市品質,加強集鎮環境綜合整治,完善休閒場所等配套設施建設,大力推進城鄉環境衛生保潔市場化運作;完善推廣街長制,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堅持培育生態文化,提升城市內涵,發揮地域優勢,進一步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城市的文化交流,加快生態+產業融合,完善紅色文化旅遊基礎設施。着力保護生態環境,創新綜合治理,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實施最爲嚴格的保護和用途管制,鞏固提升水環境、空氣質量,夯實土壤污染防治基礎;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面完成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任務。

與此同時,爲加強防止油品對水源、土壤污染中石化南平分公司先後對轄區內所有油站油庫的單層罐進行雙層罐防滲改造,全面完成一、二次提升油氣回收裝置的改造,減少V0C對空氣的影響。

2017年全市森林覆蓋率80.46%;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PM2.5平均濃度優於歐盟標準;境內崇陽溪、九曲溪等主要河流水質均在Ⅰ-Ⅱ標準。

在生態系統價值覈算工作中,2015年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達2324億元,比2010年提高19.7%(2010年和2015年爲覈算基準年),是GDP的17倍,人均生態系統服務價值101萬元;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生物多樣性價值分別爲2262億元、928億元。

編輯:南平環保微信工作小組

來源:中國環境新聞網

生態環境保護,久久爲功

感謝您的閱讀,

喜歡就點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